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生物必修2教研课《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化学成分分析
1、生物在传种接代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是如何变化的?
以人为例: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1、20世纪20年代
多数科学家认为 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20世纪30年代
对DNA的认识
(1)生物大分子:由许多 聚合而成。
(2)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
a、化学组成: 、 和 三部分。
b、种类:4种,差别在于 的不同。
蛋白质
脱氧核苷酸
磷酸
碱基
脱氧核糖
碱基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工具。学生应该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建构的帮助者。
一. 教 学 理 念
二. 教 材 分 析
教学地位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节课是在细胞学知识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进一步阐述遗传的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是学生学习遗传规律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 教 材 分 析
2.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DNA是遗传物质的分析及验证。
②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结
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科
学发现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③情感目标 理解生命的物质性,树立辩证唯物
主义世界观,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能力
和合作精神。
3. 教学重点
二. 教 材 分 析
4. 教学难点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三. 学 情 分 析
1.知识能力:感性知识丰富,理性知识薄弱,知
识点分散。
2. 思维特点:思维敏捷,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
维,但科学思维方法相对欠缺,聚
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有待提高。
3. 心理特点:喜欢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排斥知
识的灌输;拥有探求新知识的欲
望,但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四. 教 学 方 法
探究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
开放教学法
五.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过程探究
知识建构
练习巩固
课堂延伸
课题引入
①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哪些?
?
[课题引入]
?
②DNA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呢?
DNA和蛋白质。
肺炎双球菌
R型菌(无毒性)
S型菌(有毒性)
多糖类荚膜
(菌落表面粗糙)
(菌落表面光滑)
证据之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一、肺炎双球菌
光滑
无多糖类荚膜
有毒性
[过程探究1]格里菲思的实验:
[知识建构1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
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
质——“转化因子”。
?
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
①对比A.B组的实验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④在什么条件下,活的R型细菌会转变成活
的S型细菌?
?
?
?
由于体内有活的S型细菌的作用。
活的R型细菌变成了活的S型细菌。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使活的R型细菌发生
了转化。
[过程探究1]格里菲思的实验:
②D组小鼠为什么会死亡呢?
③活的S型细菌如何出现?
?
S型细菌使小鼠死亡。
[实验设计]寻找转化因子:
关键思路:把各种化合物分开,单独观
察,确定唯一变量 。
设计方法:把由S型细菌中分离,提取出
的各种成分,单独作用于R型
细菌。
[过程探究2]艾弗里的实验:
有没有可能DNA上仍沾有蛋白质,极少的蛋白质就是转化因子呢?
?
[过程探究2]艾弗里的实验:
为什么只在A组中出现S型细菌?
?
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
有没有比细菌更为简单的实验材料?
?
[知识建构2] DNA是转化因子。
病毒。
[过程探究2]艾弗里的实验:
(C、H、O、N、 32P )
(C、H、O、N、 35S 、P)
证据之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分哪几步?
?
DNA和蛋白质,应分别标记哪一种元素?
?
DNA标记P;蛋白质标记S。
吸附→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
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噬菌体进入细菌中的是DNA,蛋白质留在外面,这样就形成了与亲代一样的噬菌体,它的蛋白质不是亲代连续下来的,是由DNA控制合成的。
②实验说明什么?根据是什么?
?
[相关链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过程探究3]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
如何让噬菌体被标记?
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让噬菌体侵染这些细菌。
[过程探究3]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过程探究3]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①A、B两组实验结果为何截然不同?
?
②细菌裂解后,在释放的T2噬菌体中,
B组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A组
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想一
想,这是为什么?
?
[过程探究3]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A组标记的是蛋白质,侵染时留在外面,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不含放射性。B组标记的是DNA,侵染时进入细菌体内,产生子代噬菌体含有放射性。
因为DNA能够自我复制,在亲子代之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蛋白质却是由DNA控制合成的。
[知识建构3]DNA是遗传物质。
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吗?
?
[相关链接]SARS病毒的结构:
[相关链接] 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
?
SARS病毒中,谁是遗传物质?
在SARS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知识建构5]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建构4]RNA是遗传物质。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
1.格里菲思的实验
2.艾弗里的实验
3.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堂小结]
1.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 ) A.R型肺炎双球菌 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
菌混合
2.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32P的细胞,在细菌
解体后含32P的是( ) A.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C.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D.子代噬菌体不含32P
[练习巩固]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能说明DNA分
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
①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到细菌体内
②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
出DNA和蛋白质外壳
③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
代噬菌体
④释放子代噬菌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原料直接来自于( )
A.细菌 B.噬菌体
C.原噬菌体外壳降解 D.环境
[练习巩固]
如果你是科学家,请设计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课堂延伸]
背景知识:烟草花叶病毒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感染烟草时,会出现致病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