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12课:论语十二章》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10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与《论语》这本书;积累文言词汇,能翻译十二章语录。
2.通过反复诵读,根据实际生活思考十二则语录中有关学习和个人修养的哲理。
3.理解十二则语录中的智慧,牢记语录中的精辟句子或词语。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积累文言词汇,翻译十二章语录,找出有关学习方面的语录。
2.理解和体会孔子对于学习的看法和认识。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他曾周游列国。晚年致力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曾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现有《论语》共20篇,492章,内容涉及很广,包括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乃至立身处世之道等。《论语》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yuè)
人不知而不愠 (yùn)
吾(wú)日三省吾身 ( xǐng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yoù)
不逾矩 (yú )
一箪食,一瓢饮 ( dān )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 (dài )
博学笃志 ( dǔ)
再读课文 ,读出节奏
朗读要求:
将朗读节奏放慢、放缓;
将头在朗读中轻轻摆动。
三读课文 ,读懂汉语意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这个人!一箪粗饭,一瓢清水,居住在陋巷,别人都为这难以忍受的穷困贫苦而忧烦,颜回却不改自己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这个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译文】孔子说:“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 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加以改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就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地。”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译文】孔子说:“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普通的人,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定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从十二章语录中找出 关于学习的语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在学习方法和态度上有哪些主张?
任选以下一个话题,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谈谈“习”与“说”(yuè)的体会。
说说“故”与“新”的关系。
“学”与“思”的亲身感受。
“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的几种境界或特点。
对“师”的理解。
第二课时
1、反复朗读,归纳文中成语、警句并牢记。
2、感受理解孔子有关个人修养的思想内涵。
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语录背诵相关语录。
对自我、对人生认识的
对弟子评价的
在贫困中保持乐观的
面对富贵态度的
对于人生感悟的
对人生志向坚持的
弟子对“仁”的学习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反复诵读,在理解语录含义的基础上,谈谈以上你喜欢的一则语录,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示例:我很喜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因为孔子用他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个体成熟的不同阶段及状态,“三十而立”泛指人格的成熟。“五十知天命”是指到了五十岁,人对自己的一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同,一方面明确了自己的有限性,另一方面明确了自己的可能性。人到五十岁时能够认识并安宁于一己存在的有限性,但并不悲观、焦虑,或做徒劳之无限追求。
示例:“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那种与天地、自然相通而得的本真之乐,高于任何物质生活和境遇本身,超于富贵贫贱之上!而那种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富贵,在孔子眼中如一片飘然而过的浮云。 “于我如浮云”更增加了这种主观心理状态的“乐”的诗情画意!”
示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把时间的流逝的感受用处于动态、具体感知的河水来体现,在慨叹时间流逝的同时,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具体而现实的活着。
示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道德人格的崇高表现,生命可以舍弃,而信念、信仰不可夺也!
智者的语言会温暖和照亮后代人的心灵,请你归纳出至今还在使用的句子或词语,并将它们牢记在心。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笃志
作业:
以下作业二选一
A.《论语》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是巨大的,请多方搜集资料,摘抄3~5则我们至今也会听到的语录或句子到作业本上。
B.结合《<论语>十二章》的语录和你自身的生活经历,写写你的人生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