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4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该文件

 
  《古诗两首》中的两首诗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仔细阅读教材可以发现这两首诗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写西湖的,它们同是描写夏天景色的诗。但两者也有很大的区别,一位诗人描写的诗夏天雷阵雨前后的西湖,展现了变幻多端的西湖美景;另一位诗人则用他优美的笔墨描写了盛夏西湖荷花荷叶的美丽、端庄,展现了一幅优美的荷塘美景。两首诗为我们营造了多姿多彩的西湖,将我们拉到了西湖边,在浓郁的西湖文化里感受西湖,品味诗词,可谓诗情画意。所以,我猜想结合两首诗展开教学,可能比单独教学效果要好的多。
  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板书题目,让孩子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比较这两首诗题的相同之处,结果可以发现,题目的结构是相同的,如都点名了时间,一是“六月二十七日”点名写诗的时间,一是“晓”也同样突出了时间,另外都突出了事情“醉书”和“送林子方”。从题目的解读中,孩子已经能感受到这两首诗的紧密的练习了,对于进一步的学习,充满了兴趣。
  接着,我点名两位诗人同是在描写西湖的景色,向孩子发问:两位诗人分别向我们展现了什么样的西湖美景呢?让孩子自己进行学习,然后汇报。从孩子汇报的情况来看,孩子的自学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因为他们能抓住关键的词句汇报,而且能用自己的话展现诗句的内容,表述清楚。在孩子能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我出示了两幅画面,分别是阵雨时的西湖和盛夏荷花盛开的西湖,让孩子观察,欣赏,再次回味诗中描绘的西湖,诵读诗句,感受诗的美妙,体会作者的心情。
  最后就是想象表达,诗句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擅于利用这些有限的文字,引导孩子想象,体验表达,更能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所以最后的环节中,我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练习诗句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展现自己眼前看到的画面,孩子的体会很好,在荷花荷叶中加入了活动的小鱼,飞舞的蝴蝶等等,展现了一幅幅更加美丽的西湖荷花图。
  从本课的教学,我充分体会到了孩子的能力,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有潜力的,相信他们,给予他们想象的空间,表达的机会,他们会做的很好,我们的教学应该更开放些,充分发挥孩子的学习潜力,这样他们才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这节课,我以“今天,老师把本来两节课的内容放在一节课上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同学们给了老师的这份惊喜,我太高兴了!谢谢大家!”来小结这节课,最后,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教学后,我还想这样来教学:
  一、《古诗两首》描写了西子湖畔夏日的景象。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生动地描写了大自然雨前、雨中和雨后的绝美图画。如果用“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境”的方法来读这首诗。引导学生体会夏日西湖骤雨初晴的美,感受苏轼豪迈奔放的作品风格也是可以的。
  课前让学生准备西湖风景的相关图片,收集有关西湖的古诗名句。教师可以制作简单的课件。
  诵读、释义抓住“黑云翻墨”、“白雨跳珠”、“水如天”、“忽吹散”这些关键词理解、品味更能突破这首诗的重点。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虽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中着力描绘了夏天西湖荷花在早晨阳光的映照下的美丽,写景抒情,寓情于景,寄托了诗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诵读这首古诗,要巧妙的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荷花的美丽。抓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名句体会诗人遣词造句之妙。让学生从诗文、插图中寻找荷花“别样红”的原因。
  3、教学两首古诗可适当拓展,或根据诗意写小散文,或研究其中一位作者,了解其生平、作品,也可给诗配画,根据学生的意愿,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