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总复习

免费下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PPT课件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
课标要求: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新中国的成立(条件、时间、标志、意义)
2、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三大根本政治制度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
2、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中国现代史线索(1949——)
1949—1956:过渡时期
1956—196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1966—1976:文革十年
1976—1978:两年徘徊
1978后:改革开放新时期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新中国成立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
1、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1)中国人民经一百多年英勇斗争,推翻了帝、官、封统治,结束了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
(2)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3)标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中国从此走上
独立、统一道路,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新时期。
2、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大家好,我是王小Y,每年的三月份我都会在这里追着代表和委员采访,你们知道我在忙什么吗?
小Y跑两会 我的招牌
两会?
开心词典 有奖问答
1、我们通常所说的两会是指___________

和—————————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是每年的——月,在——召开。
两会都是——年一届。
2、新中国建立后,第一届政协召开的时间
是——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的时间是——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
3
北京
5
1949
1954




1、新中国建立初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恢复国民经济和建设民主政治
2、我们今天考察大家对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了解,你能完成下列空格吗?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的政党制度
——基本的民族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新中国建立初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恢复国民经济和建设民主政治
2、我们今天考察大家对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了解,你能完成下列空格吗?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的政党制度
——基本的民族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初步建立:
1949.9 北平
时间、地点:
与会代表:
内容
具有广泛性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通过《共同纲领》
确立首都、国旗、国歌和纪年法
作用:
代行 职权,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准备
背景:
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为什么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全国人大
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筹建新中国被提上议事日程



关: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
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3、发展到新阶段:
2、正式确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政协职能转变)
1982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
4、完善:
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性质:
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
1、初步建立: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历史证明在两半社会的中国,民主党派(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行不通。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失败,中共领导取得民族解放的胜利。
(2)历史上民主党派为创建新中国也做出了努力,并且和民主党派搞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也有利于中共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建设。
拓展延伸
中国
共产党
无党派
人士
各民主
党派(11个)
人民
团体
各民族
海外
华侨
各地区
人民
解放军
代表的广泛性
主席
副主席
毛泽东
朱 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 澜
高 岗
(民主人士)
(民主人士)
(民主人士)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国旗
五星红旗
代国歌
国都
纪年方法
《义勇军进行曲》
改北平为北京,定都北京
公元纪年
确定国旗、国歌、国都、纪年方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确立的标志: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2 内容:
①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建立了新一届的国家机构
3 意义:



关: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1、条件:
1、条件: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
(2)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3)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
(4)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经验积累。
①内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影响:这就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
③原则: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④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拓展探究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公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
全国人民
资产阶级
民主集中制
分权与制衡
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
1、含义:
3、建立与发展
(1)建立:
1954年宪法规定
(2)成为基本政治制度: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目的:
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
共同繁荣
五大省级自治区: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西藏
4、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关: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白 族
朝鲜族
满 族
黎 族
藏 族
回 族
蒙古族
高山族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宁夏回族
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
1965年西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根本的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则
基本的政党制度
基本的民族制度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开始于
A、1949年秋 B、1954年秋 C、1956年底 D、1978年秋
(2)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的政协,其主要职能是

(3)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为了
A、发展统一战线 B、取得民主党派的拥护
C、改造民主党派 D、更好地扩大民主,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
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D
智力升级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 发展
曲折
真理有时可能变得暗淡,但它永远不会熄灭。
——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
“文化大革命”对
民主法制的践踏
曲折
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民主与法制的完善
“文革” 发生原因
“文革”践踏民主法制表现
平凡冤假错案
法律制度逐步健全
民主制度建设与完善
知识结构
“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
“文革”践踏民主法制表现:
1、对公民人权肆意践踏——基本自由;权利
2、对法律制度严重破坏——党政机关瘫痪,法
律名存实亡,社会大动乱;政治体制重大倒退
3、对民主制度破坏——人大、政商遭摧残
左倾错误,阶级斗争为纲(根本原因);毛泽东对形势错误判断(直接原因);林彪、江青等利用、推波助澜;个人崇拜;长期封建传统根深蒂固……
“文革”发生原因:

“文革”经验教训: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
坚持民主集中制。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种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实际却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潮。
民主制度重建与完善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完善人大制度
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82十六字方针
完善民族区域制度
——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伟大转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法制方针
首要环节:平反冤假错案
法制健全进程:1979全面立法——1982修订
宪法——1999依法治国
意义: 形成法律体系;法治化新时期;为
民主法制化奠基
知识链接
“法制”与“法治”的差异:

“法制”:一般包括立法、执法、守法三方面,
并认为法律制度与法律秩序关系极为密切,法律
秩序是在严格遵守法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
秩序,须以实行法律制度为前提,而法律秩序的
建立则是实行法律制度的重要体现。
“法治”:指按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
即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强
调法律与所在社会的互动、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1、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A
2、下列法律文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选举法》 B《宪法》
C《刑法》 D《民事诉讼法》
B
勇士闯关四
伟大的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法制建设方针
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也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村民自治的 内容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核心
重难点一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史料探究】
1.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探究】依据材料指出新中国的性质,分析中国各阶级在政权中的地位。
提示:(1)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2)地位: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国民党反动派是专政对象。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就在这里,同国外一党制和多党制的根本区别也在这里。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探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提示:(1)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
(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我国多党合作的实质是团结合作,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
(3)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探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提示:(1)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
(2)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广泛的代表性。
【史论总结】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
1.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2.特点:
(1)根本特点是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
三 祖国统一大业
台湾

1898《拓展香港界址专条》
1860年《北京条约》
1842年《南京条约》
1553年,海盗商人请求上岸晒货物,暂居;
1557年,开始长期居住;
1887年清政府被迫承认葡萄牙对澳门的占领。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背景:海峡两岸的长期分裂,使祖国统一的要求十分迫切。
2、提出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从武力解决到和平统一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3、内涵:
对台湾:
比港、澳更宽松,可保留军队
一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前提和核心
两制
大陆
社会主义制度
主体
港澳台
资本主义制度
补充
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1982年中英首次谈判
1984年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英:主权换治权
中:主权没商量
1997年7月1日年香港顺利回归
4、实践
请结合下列两则材料,分析说明中国成功收回香港、澳门主权的原因有哪些?
①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
②“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撒切尔夫人的回忆录
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英双方共同努力
根本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关键因素: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群众基础:港澳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其他因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港澳回归有何历史意义?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1)对港澳:
(2)对大陆:
(3)对世界:
开创新纪元
迈出重要一步
提供典范
(4)
对台湾: 启示作用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统治台湾足足50年。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
暂时去台湾躲躲,等养好兵马卷土重来,反攻大陆。
1949年国民党从大陆全面溃退,撤到台湾,在美国反华势力的支持下,继续维持着—个所谓“代表全中国”的反共政治架构。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
现代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共两党内战的结果,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而港澳问题则是国家主权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
结合港澳问题的由来,请问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台湾,你往哪里去?

回归?
两岸人民反台独斗争
2005年3月14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的第八项议程是表决《反分裂国家法(草案)》。经代表表决,《反分裂国家法》以赞成2896票、弃权2票的结果,高票获得通过。
05年胡锦涛总书记的“四个决不”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走近台湾
2005年4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举行了举世瞩目的“胡连盛会”。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胡连晤面,世纪牵手
2005年5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的亲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这是胡锦涛同宋楚瑜亲切握手。
4、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5、2003.9.28陈水扁在民进党十七周年党庆晚会上第一次亮出“台独”时间表,声称要在二00四年“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于二00七年实施“新宪法”。
1、1990年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2、1994年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
3、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
台独势力的猖獗
大陆停止了炮击金门,倡议两岸直接实行“三通”,
实现了30年来的真正停火。
台湾当局迫于形势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
长期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两岸授权海协会和海基会进行广泛接触和对话
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此即“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
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
阅读课文,简述改革开放以后,海峡两岸为了统一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4、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隔绝
暖风
寒流
契机
新课程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第22课
(1949—1979)
(80至
90年代)
(90年代)
(2005年)
有利因素:
强大的祖国;
正确的方针;
共同的信念;
交流的加强;
国际的公认。
不利因素:
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
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猖獗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阻力又是什么?
谈谈你对台湾问题前景的看法?
两岸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思考
中央政府的对台方针:主张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史论总结】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特点
1.“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是“一国两制”的基础。
2.“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5.长期不变。实行“一国两制”政策具有稳定性。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异同点
【本课小结】
2、下列关于香港回归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B、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C、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D、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根本前提是
A、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英国的国力衰落,国际地位下降
C、邓小平强有力的谈判措施
D、 “一国两制”正确方针
A
C
A
勇士闯关五
精美笔记本一份
3、台湾问题与香港和澳门问题不同,它属于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殖民历史遗留问题
C、国际争端
D、党派之争
A
4、中国政府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问题
D
话梅一包
4、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正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在
A1949年; B1954年;
C1958年;D1982年
5、我国最早的民族自治区是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青海自治区
B
B
6、下列对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提出的
②目的是更好地扩大民主,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③根据这一方针,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④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A
恭喜大家顺利通过今天的开心词典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