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八年级语文测试题
(考试后只交答题卡)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初中学习,相信你的收获肯定很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沉着动笔,祝你旗开得胜!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 写出“艹”部的汉字,并用正楷工工整整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多多益善!(3分)
(1分)
(2分)
(3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狼藉 jí 讪笑shān 鄙视 bǐ 简陋luò
B.陨落 sǔn 锁屑suǒ 骚乱 sāo 脸颊jiá
C.擦拭 shì 懵懂mēng 轻篾 miè 颓唐tuí
D.轮廓 kuò 奔丧 bēn 踌躇 chú 轨道guǐ
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生命是盛开的 ,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姿;生命是精美的 ,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 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 ,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A.花朵 小诗 江河 乐曲 B.小诗 花朵 江河 乐曲
C.花朵 小诗 乐曲 江河 D.小诗 花朵 乐曲 江河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从读书到成为著名的数学家,一直很尊敬自己的老师。 , , , , , 。
① 直到现在,陈景润给老师写信,字仍旧像当年那样工整。
②他刚考入厦门大学不久,有一次,他写作业字迹潦草,老师批评他。
③他每次发表论文,总要寄上一份给老师,并写上“请老师指正”。
④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就写得端端正正。
⑤他说:“尊敬老师是起码的礼貌。”
⑥有一年,陈景润听说他的老师方教授到北京,他在百忙之中,利用晚上的时间,五次登门看望老师。
A.②④③⑥⑤① B.②④⑤③⑥① C.⑥②④⑤③① D.⑥②④③⑤①
5.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永久的悔》作者季羡林,当代语言学家,山东清平人。
B.朱自清,子佩弦,现代散文家。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春》和《背影》。
C.《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
D.《诉衷情》选自《陆游集》。本词为作者宋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家居所作。诉衷情,词牌名。
6.走进名著。(2分)(此题选择一道小题作答)
⑴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 》有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风格,其中收集了《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只要写其他8篇中任意一篇的题目即可)等10篇文章。
⑵《骆驼祥子》中,祥子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后来发生的诸多事情使他的梦想最终破灭了。请说出祥子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并说出导致他梦想破灭诸多事情中的一件。
7. 文言诗文默写填空:(8分)
①兔从狗窦入, 。
②羹饭一时熟, 。
③ ,匹马戍梁州。
④何处望神州? 。
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
⑥ ,八年风味徒思浙。
⑦俗子胸襟谁识我? 。
⑧ ,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王之蔽甚矣
③时时而间进 ④楚人有鬻矛与盾者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10.简要分析邹忌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分)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1—15题。(15分)
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前途
环球人物特约撰稿 肖复兴(作家)
①最近,温家宝总理和网友交谈时说:“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可谓语重心长,是对现实的一种警世恒言。
②毋庸讳言,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但全民族的读书状况却不容乐观,起码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大学生数量在不断扩大,论文数量与日俱增,书店里书籍的品种也在不断丰富,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即使在大中小学正值读书年龄的孩子们中间,我们看到的也大多是一些考试辅导的参考书,或“How to(如何做)……”之类的工具书。
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实用主义。社会变革带来的偶像坍塌、信仰失衡,使人们整个青春期所建立起来的价值系统产生动摇而无所适从。又恰值经济浪潮汹涌到来,传统的读书伦理与价值观,都随之一起发生了动摇。于是,读书迅速地沦为一种实用主义的学习方式,成为了不少人“近视”的选择。而温总理所说的“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远没有能够成为人们读书的首要目的。
④从本质上而言,读书绝不是实用主义的,温总理所强调的“思想境界和修养”,都不属于实用主义的范畴。读书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属于精神领域的。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精神变得高尚,希望我们的心灵变得滋润,希望我们的感情变得丰富,希望我们的修养变得良好,读书,特别是读好书,就变得尤其重要。
⑤即便网络时代已经到来,阅读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独特魅力,它古典式的宁静,和在白纸黑字之间弥散着的想象力和慰藉感,是任何其他行为不可比拟的。这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它可以让我们的情感和心灵有了一个与之呼应且充满着悠扬回声的空间。好书总会给予我们一个与现实相对应的空间。好书总能够让我们仰起头,不再只注意自己鼻尖底下那一点点,而会重新看一看头顶浩瀚的天空——太阳还在明朗朗地照耀着。
⑥读好书是需要品味的,这样的品味,需要培养;而这样的培养,需要跳出实用主义的泥沼,也需要从孩子抓起。而现在很多年轻人要么以为文学就是花花绿绿的报刊或网上的笑话和段子,要么就简单地将文学和考试的作文联系起来。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对年轻人的读书教育,不仅关系着他个人的人生,也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成长和成熟。一个民族要有属于自己强劲的底色,这样的底色形成,需要多方面的营养,读书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
⑦我国一直是一个拥有热爱读书传统的国家,读书应该成为我们民族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成为这个社会的良心,成为我们所有人感情和思想的一种滋养。只有这样,全民族的文化水准、道德水准和思想水准才能够得到提升,才能够和飞速发展的经济相匹配。一个不仅仅重视金钱而同时更加关注精神,不仅仅重视个体而同时更加关注他人的公民社会,才会真正到来。可以说,只有经济的发展,而缺乏了文化的积累,只能是鸟的一只翅膀,这样的民族是无法飞得更远的。我想,温总理之所以强调“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正是出于这个道理吧?
⑧在这里,我特别想说,看起来和实用主义的种种功能最不沾边的文学书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否则,我们只会认识周迅,而不认识鲁迅;我们只会吃点心买铂金,而不会结识冰心和巴金。
11.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3分)
12.选文第③段加点词语“这种状况”指代什么?(3分)
13.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概括选文第⑦段的论证内容。(3分)
15.收集与“书”或“读书”有关的名言、诗词,写出2条与大家共享。(3分)
(三)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6---20题。(10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6.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17.“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一句中“这时”指什么时候?(2分)
18.“我赶紧拭干了泪”的原因是什么?(2分)
19. 选段中写父亲的外貌,先后写了“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因为才替祖母办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景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困顿。
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方式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20.文中对父亲过铁路买橘子的情景进行细致的描写,这部分主要通过 描写和 描写来刻画人物的。(2分)
三.作文:(40分)以下作文题目二选一
(1) 给我上的一堂课
(2)走过了春和秋,走在阳光路上,花儿用笑脸告诉我,天空好晴朗;走过了风和雨,走在阳光路上,鸽子用哨音告诉我,幸福在前方。多少追梦的身影,奔跑着拥抱希望。阳光路上无限风光,阳光路上幸福成长,阳光路上前程宽广。
请以“阳光路上”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祝贺你!你已经完成了整张试卷!希望你再仔细检查一遍哦!好成绩一定属于你呀!
①如果选择(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文章。
②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600----800字。
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达到此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容易暴露身份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