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尽管如此,我们仍要用小草的芳馨、用溪流的欢歌来努力回报我们的母亲。请看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和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是如何回报母亲的。
散文诗
散文诗二首
7
1. 学习目标
2. 作者简介
3. 背景透视
5. 相关资料
6. 检查预习
7. 听读课文
9. 句段品析
10. 疑难探究
11. 板书设计
13.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
14. 拓展延伸
15. 教材习题讲解
4. 文体知识
8. 整体感知
12. 本课主旨
16. 课后作业布置
1. 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书写感情、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理解父母的爱,也要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难点)
(重点)
来自《点拨》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作品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 《戈拉》,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摩吉多塔拉》《邮局》,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来自《点拨》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来自《点拨》
《金色花》一诗选自《泰戈尔诗选》。《金色花》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来自《点拨》
《荷叶·母亲》节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往事》是冰心1922年7月相继写成的。作者用了一个副标题“生命历史中的几页画图”,准确地概括了这组散文诗的内容。冰心曾说:“《往事》是放大的《繁星》和《春水》。”《往事》内容丰富多彩,在艺术表现上,从细处落笔,撷取生活中的片段,在美的意境中,引发出诗的情思,在精美流畅的言辞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来自《点拨》
散文诗
散文诗是一种兼有诗和散文特点的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能给读者以美和想象。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的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来自《点拨》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喜欢莲这种美丽而高洁的植物,并赋予其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其象征意义主要有三种。
象征意义之一:美丽与男女情爱。
象征意义之二:吉瑞祥和。
象征意义之三:君子之风。
莲花文化
nì
mù yù
hàn dàn
pái huái
cí
yīn bì
xù
yǎn
匿笑 沐 浴 衍 菡 萏
徘 徊 慈怜 荫 蔽 心绪
dǎo ( )告 并dì( )
花ruì ( ) qī( )斜
zǐ( )妹 莲peng( )
Hé ( )叶 hè ( )锄
祷
蒂
魔法记忆:辨音法.作名词时“荷”读二声,如“荷叶”;作动词时“荷”读四声,如“荷锄”。
瑞
攲
姊
蓬
荷
荷
1.匿笑:
偷偷地笑。
2.祷告:
向神祈求保佑。
3.沐浴:
洗澡;借指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4.斜:
倾斜,歪斜。
5.慈怜:
慈爱怜惜。
慈怜、慈爱辨析:
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表示长对幼的仁慈、爱护,不同的是“慈怜”表意范围广,“慈怜”除包含“慈爱”的意思,还有“怜惜”之意。如:大自然慈怜人类,供给人类生活所需,人类却不知道珍惜。“慈爱”表意范围较小,如:母亲的慈爱就像春日的暖阳。
6.繁杂:
(事情)多而杂乱。
7.烦闷:
(心情)不畅快。
8.荫蔽:
遮蔽。
荫蔽、荫庇辨析:
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遮蔽”的意思。“荫蔽(yīn bì)”①(枝叶)遮蔽,如:茅屋荫蔽在树林中。②隐蔽,如:在大树的荫蔽下。“荫庇(yìn bì)”是书面语,还有庇护、保护的意思,尤其是它的比喻义:比喻尊长照顾晚辈或祖宗保佑子孙,如:他的成就和名望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并非靠祖上的荫庇。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散文诗二首》朗读。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金色花》
1.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答案】在中国,人们喜欢用花比喻儿童,在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孩子想象成一朵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的可爱。金黄的色彩正是反映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朵,而花朵也惠及人们,正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金色花不让妈妈知道?
【答案】因为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亲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的夸奖,只求妈妈生活更加温馨。
【答案】对母亲的感激、赞美之情。
《荷叶·母亲》
1.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课文描写的重点是什么?
【答案】红莲。
《金色花》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假如一词有什么作用?
【答案】“假如”表明全篇文章是以一种想象的方式来写的,这个词是本文的文眼。
2.“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这一段写出了孩子的什么特点?
【答案】本段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听着母亲的呼唤,“我”“暗暗”“匿笑”“一声儿不响”,表现了孩子的调皮、可爱、活泼、天真。
3.怎样理解“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这句话?
【答案】“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这是孩子对母爱的回报。快乐、活泼的孩子沐浴着母爱,想要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他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
4.第④-⑦段按时间顺序写“我”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答案】在三次嬉戏中,“我”散发出香气,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是替母亲遮阳,也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恢复原形,缠着母亲讲故事,更是对母亲的爱的自然流露。总之,这三次嬉戏都是“我”在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深切的爱和依恋。
5.怎样理解妈妈对“我”说的“你这坏孩子”的一句嗔怪?
【答案】上文写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孩子不见了,妈妈多么着急,这种焦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妈妈自然会嗔怪孩子,所以说“我”是“坏孩子”,嗔怪中透出的其实是至真的母爱。
《荷叶·母亲》
1.第②③段写莲,先平淡地叙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平平淡淡地铺叙,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去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作铺垫。
2.红莲是本文描写的重点,此处为什么要写白莲?
【答案】这是对比,把红莲与白莲进行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被雨点打谢了,而红莲却能够在荷叶的庇护下迎接风雨,这样对比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照顾,写出了母爱的伟大。
描写次要事物用意分析法。
体会作者描写某个次要事物的意图是中考阅读题中的重要考点。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表现甲事物,但却写了与之相关的乙事物,而写“乙”的目的是为了衬托“甲”(或与“甲”对比)。本文通过对二者的对比以白莲的遭遇鲜明突出红莲一直享受着母爱。
3.“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攲斜”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三步分析法作答。“攲斜”是“倾侧,歪斜”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风雨中红莲的样子,为下文写荷叶在风雨中对红莲的庇护埋下伏笔。
4.怎样理解“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
【答案】 “我不宁的心绪”是因为红莲遭受雨打而“左右攲斜”,现在由于荷叶的遮蔽,红莲安然无恙,“我不宁的心绪”自然就散尽了。这句话,表明“我”内心已被荷叶对红莲的勇敢呵护所触动,涌起对荷叶的爱恋,对精心呵护子女的母亲的爱恋。
5.第⑤⑦段中,作者为什么反复写雨势之大?
【答案】强调雨势之大,更反衬出荷叶对莲的荫蔽之情有多重要,同时突出荷花的无助和荷叶的勇敢慈怜,表达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重难点小结
这几段文字是文章的重点。写自家院写雨夜之后,白莲凋零,红莲绽放,而我在大雨中担心红莲的命运,最后写荷叶保护了红莲的情景。课文中作者的情绪从“烦闷”到“不适意”,从“不适意”到“不宁的心绪散尽”,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6.怎样理解结尾句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 “心中的雨点”象征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结尾句直抒胸臆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
【答案】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所以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不让妈妈知道。
1.【难点探究】 《金色花》中,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答案】三次。①第一次看红莲。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心情:烦闷。②第二次看红莲。环境: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心情:不适意,徘徊。③第三次看红莲。环境:雨肆意地下着。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2.《荷叶·母亲》中“我”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
境是怎样的?“我”的心情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母子情深
人性美好
玩捉迷藏 → 看妈妈工作
让妈妈嗅花香
三次嬉戏 → 投影到书页上
落到地上现原形
母子对话 → 充满爱意
荷叶·母亲
歌颂母爱
初开莲花 → 大家欢喜
红莲绽放 → 引人注目
雨打红莲 → 心绪不宁
荷叶荫蔽 → 深受感动
《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并由此引发联想:与妈妈“捉迷藏”,让妈妈嗅到花香,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等,以此来表现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和圣洁。
让我们回顾下课文内容
《荷叶·母亲》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赞母的散文诗,通过描写雨中荷叶对莲花的保护,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与关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金色花》
1.富有童趣。
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来写的。
2.清新隽永。
没有华丽刻意的辞藻,所用都只是平常语句,却意境深远,回味悠长。
《荷叶·母亲》
1.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通过写荷叶在风雨中保护红莲的景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的赞美之情。
2.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
荷叶象征母亲,红莲象征被母亲的爱呵护着的“我”,白莲象征失去母爱而被环境所击倒的孩子,以细腻的手法衬托出母亲高大慈爱的形象。
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
亲情 王国江
童年看父亲
父亲是一座山
而我是一只林中鸟
鸟永远离不开山的熏陶
童年时看母亲
母亲是一片蓝色的湖
而我则是一尾鱼
鱼永远离不开湖的怀抱
山给我坚强的品格
湖给我水的欢笑
山进化我飞翔的羽毛
湖蜕尽我游弋的鳞屑
成年时再看父亲
父亲变成山中一片林
而我却挺拔成一座山
山永远报答不完林的恩情
成年时再看母亲
母亲则变成湖中的一片水草
而我却坦荡成一片湖
水草永远是护湖的波涛
思考: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免费下载:本单元试卷或课文练习
如果试卷不会下载,请先学习下这个:免费下载教程
试卷内容非常多,可以拉到网页底部进行“翻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