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13、《空城计》导学案
姓名 学号 字迹
自学目标:
1、通过自学理解和积累文中字词。
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理清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3、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4、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
自学重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理清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自学过程:
1.本文选自 ,作者 是 小说家。
2.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司马懿( ) 旌旗( ) 纶巾( ) 笑容可掬( )
3.与《三国演义》并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为 、 、 。
4.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读课文,用简洁的话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5.诸葛亮足智多谋,处变不惊。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诸葛亮的这些特点?
6.揣摩下面诸葛亮“笑”时的心理。
⑴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⑵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⑶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7.诸葛亮使“空城计”的背景有二:一是 ;二是 。
8.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哪些故事?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或写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典故等)
阅读理解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9.第一段中“懿笑而不信”,司马懿为什么“笑”?
10.说说司马懿心理变化的过程。
11.司马懿退兵的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2.诸葛亮之所以敢使空城计,是因为 。
13.诸葛亮为什么不弃城逃走?
14.“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的意思是 。
15.诸葛亮最后说“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他为什么不退?
16.从诸葛亮使空城计这一招上你得到什么启发?从司马懿中计这一点上你又得到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