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郡国并行制
(1)汉初:_____________并存,导致出现了王国问题。
(2)武帝: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___________”,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郡县、封国
推恩令
2.三省六部制
(1)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后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
逐步形成_______体制。
(2)隋唐时期。
①内容:唐朝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别负责____________和执
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
决策、审议
隋唐三省六部制结构示意图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刑部
兵部
工部
(中枢机构)
(行政机构)
【知识导图】
②※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对古代政治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Ⅰ.三省六部制既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Ⅱ.三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大大加强了皇权。
Ⅲ.它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行省制度
(1)内容:地方设_____________,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拥有
经济、军事大权。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
国_______的开端。
【误区警示】行省制,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在地
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因此不能认为行省制度只是地方
上的行政制度。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
央行使权力之意,后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内军
政要务。
行中书省
省制
4.选官制度
(1)汉代:推行__________,令天下郡国每年举荐人才,孝廉成
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采用______________,世家大族依靠门第步入仕途,
朝廷要职多由____________担任。
(3)隋唐。
①内容: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
设__________,科举制形成。
②影响:打破___________,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
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世家大族
进士科
特权垄断
【史论要旨】从汉到唐我国选官制度在主要标准方面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于公开、公正。选拔方式由举荐或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
二、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__________。
(2)措施:裁撤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分理全国政务,
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秦以来一直实行的__________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
一步加强。
高度集中
中书省和丞相
六部
宰相制度
2.内阁的出现
(1)背景: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
(2)过程。
①明太祖设置____________,很少能参决政事。
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__________,参与决策,
“内阁”出现。
③后来,内阁地位提高,大学士拥有____________。
④张居正任首辅时,_______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特点: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
问的____________。
殿阁大学士
文渊阁
票拟权
六部
内侍机构
【误区警示】宰相制下,宰相的地位是“百官之首”;内阁制下,阁臣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者,本身并无决策权。尽管有的阁臣一度大权在握,但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而非制度设置的授权。
3.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1)清朝初年
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________________
定夺,皇权受到限制。
(2)康熙时期:设________参与机要,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
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
①背景:雍正帝为办理__________,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②职责:军机大臣每日____________,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
③影响: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___________,中央
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西北军务
跪受笔录
君主专制
【史论要旨】随着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君主专制。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宋]欧阳修《新唐书》
材料二 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世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至宋明而始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
——魏源《默觚下·治篇九》
1.结合材料一分析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一信息:自汉代以来,宰相的名号和职责变动频繁。唐代三省长官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
提示:(1)特点:①三省中各省都有长官负责,有严密的下级机构,三省的长官,与中下级官员在工作上有严格的隶属关系。 ②三省中各省是单纯的政权机关,而不是皇帝的个人附属机构。③在政务处理上,三省有明确的分工和紧密的联系,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2)影响:国家体制从皇帝贵族体制到皇帝官僚体制的过渡最终完成,并趋于成熟。
【拓展延伸】材料“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解读:(1)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即负责政令的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属决策机构;(2)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即负责审核政令,有驳回的权力),属审核机关;(3)尚书省属执行机构,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执行。
2. 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度的利弊。
(材料二信息:魏源认为,科举制不看门第,以考试成绩决定录用与否,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比较公平的。)
提示:(1)利: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一部分有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2)弊: 它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乎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3.从汉至元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何特点?
提示:(1)君主专制发展的特点:相权不断削弱,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不断加强。
(2)中央集权发展的特点:①中央通过对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对地方的控制愈加严密;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使地方分权势力无法与中央对抗。(3)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一方面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特点及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探究:
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朱元璋《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 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迄于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
——[清]梁章钜《枢垣记略》
1.结合材料一分析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
(材料一信息:废丞相,更加符合皇帝集权需要。各个部门分别管理事务,彼此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权力只能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提示:(1)根本上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2)明太祖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废除行中书省后,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宰相职权随之扩大。
【拓展延伸】分析以下表格,明朝的内阁首辅是不是相当于宰相职位?
权力来源
职责
任免
对皇权影响
宰相制度赋予
总领行政,参与决策,有属官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制约皇权
皇帝个人信任
侍从咨询为主,无属官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制约
宰相
内阁首辅
不同。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
2.据材料二分析军机处的设置有何弊端?
提示:(1)随着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君主专制。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2)绝对的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吏只能惟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它又必然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3.综合分析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有何影响?
提示:(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
(2)消极影响: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中央集权的发展
三年11考 高考指数:★★★★★
【例1】(2010·江苏单科·T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试做:_______
【命题思路】本题涉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主要围绕“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课标要求命题。
【思维路径】
【高频预测】(1)近年江苏省高考题及各地高考涉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题目,侧重点之一是考查学生对汉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其具体表现的准确识记和理解。
(2)复习备考的角度有:西汉、隋唐、明清时期皇权削弱相权的具体措施及其后果;汉代以来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及影响。
(3)复习备考时,既要从微观层面深化认识某一时期强化中央集权措施的特点及其影响,也要从宏观层面概括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及其深远影响。
【变式备选】(2012·宝鸡模拟)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③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④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选D。三权分立与制衡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无关,排除①。秦朝设立三公,分别掌管全国政务、监察和军事,体现了该原理,故②正确。由材料中“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反映出作者对该原理的赞赏,同时说明作者对开创者的赞赏,故③正确,④错误。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三年5考 高考指数:★★★
【例2】(2011·江苏单科·T2)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试做:____________
【命题思路】本题涉及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主要围绕“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课程标准命题。
【思维路径】
【高频预测】(1)近三年江苏高考有关中国古代科举制及选官制度的考点有所涉及。
(2)本考点考查角度有:汉代察举制的利弊及影响;唐代科举制度的选拔范围及其深远影响;古代中国、西方选官制度的不同及其对社会观念的影响等。
(3)复习备考时,一方面要关注隋唐、北宋及明清时期对科举制的具体改革及其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将其与古代和近代西方的官员制度进行比较,明确科举制的利弊及其对中国传统社会观念的复杂影响。
【变式备选】(2012·浙江十二校模拟)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基础选拔官吏,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其中“品”主要是指( )
A.品评官的职位等级
B.品评士人的家世等级
C.划分士人优劣的等级
D.授予士人官职的等级
【解析】选B。九品中正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而人才优劣的标准以门第出身为依据,因此,B项说法正确。C项迷惑性强,与B项相比,C项没有指出士人优劣的标准是“家世”,因此C项表达不准确。
1.(2011·广东文综·T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材料反映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门阀世族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隋唐以后,采用科举制选拔人才,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官府考定门第现象就逐渐消失了。
2.(2010·江苏单科·T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解题指南】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中诗歌的真实含义,然后结合有关选官制度的弊端理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该诗揭露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不合理现象。由此判断,该制度以“门第”为主要标准,并且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征辟制是汉代皇帝对某些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名人,不经官吏荐举,直接征召到朝廷为官的制度;察举制的主要标准是“孝廉”和“才能”,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所以A、B、D三项都不正确。
3.(2010·福建文综·T14)《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解析】选B。本题借助历史文化名人朱熹之口,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三省六部制,主要考查提取信息和迁移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唐朝中央机构中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协作和相互牵制。A、C、D三项的表述,正确体现了这种中央行政权力运作机制的性质、作用和实质,因其属于行政机制而非监察机制,故B理解有误。
4.(2009·江苏单科·T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解析】选C。本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作用。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决策正确性;同时,又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D错误;三省六部制是专制皇权下的分权,A错误;是分割相权,而非剥夺,B错误。
1.(2011·上海单科·T7)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看法的是( )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解析】选A。本题通过“历史教训”来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秦朝灭亡后,汉代统治者认为秦短期而亡是因为郡县制,所以实行了郡国并行制,结果导致王国问题的产生。
2.(2011·海南单科·T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
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
【解析】选B。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知道少数民族“契丹”兴起的地理位置,还要对元朝行省图有一定的认识。契丹是活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辽阳行省辖地包括今库页岛、外东北、西伯利亚东部、中国的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据此可以判断契丹省应为辽阳行省。
3.(2011·海南单科·T8)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
A.节度使 B.枢密使
C.三司使 D.布政使
【解题指南】清朝称掌管一省财政民政的布政使为藩司,俗称“藩台”。节度使是唐宋时期的官名,枢密使主管军政,三司使是北宋前期最高财政长官。
【解析】选D。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备准确再现史实的能力。明代地方实行三司制,其中布政使具体掌管民政和财政。
4.(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T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
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
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
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
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
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
“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
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
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
“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察,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
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为线索,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选官制度变化的过程、原因及其对清末教育的借鉴,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比较能力。第(1)题,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依据的变化和原因。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如“官有能而禄有功”、“个人品行”、“唯才是举”、“品德与任职态度”等角度概括,原因可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第(2)题,首先注意从材料中归纳出清末对德才的看法,然后综合前面的德才观进行评价,可从时代需要、人才培养等方面概括。
答案:(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官吏队伍的要求。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1.(2012·镇江模拟)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有力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治,这主要是因为( )
A.王国越分越小,削弱了王国实力
B.宰相的权力受到了限制,王权得到加强
C.解决了贵族在权力继承上的矛盾
D.保护了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汉武帝通过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无力对抗中央,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C、D三项与推恩令无关。
2.(2012·儋州模拟)有人认为,唐代“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和谐”在政治制度上的突出表现是( )
A.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建立了节度使制度 D.实行科举制
【解析】选B。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其“和谐”主要是指社会制度上的协调,突出表现为三省六部制。
3.(2012·南京师大附中模拟)尹湾六号墓一号木牍正面:(第1行)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由此可判断此墓的时代是( )
A.西周 B.西汉 C.西晋 D.元朝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当时既有县、邑,又有侯国,故反映的是西汉初年实行的郡国并行制。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4.(2012·南京、盐城一模)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
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解析】选C。选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经历了自身发展变化的过程,其中在西汉时主要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因此结合C项中“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可以判断C项符合题意。
5.(2012·苏北四市一模)“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 )
A.确立三公制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