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总复习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ppt课件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ppt课件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ppt课件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ppt课件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ppt课件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ppt课件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准备:召开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届全体会议,讨
论筹建新中国事宜。
(2)成立: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
(3)意义
①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②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背景
①_____________的胜利发展。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各_________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
人民解放战争
民主党派
(2)标志: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
①内容: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_________的性质。
②作用:代行_________________职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了准备。
③职能转变:作为统一战线组织,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主要职能转变为_________和民主监督。
(3)发展到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_____
_______________”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临时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政治协商
长期
共存,互相监督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背景
①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提供了法律依据。
②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2)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_________
___________》。
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原则、性质
①内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_________________,选举产生了国家领导人。
②原则:人民民主和_________原则。
③性质:新中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的宪法。
(4)意义: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类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原因
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法律依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___________正式确认其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3)表现:各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县(旗)的建立。
(4)意义
①满足了_________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
②保证了_________和民族团结。
1954年宪法
祖国统一
少数民族
问题1:刘少奇认为《共同纲领》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怎样理解这句话?
提示:因为共同纲领在当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1)从机构上看,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性质。
(2)从内容上看,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治体制,确立的各项原则为随后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奠定了基础。
问题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否等同于人民代表大会?
提示:不是。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但不能说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包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问题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让各少数民族实现“民族自治”吗?
提示:不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利,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律制度建设
(1)措施
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___________________”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对包括刘少奇冤假错案在内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____
_______________》。
(2)成就:形成了以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
2.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制度建设
(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完善了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年,通过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华人民共和
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问题:邓小平说:“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要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如何理解?
提示: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二者密不可分。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法制化的统一。
三、“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背景
①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_____的敌对状态。
②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_________统一祖国的方针。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隔绝
和平方式
(3)含义:“一国”是指_______________;“两制”是指大陆实行_________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①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提出用“一个
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香港主权问题。
②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③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_____________。
(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
主权。
恢复行使主权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20世纪80年代,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①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_____,实现真正停火。
②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_________________。
③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金门
通邮、通航、通商
(2)20世纪90年代,两岸关系的新突破
①1990年,台湾成立_______________。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②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_____原则”的重要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海峡交流基金会
一个中国
(3)2000年以来,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①2005年,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_____率领的“和平之旅”访问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②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连战
问题1: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是否相同?
提示:二者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有本质区别。
(1)港澳问题是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结果,其本质涉及国家领土和主权问题。
(2)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结果,台湾和祖国大陆领土主权没有分离,本质上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问题应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问题2:“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异同
提示:(1)同: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2)异:①设立的区域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港、澳、台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②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③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坚持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④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设立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的政治制度。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历经坎坷和曲折,“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经过拨乱反正、依法治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时期。
●“一国两制”的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主题1 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材料一 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
载《毛泽东选集》第4卷
探究1:依据材料回答新中国的性质是什么。中国各阶级在政权中的地位如何?
提示:(1)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2)地位: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专政对象: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
材料二 中国民主建国会代表黄炎培,在发言中形象地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比作一座新大厦,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比作大厦的柱子,把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统一战线比作大厦的钢筋水泥,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比作大厦的理论基础。他高兴地说:“这所新的大厦有多大?有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千米,中间住着多少人?有4.75亿人,连我在内。”他的发言引来阵阵笑声和掌声。
探究2:请问:你认为黄炎培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首先表达了黄炎培先生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把共产党、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比作大厦的柱子,表明民主党派对建设新中国的责任心以及对共产党团结信任的信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比作大厦的基础,表明民主党派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定信仰。
探究3:“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 请依据新时期法制建设的成就加以说明。
提示: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使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互动探究】
材料 在阶级斗争存在的条件下,在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存在的条件下,不可能设想国家的专政职能的消亡,不可能设想常备军、公安机关、法庭、监狱等的消亡。它们的存在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化并不矛盾,它们的正确有效工作不是妨碍而是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化。事实上,没有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就不可能保卫从而也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
有人认为,现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以放弃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请结合当今国内、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1)现阶段,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加强。
(2)理由:只有对敌人实行强有力的专政,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当前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大量存在。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大力强化人民民主专政职能,发挥人民民主专政作用,以确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不同
1.历史条件不同
前者颁布时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后者颁布时新生的人民政权已经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2.性质不同
前者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后者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经济建设方针不同
前者是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后者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计划经济体制。
【备选要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五大特点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既不是脱离祖国大家庭的“独立自治”,也不是半独立状态的“自治邦”。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我国的一级地方政府。
2.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自治。自治权利是中央统一领导,根据宪法和法律,遵循党的方针政策的“民族主权”。一切民族自治地区都必须遵循宪法所规定的总原则,坚决、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依照宪法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3.是以少数民族聚居为基础实行的区域自治,而不是脱离一定地域的所谓“民族自治”。
4.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单纯以人口比例为依据。人口较多的民族可以自治,人口较少的民族也可以自治,而不是只有一个少数民族占多数的地方才能实行自治。
5.搞好民族区域自治,不仅要处理好上下关系,也必须适当处理自治地区内部的民族关系;既要适当处理少数民族同汉族的关系,又要适当处理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和繁荣。
主题2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材料一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 我们是讲信用的……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
探究1:结合材料归纳香港问题成功解决的因素。
提示:(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3)中英双方共同努力。
(4)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5)香港渴望回归。
材料二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探究2: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分析
《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主要目的。
提示:基本立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坚决反对“台独”。主要目的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2.1981年9月,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系统阐明对台的基本方针政策。
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统一祖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4.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其宗旨是: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备选要点】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利弊因素
1.有利因素
(1)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保证。
(2)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尤其是国民党、亲民党等访问大陆,使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逐渐增多。
(4)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5)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2.不利因素
(1)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渐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
(2)日本、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不希望中国统一,仍千方百计插手中国内政,支持台湾当局的“反共拒和”政策,是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障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高频点1 现代中国的民主建设成就
1.(2011·江苏单科·T9)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这许多一望而知……”反映了代表们平等享受政治权利,也从侧面表明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故①④符合题意;“穿制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表明人民代表的广泛性,故②符合题意,正确。人民代表制是深刻的制度变革,与以前的政治制度不存在继承关系,故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2.(2010·江苏单科·T12)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解析】选B。题干信息充分说明了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由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组成。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是通过第一次政协会议选举形成的,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才召开,所以A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毛泽东在1956年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的,因此C也排除。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与题干无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就是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包括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功能,由此判断B正确。
3.(2010·北京文综·T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
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
是( )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自治区于1947年建立;西藏自治区于1965年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1955年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于1958年10月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于1958年3月建立,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高频点2 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
1.(2012·江苏单科·T10)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解析】选B。“一国两制”构想还没有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故A可以排除。“一个中国”的共识在1992年达成,不符合题干时间要求,可以排除C。港澳回归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也不符合时间要求,可以排除D。题干中部分台湾同胞的做法,旨在推动台湾当局开放到大陆探亲的限制。
2.(2012·天津文综·T6)“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等信息判断是指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而且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的殖民主义统治结束,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强大。
3.(2010·海南单科·T23)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解析】选A。题干为我们提供的是“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时的传单,阅读可知,其中的“返乡”即返回大陆,故A符合题意。“九二共识”的达成是在1992年,“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海峡两岸直接实现“三通”是在2008年,故B、C、D与材料所提供的“1987年”不符,可排除。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1.(2013·徐州模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政治制度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都反映“人民民主”,D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确立的外交政策,不属于政治制度。
2.(2012·泰州模拟)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政协发展历史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49年9月新政协最早出现,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说明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亲密友党,各民主党派可以参政议政,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故应该排除A、B、C,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
3.(2013·扬州模拟)近现代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注意研究国情,依据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决策,但也出现过重大失误。请判断属于重大失误的一项是( )
A.与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
B.社会主义改造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发动“文化大革命”
【解析】选D。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依据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决策”时出现的失误,A、B不属于失误,C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对建设速度问题上的失误,只有D误判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