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
(二)
(三)
得 分
说明:1、本试卷五大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有选择题、非选择题,请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一、语文听力测试(20分)
答题提示:听力材料中的每小题将朗读两遍。认真听录音,根据要求完成1-9题。可以边听边答题。
1、听读词语,选出读音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涟漪 栖息 花团锦簇 B、瀚海 腼腆 相提并论
C、堕落 孤僻 束手无策 D、绮丽 猥鄙 隽妙无比
2、听读下列诗句,选出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听读语段,回答3-4题。(共5分)
3、文章认为: 的眼睛很迷人, 的心不美丽, 的心很动人。(3分)
4、文章认为“美丽”就是:
。(2分)
听读短文,回答5-9题(共11分)
5、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将 作为行事为人、判断取舍的标准。(2分)
6、短文例举的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有:不为五米斗折腰的 、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 、不做清朝高官的 。(3分)
7、林则徐提出的新的荣辱观是:“
”。(2分)
8、短文认为“荣”与“辱”的关系是:
。(2分)
9、对于我们青年来说,所谓“荣”与“辱”,就是反对 ,提倡 。(2分)
二、基础整合与综合运用(16分)
10、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可是如果我仍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
B、这时我联想起许多事情:我似乎见到父亲每星期一拐一拐地走上足球场,膝盖肿得像西瓜那么大。
C、教师们嫌他“生性孤僻,智力迟钝” ,责备他不守纪律、想入非非。
D、它使我卸下了一个思想包袱,从此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件更重要的事——即将来临的1970年世界杯赛。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大熊猫受到病饿威胁,当地群众得知后,给病饿熊猫喂食、治疗,减少了大熊猫的死亡率。
B.起初他只是为犯罪分子提供窝点,到后来则亲自上阵,打着推销保温材料的名义拐骗妇女。
C.“继续推进素质教育”,这种提法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谁能否认这一点呢?
D.小品这种表演形式,每届春节晚会都会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有时甚至达到让人欢喜让人忧、台上台下齐动情。但是,看得多了,你就会觉得小品有点矫情、煽情。
1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着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的小英雄,那一车怯懦、冷漠的看客羞愧得无地自容。
B.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引经据典,妙语连珠,显示了深厚的学识底蕴。
C.几年未见的老朋友刚下火车,他们马上如饥似渴地聊了起来。
D. 李叔叔十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的事迹在镇上家喻户晓,传为美德。。
13、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作者悟出人生真正的意义,悟出返朴归真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4)《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5)冰心,原名 ,她在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创作的《 》、《春水》,集中体现了 、童真、自然三大主题,是人们公认的小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下列字的含义。(2分)
谓:____________ 鲜:____________ 宜:____________ 众:____________
1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 。
16、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2分)
答: 。
17、作者借花喻人,文中“菊”、“牡丹”、“莲”分别比喻哪三种人?(3分)
答: 。
18.下列诗句咏菊的有【 】,咏莲的有【 】,咏牡丹的有【 】(3分)
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C.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19、“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 。
四、 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石榴》(节选)(共12分)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__________(绣、锈、诱)彩,它都是具备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20.从括号内选出一个恰当的字填入第一段的横线上。(1分)
21.第一段中的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这里是对_________的说明。是从三个方面说明的,请用原文写出这三方面。⑴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4分)
22.第二段中的三个 “它”指代的都是______________。它的“戏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2分)
23.“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是拟人的写法,这段文字中还用到这种写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这种写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4.这两段文字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鲁迅自传》(节选) (共16分)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25.选文第一段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把它划出来。(2分)
26、“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中所提到的“小说”即《 》,它是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一本回忆记”指《 》。(2分)27、请分别说明文中两个“不好”的不同含义。(2分)⑴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不好: 。⑵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不好: 。
28.文中加粗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
29.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答:
。
30.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3分)
答:
。
31.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2分)
答: 。
(三)七颗钻石 (童话)(共12分)
(列夫·托尔斯泰)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罐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倒在它的身上,水罐也掉在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32、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这篇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3分)
答
33、第段所记叙的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
34、第段画线句对小姑娘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表现了
。(3分)
35、小姑娘的水罐一变再变,十分神奇。从它变化的原因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3分)
答:
。
五、作文(60分)(二选一)
1、从此,我告别了
要求:
(1)先补全题目,空缺处可填“自卑、自私、孤僻、浮躁、天真、粗鲁、胆怯”等,也可自己根据情况补
充其它内容(2)要写出真情实感(3)文体为记叙文(4)不少于500字。
2、老虎在吃了驴这个庞大的动物之后,它的名声大震,不多久,它便成为了百兽之王。可是,它逐渐地骄傲起来了,根本不把其他的动物放在眼里,而且到处欺负弱小的动物。动物们敢怒不敢言……就在这时,又有一位好事者运来了一头驴,这头驴从其他动物的嘴里得知了前一头驴的遭遇后,它决定为他们驴子家族洗刷耻辱…… 那好,请大家发挥你们的想象,续写故事,不少于500字。题目自拟。
400
40
500
600
七年级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一、语文听力测试(20分)
C
A
3、诚恳 自私 善良
4、发自内心的光华,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舒服。
附听力材料:
有些人很会妆扮,但内心空无一物,你不会觉得他美丽。
有些人长着一张精致的脸,却有一颗自私的心,你也不会觉得他美丽。
有些人外表很朴素,但知道如何关心别人,你觉得诚恳的眼睛很迷迷人。
有些人其实并不好看,却很爱护小孩和小动物,你觉得他善良的心地很动人。
美丽,是发自内心的光华,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流逝,只会随着智慧的增长而增长。美丽很简单,就是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舒服。
5、“荣”与“辱”
6、陶渊明 李白 顾炎武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趣之。”
8、“荣”与“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9、无所作为,不劳而获 奋发向上,努力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附听力材料:
“荣”与“辱”,在人的生活中,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荣”,免受“辱”,并将“荣”与“辱”作为行事为人、判断取舍的标准。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荣”,什么是真正的“辱”呢?
陶渊明不为五米斗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斗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颂。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林则徐有诗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趣之。”这就提出了一种新得荣辱观。个人的荣辱与国家民族的荣辱是息息相关的。当国家受到侵略,人民遭到蹂躏时,个人也就没有什么“荣”可言了。只有我们的祖国繁荣起来,强大起来,每个人才能昂起头来生活。
“荣”与“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萧伯纳说过:“一个人感到害羞的事情越多,就越值得尊敬。”是的,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受到些“辱”,但只有把“辱”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便会摆脱“辱”,最终获得“荣”。
一个人具有怎样的荣辱观,便决定了他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对于我们青年来说,所谓“荣”与“辱”,就是反对无所作为,不劳而获,提倡奋发向上,努力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二、基础整合与综合运用(16分)
10、B
11、C(A前后缺乏照应。将“喂食”和“治疗”调换顺序,B“打着”和“名义”不搭配,D“达到”缺宾语,在“动情”后加“的效果” )
12、C
13、(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4)断肠人在天涯。
(5)谢婉莹 《繁星》 母爱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14、认为 少 当然 多
15、略。
16、表现出作者和陶渊明一样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又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7、隐士、富贵者、品德高尚的君子。
18、B C A
19、表达作者对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之情。
四、 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石榴》(节选)(共12分)
20、锈
21、金罍 殷周时 古味盎然 青铜器
22、单瓣的花 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
23、“它会笑你呢” 语言生动活泼,更突出花的可爱。
24、第一段写由花到果的变化,第二段写果实的成熟,这是石榴生长成熟的过程,所以不能颠倒。
(二)《鲁迅自传》(节选) (共16分)
25、……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
26、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27、(1)是对鲁迅的指责和诬陷,同时,在轻描淡写之中也有鲁迅对几个学者和反动政府蔑视的意味。(2)是鲁迅对自己创作成果的评价,含有自谦之意。
28、写出了鲁迅处境不尽如人意,想寻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
29、含蓄地交待了1926年的“3·18”惨案。作者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表达的。它表达了作者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蔑视,也透露出无声的控诉。30、它暗含了蒋介石发动的“4·12”反革命政变。鲁迅在这次重大事件中,看到了更多的血,更残酷的杀戮。他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因而毅然决然地“辞职”。
31、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刻的特点。
(三)七颗钻石 (童话)(共12分)
32、小姑娘多次让水,感动了上帝(意外收获珍珠和清水)
33、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突出旱情的严重;②为下文写小姑娘作铺垫。(以上答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