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免费下载地理必修2教研课《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PPT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地理必修2教研课《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PPT免费下载地理必修2教研课《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PPT免费下载地理必修2教研课《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PPT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第二节
活动:
思考第100页活动题,结合教材归纳分析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1)庞大的人口压力
人口数量众多,每年新增人口多,资源需求量大导致资源短缺,废弃物排放量多导致环境问题
人口素质较低,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环境意识淡薄,出现环境问题
(2)资源短缺
小结:庞大的人口压力,实际上也是我国资源短缺和环境危机的根源
中国自然资源特点:种类多、总量大、类型全
我国主要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排名及人均占有量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
我国人均森林占有面积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
我国人均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88吨,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2%
我国人均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1.8吨,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7%
我国人均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为1715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1)庞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一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使我国的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高投入:资源生产率低
高消耗: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2000年)
中国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高消耗:主要耗能行业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
高消耗:单位面积建筑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容量。
有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安全的饮用水。
有1/5城市人口居住在空气严重污染的环境中。
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
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
高排放
低效率:主要能耗设备效率低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足6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
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只有0.4,仅为世界先进水平的1/2左右
多数城市供水管网跑冒滴漏损失率达20%以上
低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低效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
浪费大
产品过度
包装

大排量汽车
大面积、高标准住房
……
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资源浪费严重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1)庞大的人口压力
人口数量众多,资源需求量大,废弃物排放量多导致环境问题
人口素质较低,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环境意识淡薄,出现环境问题
(2)资源短缺
中国资源特点:种类多,数量大,类型全
庞大的人口数量,人均占有量少;经济发展迅速,资源需求量大;生产技术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注意:资源短缺的主要体现是人均占有量少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1)庞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导致环境危机
中国环境危机加重的表现?
小结:为解决中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例一: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长期存在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问题
C.庞大的人口数量
D.不利的外部环境
C
二、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宏观指导)
通过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三方面的压力来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因此,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有哪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由粗放型经济发展过渡到集约型经济发展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趋势
★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有更大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
P100活动
★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
二.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
三.根据中国国情和经济承受能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P100活动
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大多数地区环境脆弱,如果将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有可能等不到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已变得无法让人们继续生存下去;或者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问题的治理已不是经济实力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我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经济发展实行循环经济
以环境无害化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
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
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
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单向流动
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小结:循环经济能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
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经济发展实行循环经济
(2)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
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
循环经济
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
产品生产周期全过程控制
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
比较稳定
产污量影响处理效果
明显减少
间接可推动减少
减少
减少
增加
无显著变化
减少
增加
增加
无显著变化
降低
增加(治理污染费用)
增加
减少(用于治理污染)
减少
随排放标准严格,费用增加

有可能
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清洁生产好处
清洁生产前后对环境影响对比
清洁生产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因为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国际贸易中涉及对产品环保质量要求的规定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严.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构筑了绿色 的贸易壁垒.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终将被排斥在国际市场之外。
清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因为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一生产制造一消费使用一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但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相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清洁生产过程中也会有废弃物产生,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较少。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经济发展实行循环经济
(2)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清洁生产
(3)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用生态学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它既不同于那种系统目标单一、生产技术落后、投入产出低的自然经济型传统农业;也不同于那种通过大量投入化肥、农药和动力,不顾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而一味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的商品化现代常规农业(美国的石油农业)。
农业资源得以再生
综合效益突出
实现良性循环
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
补充材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据联合国统计,2002年我国约有包括农产品在内的价值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因绿色壁垒受阻。” 9月7日,对中国数以万计的菜农和对日出口企业是一个黑色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日本开始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修正案。根据该法案的有关规定,如果发现有残留农药超标问题,可以预先禁止该食品的进口,这意味着中国对日出口蔬菜在前一阶段屡屡受阻之后,面临着一个更为严格的贸易壁垒。
——生态农业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做为学生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落实可
持续发展原则幻灯片 7
公众参与
P104活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不仅包括公众积极参加有关的行动和项目,更重要的是人们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
P104活动
图6.16中所列举的个人行为对建设可持续的社会是有意义的。例如,拾粪回田既可减少污染,又增加了有机肥;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可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骑车工作和购物也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可节约资源,减少“白色污染”;采用节水措施可以节约水资源。
P104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行动:
①积极参加植树活动;②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生活用品;③节约能源;④节省使用自然资源;⑤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饮食习惯;⑥尽量利用公共交通,短途旅行尽可能骑自行车或以步当车;⑦在居室、庭院中种植多叶植物;⑧爱护每一块绿地;⑨动员周围的人为环保尽心尽力;⑩亲近大自然,和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和谐相处;⑩关心并积极参与科技事业,使之成为改善状况的动力;⑩从事每项活动前,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预防措施。
(1)以甲地为代表的/////所示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丙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 ,这个地区的大城市由于大气污染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形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 ,当地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是________。 (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这一地区的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 (4)图中1-8各城市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________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图中A-F各城市,由于能源结构以________为主,冬季采暖季长,又以_____工业最为集中,所以环境污染以________ 最为突出。 (6)从以上事例,可以总结得出,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明显的________ 性特征,这主要是由于各地区的社会经济不同,以及________条件的差异所致。
荒漠化
盆地
酸雨
湿润多雨
以燃煤为主
不合理耕作,过度砍伐树木
水土流失
水资源缺乏
河流水量及地下水量小; 冬季降水少,春季多风,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燃煤

大气污染
地域
自然环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淮河流域自古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可现在却成为水旱灾害多发的地区。当地一曲民谣唱出了淮河的沧桑:“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
材料二 我国每年耕地表土净流失量高达262平方千米。而且荒漠化面积仍以较快速度扩展。2001年春季,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发生多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导致北京空气污染严重,迫使机场、公路交通无法正常运行,影响正常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早在1991年北京就被内罗毕国际会议列为“沙漠化边缘城市”。
材料三 随着我国北方人口的剧增,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埋深已经低于植物根系分布的深度,结果造成植物枯死,土地失去植被保护,极易起沙扬尘。
(1)现在,我国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和——两个方面。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在——和——活动中发生的。
(3)近些年来,北京经常遭受沙尘暴的影响,原因之一就是位于强劲的——风的下风向。
答案:(1)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2)生产 生活 (3)西北(季)
(4)我国北京的沙尘暴可以治理和预防,下列措施有助于沙尘暴治理的是( )
①在大面积露天采矿的弃土上种草 ②建设“三北”防护林 ③增加海洋水汽到达陆地的数量 ④采取人工措施,大面积加快高山冰川融化
⑤禁止山区毁林开荒、草原毁草开荒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答案: (4)D
(5)近年来,我国近海多次发生赤潮,其主要原因是( )
A.洋流改变了热量平衡
B.厄尔尼诺引起了气候异常
C.人类活动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导致海水富营养化
D.鱼类减少使海洋空间增加,引起藻类过度生长
答案: (5)C
清洁生产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类对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取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一种模式。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