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高考复习>高考课件>历史课件

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古代史部分中国世界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古代史部分中国世界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古代史部分中国世界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古代史部分中国世界ppt课件免费下载
附录一 阶段特征归纳
第一部分 古代史部分(中国-世界)
中国古代史
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先秦
阶段特征概述
先秦时期,从远古时代到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
1.政治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
(1)分封制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地方诸侯国的建立,有效地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郡县制在一些诸侯国开始实行。
(2)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有效规范了统治阶级内部秩序,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以致我们现实生活中仍能见到它的影子。
(3)宗法制分封制带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明显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巩固王权为目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散。
2.经济上,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1)耕作方式上经历了刀耕火种—耒耜耕作—铁犁牛耕的发展过程,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延绵于整个古代历史。
(2)经营方式上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自耕农的发展过程,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直到鸦片战争后才逐步走向瓦解。
(3)土地制度主要经历了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
(4)古代以农立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受到其制约。
3.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古代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的剧烈变化带来了思想界的空前活跃。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纷纷登场,提出各种各样的治国方案,供统治者选择。
(2)与之相适应,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3)这些都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易错易混提示
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1)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2)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3)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
(4)宗法制与分封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2.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1)小农经济一般指自耕农经济,其特点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与商品经济相对立。
(3)商品经济: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一般来说,衡量商品经济发展的指数主要看投入市场的产品、市场、货币等方面。商品经济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进取性。
(4)小农经济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自然经济主要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基础上,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存在了。
3.孔子、孟子、荀子思想
阶段特征概述
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全国到公元220年西晋建立。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
(1)秦朝统一后,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它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王国势力逐步强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西汉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消除了王国威胁,巩固了中央集权。
二、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秦汉
2.经济上,小农经济继续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
3.思想上,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
(1)西汉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春秋战国以来 “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复存在。
易错易混提示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三、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隋唐
阶段特征概述
在经历了分裂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后,中国历史进入了统一的隋唐时期(581~907)。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1)隋唐推行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互相制约,互相补充,三分相权,强化皇权,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人才选拔制度的客观、公正和公平,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2.经济上:曲辕犁、筒车出现,我国犁耕技术完善,水利事业发展。北魏以来实行的均田制进一步完善。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3.文化上:科技发展,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楷书、草书流行,唐诗更是流芳百世。
易错易混提示
三省六部制分权体制与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
四、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宋元
阶段特征概述
宋元时期,从961年北宋建立到1368年元朝灭亡。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1)针对唐朝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北宋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军政分离、财政与行政分离、派文臣做知州并以通判相牵制的管理方式,较好地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也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元代实行的行省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
(2)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发展,中书门下、三司、枢密院进一步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强化了皇权。
2.经济上,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市”“坊”界限被打破;纸币出现;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经济部门;景德镇成为陶瓷中心,彩瓷中外闻名;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
3.思想文化上
(1)理学产生。程朱理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儒佛道相结合的新儒学思想体系。理学注重民族气节和做人品德,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三纲五常”也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
(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活字印刷术发明、火药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这些发明的西传,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文人画、风俗画各领风骚,宋词、元曲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易错易混提示
1.唐朝长安与北宋东京的商业状况
2.程朱理学与心学的异同
(1)相同:两者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2)不同:①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②心学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五、中国古代文明的衰弱——明清
阶段特征概述
明清时期,从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
(1)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强化了皇权。
(2)清设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3)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经济上,两种不同经济形式并存。
(1)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和繁荣。
(2)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在江南一些地区和行业出现,但由于统治阶级强化重农抑商政策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小农经济在中国社会中仍占主导地位。
(3)中国逐步脱离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大势,古代文明趋向衰落。
3.思想文化上
(1)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礼教的先驱。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对专制制度、提倡“工商皆本”和经世致用。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2)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出现了一大批总结性的科技著作,但没有实现质的飞跃,实现向近代科学转化。
(3)以《红楼梦》为代表的明清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
(4)京剧诞生并发展。
易错易混提示
1.明清内阁与西方内阁制度的区别
2.明清民主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
3.明清时期,中国和西欧历史的不同走向
世界古代史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和罗马
阶段特征概述
新航路开辟之前,位于欧亚大陆两端的中国和希腊、罗马在各自的轨道上发展,逐步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人文主义思想,古罗马的法律,犹如璀璨的明珠,为古代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政治上,雅典民主制度和罗马的法律。
(1)雅典民主制度经过梭伦、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等人的努力逐步确立和完善,其基本特征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它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2)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逐渐趋向完善,其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2.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
3.思想上,人文主义的起源。
(1)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
易错易混提示
1.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
2.儒学与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
3.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思想的异同点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