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复习》课件ppt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第四单元
古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中国近代史知识体系构建
(1840—1949年)
一个形态
两个时期
两对矛盾
两大任务
四条线索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鸦片战争爆发——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清朝后期(1840—1911年)→ 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7)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1927—1949)
A、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A、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民主革命——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A、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侵华史(必修Ⅰ四单元)
B、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必修Ⅰ四单元)
C、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必修 Ⅲ五单元)
D、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必修 Ⅱ三单元)
两条主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求民主斗争
五次侵略战争: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日本的大规模侵华。
六次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本单元知识体系构建
表2中国人民各阶层探索救国强国道路
考点一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到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历史特征:
1、从个别国家侵略到列强争相侵略
2、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3、从局部宰割到扶植代理人控制中国内政外交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加深
一、基本考点:
西方列强五次侵华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
分析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
列强的五次侵略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1、直接原因:
林则徐虎门销烟
2、根本原因:
英国试图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
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3、经过:
1840年
1841年
1842年
(爆 发)
(扩大)
(结束)
4、结果:
清政府战败,屈辱求和。签订《南京条约》及
其附件。
5、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1、 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对中国人民掠夺,更开创了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
不仅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使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华的基地
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势力的侵入
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提供了便利条件
摘自《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
战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主权。
(国家的政治地位角度)
半封建是即保存了封建制度,又有资本主义的
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角度)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已经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为什么英法还要发动战争呢?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过程事什么?签订了哪些条约?
1)西方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原因
——根本原因
2)英联络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但遭到清政府拒绝
——直接原因
天津
北京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1、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1856年 英军炮轰广州城(爆发)
1857年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1858年 攻陷大沽,进逼天津,签定《天津条约》
2、第二阶段
(1859年—1860年)
广州
定海
1860年 占领津、京,火烧圆明园,签定《北京条约》
观察右图,并结合史实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及影响。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琼州
汕头
台湾
淡水
九江
汉口
南京
镇江
烟台
营口
天津
北京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政治:1)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
经济: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的冲击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三、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实行对外扩张,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经过:
挑起战端:丰岛海面偷袭清军。
陆战:平壤战役、辽东半岛、旅顺大屠杀。
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3、《马关条约》及其影响:
《马关条约》
(1895年)
内
容
1.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影
响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大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政治、财政 和外交
3.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4.大开资本输出的方便之门,严重阻碍了中
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4、甲午战争的影响
(1)、中华民族陷入极其严重的危机
(2)、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
清政府:
维新派:
革命派:
农民阶级:
进行军事改革(新军)
戊戌变法
决心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义和团运动
四、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1、原因:
直接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
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2、结果:
《辛丑条约》的签订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便利了列强长期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影响:清政府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三条最能体现。
小结: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鸦片战争战败和《南京条约》及附件的签订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最终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认识:近代中国人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主权的斗争,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五、日军的大规模侵华
2、日本制造的一系列侵华事变: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2年 一二八事变
1932年 日本建立伪满洲国
1935年 华北事变
3、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1937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1、日本侵华原因:
1)从根本上讲: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特征所决定的,是摆脱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困境的对策;
2)从现实的角度看:新一轮经济危机加速了其侵略的步伐;(1929-1933年直接原因)
3)从有利条件来说:当时中国的局势和国际社会的绥靖之风又为其创造了有利条件。
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2、潘家峪惨案
3、东北细菌战
4、对敌后根据地的“三光政策”
5)中国劳工问题(1931-1945年、2000多万人)
6)慰安妇问题
二、拓展延伸:
1、比较战前中国和英国状况,从中我们可得出哪些认识?
2、西方商品为何不能很快占领中国市场?
5、列强侵华格局的演变,侵华特点及原因
4、前四次战争中国失败原因及教训:
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6、结合中国抗日战争的有关史实,说明国民党正面战场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和相互联系。
7、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启示
1、比较战前中国和英国状况,从中我们可得出哪些认识?
腐朽的封建
专制统治
确立了资本
主义制度
完成了工业
革命
自然经济占
统治地位
财政困难
船坚炮利
---强大
军备废驰
---落后
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
从中我们可得出哪些认识?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从中英双方分析)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
中国:封建制度腐朽和中国落后
马克思:妨碍对华出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因素,是那个依靠小农业与家庭工业相结合而存在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
马克思:中国人不能同时既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
英国输华的商品中,有许多西方人的日常用品,如刀叉、睡帽、钢琴……
自然经济的抵制
购买力低下
输华产品不合中国人习惯
2、西方商品为何不能很快占领中国市场?
根本原因
和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战争性质
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侵略国家
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
侵略时间
两年→四年
侵略区域
长江以南沿海→深入到内地
危害
和
影响
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11个),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继 续
扩 大
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4、前四次战争中国失败原因及教训:
①客观原因:政治腐败;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落后。
②主观原因: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③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没落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资本主义。
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实行对外开放。
5、列强侵华格局的演变,侵华特点、原因及危害
(1)格局演变
①19世纪初期清朝渐趋衰落,世界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时期。居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首位的英国在鸦片战争中率先侵入中国,并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保持侵略优势。俄、法、美、日、德也相继侵入,它们一面勾结加深对华侵略,一面互相争夺侵略利益。
②从甲午中日战争起,列强开始瓜分中国,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梦想被中国人民粉碎。但它们却驯服了清政府,使之成为其侵略中国的工具。这样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格局。
③一战期间,日本出兵中国山东,并攫取德国在山东的一切侵略利益,势力迅速上升,已与英国相匹敌,几乎打破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格局。在美国操纵下,华盛顿会议日本被迫妥协,中国又恢复到被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
(2)侵华特点:
(3)原因:①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质,工业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积极扩大对华侵略。
②垄断资产阶级要求把剩余资本输往海外,企图控制瓜分中国。
③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势必导致它们争夺中国的斗争渐趋激烈。
军事上:由各自为战变为联合行动
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政治上:由战争侵略到政治瓜分再到“以华治华”
(4)列强侵华的危害:
政治上: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和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
经济上: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通过种种手段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文化上: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
整体而言: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中国国门洞开,一个原本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认识:列强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
(5)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政府官兵的英勇反抗
人民大众的反抗运动
左宗棠收复新疆
黄海海战
三元里抗英
思考:上述斗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义和团运动
①都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
②都表现了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③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最终都没有彻底胜利。
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共同特点
结论
本单元知识体系构建
表1列强五次大规模侵华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6、结合中国抗日战争的有关史实,说明国民党正面战场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和相互联系。
主要区别:
(1)抗战路线不同。前者推行了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了动员和依靠全民族抗战的全面抗战路线。
(2)作战方式不同。前者主要是以阵地战为主的防御战,后者主要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3)战略地位不同。前者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日主战场,后者在战略相持阶段逐渐上升为抗日主战场。
相互联系:
(1)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上是国共在军事上的共同抗日的合作表现。
(2)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敌后战场的开辟,又为正面战场抗战牵制了日军。
(3)在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客观上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反“扫荡”;敌后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到底。
(4)国共虽有摩擦,但两个战场相互配合,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2)中共及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3)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和配合。
(5)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1)第一次反帝斗争完全胜利;
(2)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心,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军事基础)
(3)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7、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启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1)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3)人民战争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4)强大的国防是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可靠保证
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三、连线高考:
1.(2008年海南高考)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捐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B
1、(2008广东汕头一中11月)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时英国人可以轻易地雇到中国劳工为侵华战争工作;但到1884年中法战争时,香港的苦力却拒绝帮法国人船只装货。下列哪一项最能解释这种现象 ( )A.1860年中国劳工为英军工作,印证“工人无祖国”的说法B.1884年中国劳工生活已大为改善,无须再替外人卖命C.西方列强一连串侵略中国的行径,激发中国劳工的民族情感D.中法战争波及香港,影响生计,故当地劳工不愿为敌效力
2、(2007山东滕州11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看法时,引用了台湾诗人邱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以下说法正确是( )①邱逢甲这首诗创作于1896年 ②温总理借这首诗表达了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政治立场 ③这首诗表达了台湾人民对《辛丑条约》割让台湾的悲愤心情 ④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2008清新一中)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 )A.左宝贵的部队 B.义和团C.丁汝昌的部队 D.刘永福或徐骧的部队
4、(2007青岛11月高三期中考)慈禧曾说:“我本来是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的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阻拦他们,始终总没教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 )
A.洋务派 B.顽固派 C.太平军 D.义和团
5、(2007山东滕州11月)1898年,义和团运动得到了一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这主要是因为它( )
A.由反洋教斗争发展而来 B.以打击西方侵略者为主
C.势力迅速遍及京津地区 D.顽强抗击八国联军入侵
6、(徐州市0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涉及抗日的不包括( )
A.太平天国运动 B.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7、(2008胜利一中期中)“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8、(08届盐城高三联考)促使近代西方列强认识到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的胜利
9、(2007汕头高一)19世纪末的民谣“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掉电线杆,扒了火车道。杀尽东洋兵,再跟大清闹”,不能说明这一时期劳动人民的斗争 ( )A.体现出朴素的反帝精神 B.完全认清了封建政府的反动本质 C.具有盲目排外的特点 D.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10、(08苏北四校联考)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有关南京的叙述正确的有① 太平天国在此建都 ② 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③ 1912年中华民国在此定都 ④南京的解放,标志着蒋家王朝的灭亡( )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及时训练:
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鸦片战争前夕形
势的是(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B、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C、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入超
D、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在激增
2.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损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军队的战斗力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C
D
3、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B、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
C、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四伏
D、英国要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4.《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
A.假做公允用来欺骗舆论
B.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是被迫对中国作出的让步
D.维护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关的权威
D
B
5、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清政府的屈服求和
B、军事指挥的失误
C、战争准备不充分
D、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
6.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 )
A.都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地区的进攻
B.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C.侵略者的目的都是要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D.外国侵略者都是以武力挫败中国政府的抵抗
D
C
7.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雨果信中的“文明人”指(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8.《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共同之处有 ( )
①清政府向侵略者赔款
②清政府被迫开辟通商口岸或商埠
③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④割地给西方侵略者
A.①② B.②③ C. ①②④ D.①③④
C
A
9.以下条款中属于《北京条约》内容的是
①开放天津为商埠
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传教
④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白银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0、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在位的皇帝是:
A.嘉庆 B.道光 C.咸丰 D.同治帝
11、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于:
A 1856年 B 1858年 C 1860年 D 1864年
A
C
C
12、清朝时期,某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了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都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
请回答:这件事最早发生在哪一年以后?这个商人指的是哪一个条约( )
①1842年②1844年③1856年④1858年
⑤《南京条约》 ⑥《望厦条约》
⑦《天津条约》 ⑧《瑷珲条约》
A.①⑤ B.②⑥ C.④⑦ D.③⑧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