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5、小溪流的歌
课题:《小溪流的歌》 课型:新授 课时:一课时
主备人:李兰蕊 审核人:宋新蕊 时间:
学习要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理清文章脉络。。
3、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总分段式的写法特点。
教学难点: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中体会出其中的寓意é,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预习导学
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加点字注音
牢骚( sāo )沉淀( diàn )阻碍( ài )恐吓( hè )
低沉( chén )怨悔( huì )富足( zú )积蓄( xù )
2.解释下列词语
(1)五颜六色:形容颜色很多。
(2)兴致勃勃:兴趣很浓。
(3)无穷无尽:形容没有穷尽。
3.把一些好词语写入你们的词语记录本。
4.作家简介
严文井:当代 作家,儿童文学作 家。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 人。他的作品以童话和寓言的影响较大。他的童话寓言创作,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和诗意。作品集有 《严文井童话集》等 。
5、初读课文后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
二、检查导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会唱歌的小溪流吗?你们听过小溪流唱的歌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严文井所写的《小溪流的歌》,去认真感受一下这首永唱不衰的歌吧。
2、检查预习,听写字词
3、学生介绍作者及背景,老师适当补充
附: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1945~~1951年任《东北日报》副总编辑,到北京后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出版于1941年。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等。1953年出版的中篇童话《“下次开船”港》被译成多种外文介绍到国外。
4、检查朗读,提出改进的意见。
附:朗读时的语气要求(仅供参考)
(1).小溪流是快乐的、活泼的、同时又比较幼小,所以应读得快乐、活泼,声音清脆纯净,像一个可爱的儿童。
(2).小河比较壮大了,他精神旺盛,精力饱满,所以应读得洪亮、朝气蓬勃,像个青少年。
(3).大江比小河更壮大了,他积蓄着巨大的精力,同时也变得有些深沉,所以应读得洪亮,又略带些深沉的声音,像个成熟的青年。
(4).海洋无边无际,欢乐地动荡着,他博大、复杂而又单纯柔和,所以应读得洪亮、饱满,而又稳重、安详,像个稳健成熟的中年人。
三、学习研讨
(一)细读课文,理出文章思路,整体感知
1、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小溪流经过哪几个成
长阶段?每个阶段怎样?填写下表.
成长阶段 歌声特点 力量表现 劝阻者 主题
小溪流 哼哼唱唱,用清亮的嗓子歌唱。 推着小树枝打转,冲过石块的阻拦。 枯树桩
枯黄的草 坚持前进永不停步
在前进中不断成长
小 河 沙声地歌唱 推送着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 乌鸦
大 江 低声吟唱,用洪亮而低沉的声音唱。 掀起汹涌的波涛,举起庞大的轮船。 泥沙
大 海 强烈地向着四方歌唱。 他不断地涌起来,向上,向前,向着四面八方。 沉船
文章通过一条小溪流逐渐成长壮大微小河、大江、海洋的过程,歌颂了小溪流乐观向上、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
2、文章采用空行的形式,以小溪流不断成长壮大为线索,可分为四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总叙小溪流的特点,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小溪流不分日夜地奔流,长大成小河。
第三部分:小河不知疲倦地奔流,汇集成一条大江。
第四部分:小溪流最后成了汪洋大海,仍然不停止。
(二)精读课文,小组讨论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小溪流的形象是什么?
明确:小溪流在自然中,本是没有性格,没有理想,没有语言的自然界的事物之一,但在本文中,作者却赋予它这一切,使它成了一个性格鲜明、思想坚定、富有顽强生命力的形象。
(2)“枯树桩”、“乌鸦”、“泥沙”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角色?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关系?
明确:“枯树桩”属于社会生活中腐朽没落的事物,他们即将走完生命的历程,对于未来没有信心,只有牢骚。“乌鸦” 属于社会生活中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的人,他们考虑的只是有没有“好玩意”。“泥沙”是跟随时代或潮流前进了一段之后,认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顿,甘愿掉队的人。
他们都是作为小溪流的陪衬者出现的。他们在不同阶段从反面表现了小溪流坚持前进,坚持成长的可贵。
(3)本文赞扬了小溪流的什么精神?
明确:坚持到底或坚持前进,永不停步或反对掉队。
(三)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1)课文把小溪流当作一个欢快活泼的儿童来写,如写“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他一会儿┅┅长了小腿的蝌蚪还学青蛙妈妈慌张地蹬开了腿”等有何作用。
明确:作者有意识地把小溪流当作一个欢快活泼的儿童来写,使文章充满了童趣。这些词语形象传神,生动有趣,极大地增强了这篇童话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2)“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小河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大江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他奔流着,奔流着,永远向着前方。”这些相似的语句间隔地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明确:这些语句,既有力地串连着各部分内容,又反映事物的发展,暗示成长的主题。
(3)首段“太阳出来了,太阳向他微笑。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语序和词语稍加变化后又出现在尾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既拉紧了文章的结构,又表现了小溪流成长中的快乐之情。
四、拓展延伸
1、小溪流的歌给你什么启示?略
2、由溪流的形象你联想到了些什么?略
五、课堂检测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tiào(眺 )望 恐hè(吓 ) 阻náo(挠 ) 兴致bóbó( 勃 )( 勃 )
2.造句
汹涌: 牢骚:
五颜六色: 无穷无尽:
3.分析下面小溪流演变成海洋的示意图,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明确:小溪流往前奔流(不知疲倦)→形成了小河(精神旺盛)→长为大江(十分强壮)→汇成海洋(猛烈翻腾,强烈欢唱)
4.课内阅读
于是,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在欢乐地动荡着。海洋翻腾起白色的泡沫,强烈地向着四方欢唱。他是这样复杂,又是这样单纯;是这样猛烈,又是这样柔和。他一秒钟也不停止自己的运动。
在海底,一只爬满了贝壳的、朽烂得只剩一层发锈的铁壳的沉船,它早已不耐烦海洋这无休无止的晃动了,悄悄地问:
“可以休息了吧,可以休息了吧?”
海洋记得住一切,他以和小溪流同样清亮的嗓子回答:
“休息?为什么?那可不成!”他的无穷无尽的波浪就这样一起一伏,没有头,也没有尾。月亮出来了,月亮向着他微笑。太阳出来了,太阳出向着他微笑。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海洋更加激起了自己的热情。他不断涌跃起来,离开了他,一边舞蹈,一边飞向纯洁的蓝天。
巨大的海洋唱着小小的溪流的歌:
“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
(1) 选文中写沉船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反面衬托大海永不停息地向前的执着精神。
(2) 写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正面衬托大海的形象。
(3) “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海洋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明确:海洋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在为自己鼓劲,都在给自己加油。意思相近即可
(4) “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体现了海洋 执着 的精神。
5.课外阅读
⑴从前有个小女孩,想够着天上的星星。她透过窗子的玻璃望着星星在晴朗的夜间闪闪发光。她想,要是她拿得着星星,那该多么快乐啊。她问父母,他们能不能把星星摘下来给她。他们只是叫她别发傻。尽管如此,她要入眼时还在想,她是多么希望得到星星啊!
⑵有一天,她独自去找星星。她先到发动水车的贮水池边的旧磨坊去,对贮水池说:“请问,你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
⑶“啊,看见过,”贮水池说,“星星经常到我的水里来玩。你跳进来游泳吧,也许会找到它们。”
⑷小女孩跳进贮水池,游呀,游呀,但还是找不到星星,只找到一条小溪。她问小溪:“人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我非常想拿到星星。”
⑸“啊,看见过,”小溪回答说,“星星常常下来,在我的岸上于。你涉水走吧,也许能找到星星。”
⑹于是她涉水走去。走呀,走呀,走得累了,还是没有找到天上的星星。她来到一块草地上,仙女们正在那儿玩呢。
⑺“请问,”小女孩问仙女们,“你们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我很想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星星。”
⑻“噢,看见过,”仙女们说,“星星常在我们脚边的草丛里闪光。和我们一起跳舞吧,也许人会找到星星。”
⑼于是,小女孩就翩翩起舞,跳呀,跳呀,但还是没有找到星星。这时,她非常累了,便坐下来哭起来。
⑽“我游泳,我涉水,我跳舞,”她说,“还是没有找到星星。”
(选自英国童话《天上的星星》)
1、选出对文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a )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d、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2、第一自然段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属于( a )
a、开端 b、发展 c、高潮 d、结局
3、“尽管如此,她要入眼时还在想,她是多么希望得到星星啊。”这一句在行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为下文情节作伏笔。
4、文段刻画小女孩的主要方法是( a )
a、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b、心理刻画、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神情描写 d、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5、第十自然段生动细致地写出了小女孩 焦急忧伤 的心情,对第 到第九自然段起总结概括的作用。
6、请用“文段通过对……记叙,表达……”这一格式概括选文的主题。
文段通过对 小姑娘不畏艰险寻找星星的记叙,表达 人们对美好事物、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7、文中的小女孩给人一个什么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
a、天真单纯 b、沉着勇敢 c、理想远大 d、幼稚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