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高考复习>高考课件>历史课件

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选修4东西方的先哲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选修4东西方的先哲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选修4东西方的先哲ppt课件免费下载
第2讲 东西方的先哲
一、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政治思想
  (1)“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
(2)“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①含义: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是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
  ②做法:“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应“节用而爱人”。
  ③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仁爱有等级。
  (3)“仁”与“礼”的关系: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密切结合,形成“中庸”——强调“过犹不及”和“恰如其分”,实现“和而不同”。
【误区警示】“中庸”既不是简单的折中,也不是庸俗的中间路线。其追求目标是在不同时空环境中尽善尽美又无可奈何的最佳方案。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且完全服从所要达到的道义原则。
2.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
  (2)教育对象:倡导“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从而使文化教育下移。
  (3)教学实践: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4)教学方法:善于“因材施教”。
  (5)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地位和影响
  (1)对中国。
  ①古代政治: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一统,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②古代文化: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③古代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2)对世界。
  ①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对这些国家产生深远影响。
  ②西方:明清以后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二、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哲学思想——理念论
  (1)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由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一个是由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理念先于物质存在。
  (2)知识先天固有,学习即是回忆。
  2.政治思想——理想国
  (1)构成:理想国家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组成,国家统治者由“哲学王”担任。
  (2)评价: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而提出的;理想国终成乌托邦。
3.柏拉图学园
  (1)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
  (2)教学内容:算术、几何、天文学等。
  (3)教学方法:对话式。
  (4)教育对象:社会上层。
4.历史评价
  (1)受到人们尊敬,在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史上影响巨大。
  (2)思想存在争议,其理念论、知识论、理想国存在局限;但其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境界令人佩服。
【史论要旨】理想国是柏拉图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柏拉图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国家,表达了柏拉图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和目标,柏拉图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但由于其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脱离现实最终未能实现,但可以给人们一些启迪。
三、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1.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和突破
  (1)人要追求尽善尽美,但不要放弃现实的幸福。
  (2)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指出了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
  (3)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不存在理念世界。
  (4)人的认识产生于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
2.博学家
  (1)哲学:确定了哲学研究的对象,著有《形而上学》。
  (2)生物学:对多种不同的动植物进行分类、解剖研究。
  (3)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4)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5)教育学: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
  (6)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
3.评价
  (1)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
  (2)系统的论著,分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3)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4)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史论要旨】亚里士多德在治学当中,注意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但是绝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尽管他对自己的老师怀有高度的敬意,但在自己的著作中,经常把柏拉图作为批评的对象。亚里士多德还与当时著名的学者激烈争论。
孔子的思想及评价
【例】(2009·广东单科·T3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据《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运用能力。第(1)题注意对孔子贡献的设问仅限于教育领域,而且要多角度认识孔子的教育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主要有教育原则,如有教无类的思想;教学方法,如因材施教的观点;学习方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主张。第(2)题和第(3)题实际都涉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方法问题。评价历史人物与评价历史事件是一样的,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也是生产力标准,方法是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用阶级分析法和一分为二的辩证观加以评判。
答案:(1)私人办学;教育推及于平民;提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
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中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高频预测】东西方先哲是高考命题的必考点之一。特别是孔子、亚里士多德,如2011年全国卷37题、上海历史卷第8题和山东文综卷第9题对儒家思想的考查;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28题对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分析等。展望下一年高考,这些相关内容仍可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复习时,一要注意相关先哲生活的时代背景、所从事的社会活动;二要从哲学、教育等方面对其相应主张进行分类整合,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分析其思想内涵、特点及影响的差异;三要注意选择某人的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利用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学会知识迁移,分析理解其思想的时代性、具体性及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多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一所的速度增加。
——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材料二 孔子讲学的方式也是采用对话的形式。孔子与人的对话如诗篇一样,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内蕴丰厚,有很多话就是人生格言。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能“爱人”的人。他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向往天人合一的和平的艺术的人生。
材料三 孔子行教画像2011年10月1日以“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这段时长只有30秒的短片将中华文化的自信大方传递给世界。……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开设以来,截至2011年5月,全球已有101个国家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
——《从“西学东渐”到“东学西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怎样?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孔子的基本思想主张。
(3)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4)结合材料一、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会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从材料一中的孔子学院成立以及材料二中的语言叙述中总结归纳。第(2)题,结合教材从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哲学观点等角度归纳孔子的基本思想主张即可。第(3)题,联系孔子思想中与和谐社会相关的若干思想进行分析。第(4)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解答时可从中国的对外交流和国际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1)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不仅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而且对亚洲对世界都有重大影响,所以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尊敬。
(2)孔子的主张:①核心思想是“仁”,包含着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②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③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④哲学:中庸之道,“过犹不及”;⑤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3)孔子思想包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义轻利、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些思想仍是我们今天需要弘扬的。
(4)对中国的影响: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国国际影响的进一步提高等。
对世界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等。(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至少各有一个方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