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优质课《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第四节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出台16项措施稳定物价。
“豆你玩”、“蒜你狠”、“玉米疯”、“姜你军”、“油你涨”、“糖高宗”、“棉花掌”……
经济政策涉及各方利益的 计算和权衡!
1、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
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含义?
(2)确立?
(3)目的?
①直接目的:
②根本目的:
又叫“重本弃末”,重视发展农业,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保证赋税征收和徭役征发
维护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后历代推行。
一、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统治者为什么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原因:
(1)农业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2)可以通过征收赋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3)有利于稳定社会,巩固封建统治。
(4)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根本原因)
问题探究:
重农抑商的表现:
a.强化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
b.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6)评价:
是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地位:
作用:
①积极(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
②消极(明清时期以消极作用为主)
a.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
国家的经济基础;
b.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
维护封建国家政治稳定。
★古代中国历朝统治者都实行“重农抑商”
政策,为什么商业还会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①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农业、手工业发展.
②统治者为了满足豪奢的生活,需要商品经济.
③广大农民、手工业者极端贫困,为了谋生.
④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而实施的某些政策,客观上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问题探究:
二、工商业严格管理政策
①统一度量衡、货币;
②颁布秦律,对经济生活进行控制。
①对商人加倍赋税,重租税以困辱之。 ②盐铁官营。
③加强“市”的管理。
政府对商人和市场严格管制,如市的设立和废止,
市的交易时间都由朝廷控制。
①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
②加强手工工场的控制和掠夺。
对于私营工商业,历代王朝通常通过加重赋税征收的
方式加以控制。如关津之税、市肆之税、缉私等。
(1)含义
① 海禁政策:
明清时期,政府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严格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②闭关政策: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严格限制外国商人
来华贸易。
③闭关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海禁”与“闭关锁国”
材料二: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著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指郑成功等抗清势力) 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
——《清世祖实录》卷102
材料一: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卷139
倭寇的侵扰
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把马嘎尔尼赠送的地球仪、望远镜、铜炮、火枪、西洋船模型等礼物,当作“贡品”、“玩好”收藏。
1793年,英国人马嘎尔尼访华,乾隆帝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马嘎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提出了条件:将来中国派使者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人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
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物产丰富,不需外夷货物.
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和倭寇的侵扰
思想原因: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物产丰富,不需外夷货物.
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2)原因
(3)目的
防范人民反抗,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防范西方殖民主义入侵,维护封建统治。
(4)明清时期实施海禁政策的具体措施
著名历史学家 戴逸
从表面上看,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似乎也限制了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活动,具有一点自卫作用,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落后的、消极的政策,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只能阻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发展,使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是一种慢性自杀政策。
------《闭关政策的历史教训》
思考:
“海禁”给中国带来什么?
(5)影响
①从暂时、局部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也抵制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暂时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②从长远、全局来看: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当我们在“海禁”时候,世界正悄然变化着……
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津津乐道于“康乾盛世”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夕阳与曙光
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历史警钟 永远长鸣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
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
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以上材料反映我国在经济领域出现什么新现象?说明你的 理由。
1、产生原因:
2、时间地点:
3、产生标志:
4、发展表现:
5、影 响:
二、资本主义萌芽
自主梳理
经济进步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明朝中后期
丝织业
江南
产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的生产(实质是雇佣关系产生)
清代已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门和地区比明朝增多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它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代表着社会的进步。
国家
政策
劳动力
国际
市场
国内
市场
资金
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缺乏国内市场。
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
“重农抑商” 、“海禁” 、“闭关锁国”
技术
文化专制,缺乏实用性人才
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
趋势 :夭折中断
封建制度如何阻碍发展?
①根本原因:
②具体原因:
6、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原因: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
a.生产资金不足。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收入吸引地主和
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田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b.国内市场狭小。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农民的极渡贫困,使
得人们无力购买商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
c.国外市场缺乏。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阻碍了海外
市场的开拓。
d.自由劳动力不足。小农经济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e.国家政策不力。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和工商业的发展
f.科学技术落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自然科技不能与生产
方式直接挂钩
①地区性和不平衡性非常突出。
②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往往夭折、中断。
③发展缓慢。
7、特点:
8、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
①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兴事物,代表了中国进步的总趋势
③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束缚,发展缓慢
④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稀疏且微弱---地区性和不平衡性
⑤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在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汪洋大海里,没有养分,没有阳光,只能长成萌芽,始终是萌芽。”
从古代经济政策与时代发展的关系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重农
重商
开放
与时俱进
······
经济政策要兼顾各方利益;
经济政策要与时俱进;
经济政策要注意农、工、商的协调发展;
要坚持对外开放;
……
1、(2011·上海单科·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
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
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
活动是( )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2、(2010·浙江文综1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
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
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
……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
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C
C
3、(2010·四川文综16)“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4、(2007·山东文综15)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看京剧演出
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D
A
5、(2007·上海历史B组6)右侧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
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
(1)很多漂亮的、上乘的男女服饰
(2)一面橄榄绿色的丝绸的中国旗
(3)一个彩色瓷制的中式现象台
(4)一个六边形的中国灯笼
………
(51)一张竹制的女士用床
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
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
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6、(2007·重庆文综14)下列关于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表述
正确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酿酒
B.唐朝前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C. 明代引进原产于美洲的高产农作物
D.清政府鼓励扩大手工业生产规模
C
C
课堂感悟:
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它们在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之一。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也已加入世贸组织,这要求我们必须面向世界,与时俱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在精神上实现现代化,观念意识的解放是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关键;必须不断反省自身的不足,勇于学习先进国家的长处,才能于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祝同学们新年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