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1
诗词五首
行路难(李白)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咏煤炭(于谦)
虞美人(李煜)
破阵子(辛弃疾)
九年级下册第30课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2
行路难
作者:李白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3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4
背景介绍
《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 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5
课文感知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视频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6
课文感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清酒:清而纯正的酒
斗十千:形容价贵
珍羞:珍贵的菜肴
直:通假字,通值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7
}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写出宴会的欢乐场景,以乐景写哀情。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8
课文感知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箸:筷子
四顾:往四下看
茫然:失意的样子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9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
苦闷、抑郁、悲愤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10
课文感知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冰塞川:河水结了冰
太行:太行山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11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
事与愿违的痛苦、失望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12
课文感知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闲来垂钓碧溪上:引用了吕尚的典故
忽复乘舟梦日边:引用了商朝时的典故
闲来:空闲的时候
忽复:一会儿又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13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
从古人那里得到安慰,对自己重回朝廷还抱有希望。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14
课文感知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歧路:岔路
今安在:如今在何处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15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忧虑、焦灼不安、迷惘。
}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16
课文感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直:一直
云帆:高高的船帆
济:渡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17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
乐观、自信、倔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18
课文分析
小组讨论:诗歌分为几层?
1美食难下咽,拔剑心茫然
2仕途受阻,渴望重用
3叹行路难,述信念追求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19
清酒,珍馐
停、投、拔、顾
冰塞川
雪满山
垂钓碧溪、乘舟梦日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
直挂云帆
(苦闷、抑郁、悲愤)
(痛苦、失望)
(希望)
(忧虑、焦灼不安、迷惘)
(自信、执着、乐观)
(欢乐场面,以乐景写哀情)
课文分析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20
这首诗充满了隐喻。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推敲诗意,这首诗当是李白入长安求仕无路时的作品,所以既作激愤之语,亦存有“长风破浪”之志。
课文分析
《行路难》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21
课文分析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名 句 赏 析
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现在比喻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22
课文分析
名 句 赏 析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现常用来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23
1、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本诗中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劝勉 :
, 。
2、本诗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的句子 ,
。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 照应题目 )的诗句:
, 。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世路艰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课堂练习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24
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 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5、收集古诗词中表雄心壮志的句子。
A
课堂练习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25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不已。
课堂练习
名句积累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26
课堂练习
看图背诗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27
拓展训练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28
拓展训练
1、都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
2、都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夸张、用典,内容跳跃。
《行路难》虽抒发诗人的苦闷彷徨,但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宣》更侧重抒发怀才不遇、放纵不羁的感情。
你能看出此诗与《行路难》有何异同吗?
相同:
不同: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29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30
朗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朗诵录音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31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6)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是 “唐宋八大家”之首。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散文;诗歌创作亦力求独创,不避险僻,以文为诗,形成宏伟奇崛的特点。 作品都收在《韩昌黎集》中。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32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的传播也盛极一时,法门寺是史书所载中国境内珍藏佛骨的四大名刹之一(或称十九座寺院之一),自然成为唐代皇室所敬重的佛法圣地。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一共举行了7次迎送佛骨的活动,第六次迎佛骨的时候,韩愈上书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韩愈当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了这首名篇送给韩湘 。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33
课文感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朝: 奏:
九重天:
贬:
整句含义:
早晨
奏章
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
此指皇帝、朝廷。
贬官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
傍晚就被贬往八千里外的潮州。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34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弊事:
将:
衰朽:
惜:
整句含义:
国事中的弊政
因为
年老多病
顾惜
一心想为皇帝清除国事中的弊政,哪里会因为年老多病而顾惜我的残年余日。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35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秦岭:
横:
拥:
整句含义:
终南山
遮蔽
阻塞
阴云遮蔽秦岭,看不见我的家乡在哪里?大雪阻塞蓝关,连我骑的马都不往前走。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36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瘴:
整句含义:
瘴气,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
知道你远道赶来送我是有深厚的情意,做好准备到南方的瘴气之地收拾我的骸骨吧。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37
诗句赏析:
1、诗歌的前两句点明了什么?
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同时也有虽遭祸被贬亦无怨无悔。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38
2、首联通过哪些词语的对比来体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朝奏”和“夕贬”;“九重天”和“路八千”。这两句透露出作者忠而遭贬的怨愤,也含蓄地表现了他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39
3、诗歌的三、四句表现了韩愈怎样的性格?
作者在此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老而弥坚,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40
4、诗歌的五、六两句描写什么?作者借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描写环境。云彩浓重横在秦岭的上空,我的家在哪里?雪拥蓝田关,连我的马都不前行。“秦岭”指的是终南山,云横而看不见京城,他此时不独系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难困苦,未免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41
5、诗歌中“横”与“拥”字用得较有意境,说说这样用的好处。
“横”状广度,“拥”状高度,故全诗气势磅礴。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42
6、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凄楚的激愤之情。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43
概括每一联的大意:
首联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
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
颈联借景表述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痛代价。
尾联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进一步吐露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44
总结: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被贬原因
申述忠心
即景抒情
交代后事
肯,岂肯。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45
特点与中心:
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 全诗表达了诗人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的心情。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46
真题演练:
1.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评价加以分析。
答:“朝奏”,点名获罪的原因是“自取”,是尽职尽责;“路八千”指出贬所的遥远偏僻。这两句透露出作者忠而遭贬的怨愤,也含蓄地表现了他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
答:“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途渺渺,前途茫茫,“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这句借景抒情,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47
咏煤炭
作者:于 谦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48
课文引入
你了解煤吗?
你了解煤的开采吗?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49
作者介绍
1394-1453,字廷益,钱塘人。永乐进士。宣德时,官至兵部右侍郎、左侍郎、大理寺少卿。代宗即位,拜兵部尚书,加少保。英宗复辟,被害。万历忠,谥忠肃。其诗多写勤政济世、治军守边等内容,表现忧国忧民之感。也有一些诗抒写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坚贞的节操,如《石灰吟》、《北风吹》等,语言朴质,不事雕琢,刚劲清新,独树一帜。有《于忠肃集》。
于谦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50
课文感知
咏煤炭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朗读课文
咏煤炭
配乐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51
课文分析
咏煤炭
【于谦】
凿开混沌见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原指世界还没有开辟以前的状态。这里指大地 。
诗意探究
指煤炭。
借指煤炭
有深层的情意。
咏煤点题:
表达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并极言其埋藏之深,储藏热量之大。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52
课文分析
咏煤炭
【于谦】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诗意探究
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象春回大地一般
广大的样子。
指炉火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
煤炭燃烧像火炬,使人感到无限温暖,如大地回春;也使深沉的夜空变得很明亮。显示了大手笔的大气势
功能之大: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53
课文分析
咏煤炭
【于谦】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诗意探究
鼎:炊具;彝:祭器。鼎彝,引申为国家朝廷的根本。
原本
煤炭燃烧生成的力量。
古人以为铁石蕴藏在地下可以变成煤炭
意思:铁石虽然变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于人类。
象征意义:
甘为国家利益而自我牺牲的人
乃国之根本、民之福星
另一层意思:朝廷必须依靠臣民的忠心。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54
课文分析
咏煤炭
【于谦】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诗意探究
老百姓
表现作者为国为民的抱负 。表达了为了老百姓能享温饱,愿意像“出山林”的“乌金”一样熊熊燃烧自己,至死也要为国出力的决心。
只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55
凿开混沌得乌金, 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埋藏之深
热量之大
带来温暖
带来光明
甘于为国自我牺牲
为了苍生燃烧自己
咏物
抒情
托物言志
甘愿为国为民出力献身精神
爱国忧民的思想
课文小结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56
1、《咏煤炭》中托物言志,借以明志的名句是: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3、由此你会想到哪位诗人的哪句诗?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表达了诗人爱国忧民的思想以及甘愿为民出力献身的心迹。
课堂练习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57
拓展训练
石 灰 吟
【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比较于谦的《石灰吟》与本文在写法上与内容上何异同?
阅读比较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58
拓展训练
作者歌颂石灰、煤炭,都运用了托物言志。
相同:
不同:
<石>诗抒发的是要保持高洁品性、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咏>诗则寄托了作者甘愿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是赞己。两首诗的立意不尽相同。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59
虞美人
李 煜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60
课文引入
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吗?
视频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61
李煜 即李后主,南唐最后一位皇帝。 公元975年宋兵攻
破南唐首都金陵, 李煜投降,从此过着以泪洗面的囚徒生活。亡国后,他的词作多抒发亡国之思,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后因本篇——《虞美人》的演唱,激怒宋太宗,被其毒死。
后人评价李煜:“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作者介绍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62
课文分析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朗读逐句理解赏析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63
课文分析
②“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呢?
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
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权势、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64
课文分析
③“小楼昨天又东风”中“又”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 时光流逝,季节变换,人生短暂,复国之梦逐步破灭。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65
课文分析
④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词人深沉的慨叹。夜阑人静,幽禁在小楼中
的人,倚栏远望,对着那一片沉浸在月光中
的大地,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
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
此句直抒亡国之恨,表现出后主任情纵性、
无所顾忌的个性和纯情而深沉的感情。
句意:
情感: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66
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
月:思念故乡,怀念亲人(象征)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其他意象的象征意义:木,柳,长亭,雁,莲,菊等
课文分析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67
课文分析
⑤“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
“只是”表现出词人什么感情?
句意:
遥望南国,雕栏和玉砌也许还在吧,只是
当年曾在栏边砌下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
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只是昔日宫殿
已斑驳褪色,面目全非了。
情感:
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惆怅之感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68
课文分析
⑥在这句词中,“改字”有什么深意?
改
改朱颜
改国君
改辱荣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69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
比喻,夸张——以水喻愁的名句。
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的多;江水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如愁思的绵长。本句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感情,“暗恨”变为“悲恨激动”,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
名句赏析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70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
愁
一字一泪
泣血以歌
词作中哪个字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名句赏析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71
课文总结
①全词以问起,以答结。
问天
问人
问自己
春花秋月何时了?
雕栏玉砌应犹在
问君能有几多愁?
②以愁思贯穿始终这首词字字血泪,发自内心,词人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哀叹命运,抒发了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
2016-12-31
1329138109@qq.com
72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