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总复习

免费下载《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复习》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复习》PPT课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5)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马关条约》签订
《辛丑条约》签订
清政府与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1946年,蒋介石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将全境中国开放给美国
上海APEC会议
温家宝访问欧洲五国及欧盟总部
江泽民、胡锦涛与布什会晤
材料一 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 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一百五十多万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有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 问题探究: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其要点:
① 旧中国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历史
② 新中国必须彻底与旧外交决裂
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争取主动,要有独立精神,要有信心。所以,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我们一概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6年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与旧外交决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二.“站稳”脚跟(第一次建交高潮)
三.始有所为(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四.从容入“舞”(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一.与旧外交决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背景:
国际形势: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国家性质:
国家利益:
捍卫主权、打破封锁
巩固政权、保卫和平
国家独立,向社会主义过渡
2.外交总原则: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基本外交方针:
1.“另起炉灶”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一边倒”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民地的地位,在国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奠定了
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
基础
坚定地站在社会
主义阵营一边
使新中国不致孤立
内 容
含 义
意 义
合作探究
①中国当时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而不走“中间路线”?
②既要“独立自主”又“一边倒”岂不矛盾?
“一边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为当时两大阵营对峙,美国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而苏联则对中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援助;实行“一边倒”可以壮大社会主义阵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盲目 地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
二.“站稳”脚跟(第一次建交高潮)
1.中苏友好关系的建立
2.第一次建交高潮
1950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意义: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
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访问苏联期间的毛泽东
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匈牙利
朝鲜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蒙古
民主德国
阿尔巴尼亚
越南
印度
建国第一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瑞典
丹麦
缅甸
瑞士
芬兰
特点:17个国家均为人民民主国家
充分体现“一边倒”外交原则发挥的作用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内容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深远
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目的
三.始有所为(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过程
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954年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再次提出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周恩来总理会晤缅甸总理吴努
1.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
目的:
中国作用:
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日内瓦公约
意义: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四.从容入“舞”(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背景:
朝鲜停战,美继续盘踞台湾海峡,企图在印度支那地区威胁中国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特点:
1954年4月至7月,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
2.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
背景:
内容:
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特点: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意义:
①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②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有更多的亚非国家同中国建交
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①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宗教信仰、
生活习惯等


②共同的任务: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
③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威胁。面对这种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和封锁,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则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探究:
两个“新”中国政府执行的外交政策迥然不同,为什么?给你什么启示?
原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屈辱外交,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中国仍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行独立外交,因为国家已经独立,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启示: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独立的国家主权,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反馈延伸
确定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与苏等17国建交
提出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
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