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背 景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沁园春雪》手稿
朗读欣赏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
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歌颂当代
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
3、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
4、哪几句是虚景?
研 讨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静态 动态之景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比喻、拟人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6、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全文、评价历史人物,
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
7、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承上启下)
(惋惜、委婉批评不足)
(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全词点睛之句
理解《沁园春 雪》的艺术特色(讨论) 1、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
2、这首词语言上有什麽特点?
(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 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有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有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抒情,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这首词语言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望、看、惜——贯穿全文;飘、舞、驰——动词生动;
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毛泽东
}
总写雪景
“望”领起以下七句
静景
动景 比喻
拟人
虚景(想象)
写景
议论 抒情
承上启下
“惜”肯定中略带遗憾
全词点睛之笔
评述历史人物
对偶
听歌欣赏
歌曲沁园春雪.rm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诗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