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七年级(上)第五单元
一、单元设置意图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本单元是以童话和科幻组元的,把这两种想象力异常丰富的文学样式放在同一教学单元内,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同时,将语文知识和思想教育、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渗透在整个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设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与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一步贯彻课程标准的两项要求。
二、单元选文意图
本单元所选四篇文章,童话,科幻各两篇。童话,既有德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幻想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的《犟龟》,也有中国当代作家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科幻,既有美国著名心胸外科专家漆孝诗的《基因畅想》,也有美国作家坎斯?彼勒的《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这几篇文章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不同文化背景的作者用他们丰富的想象、优美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瑰丽、生动而神奇的世界。选择这些文章,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童话的特点,体悟童话所蕴含的哲理,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通过了解科幻作品的内容、时代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科幻作品同样需要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绝不是凭空的,是有一定根据的。
三、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单元阅读教学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一是新奇的科幻小品。提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方面。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学生由文本所产生的浓厚兴趣,通过阅读、分角色表演、设疑、讨论、解疑等方式,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鼓励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运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方式,求得问题的解决。本单元文本本身也为学生的探究性阅读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在“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特别是“主题探究性”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新领域,它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遵循科学研究最基本的规范和步骤展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具有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探究性等特点,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活动。对教师来讲,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学习、借鉴,也没有既定的模式可资模仿,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自己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实践、去创造。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7-9年级阶段目标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对这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尤其强调以下几点:
一、强调学生必须具有综合性学习的实践行为,在实践中获得亲自参与的积极体验。二、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三、强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五、强调学科知识与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因此,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教师来讲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需要教师在角色上做相应的转变,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始终围绕学生自己发现、选择、探究、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来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学会学习。
四、单元课文详解
13.犟龟
《犟龟》是20世纪的童话佳作,作者叙述了一只小乌龟如何以他的“犟”,克服参加狮王二十八世婚礼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碍,最终取得胜利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揭示了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主题。这篇童话想象丰富,情节生动,结构很严谨,有着清晰的故事发展脉络(起因、发展、高潮、结局),适合学生借鉴模仿,同时在语言和写作技巧上也很讲究,值得学生学习。教学本课要在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体会童话所蕴涵的哲理,并尝试着让学生通过自我分析、体会,总结出童话的一些特点来。本课表面上看,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但仔细阅读,会发现有些地方值得回味、推敲。有关本课的主旨的问题,就为学生留出了探讨的空间。阅读完本课,一方面学生可能会出现对文章主旨把握不准确、概括不全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许会在能不能说小乌龟“获得成功”这一涉及文章主旨的问题上产生分歧。教师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得出本课全面、明确的主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加以引导,使这种学习形式能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我们应允许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经过分析讨论,学生如果对本文的主题还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让他存疑,留待课下进一步探究。
14.小溪流的歌
《小溪流的歌》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一篇表达新主题的童话。今天学习这篇文章,应从表现人或事物的整个成长过程这一角度来分析和阅读。这篇童话可以说是一篇散文化的童话,语言比较优美,内容通俗易懂,主题鲜明,可以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来体会小溪流成长的快乐。
《小溪流的歌》一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上,学生也许会受刚学完的《犟龟》一课的影响,认为本课的主题主要是要赞扬小溪流坚持到底的精神或是赞扬小溪流坚持前进,反对停顿的精神。学生如果有类似的理解,我们应给予相应的肯定,因为学生已经体会到文章的一部分主题,通过对小溪流几个发展阶段的分析把握,坚持前进,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才应是文章完整的主题。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对这篇童话的主题做进一步的挖掘,也许有学生会认为:这篇童话其实还揭示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样一个主题,即个人只有汇入到集体,才能积聚起巨大的力量,发挥巨大的作用,或许还会有其他的理解,但只要学生对自己的理解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就应当予以肯定。
15.基因畅想
《基因畅想》是一篇带有科幻性质的科学小品。作者本人是身处基因实验研究前沿的美国著名心胸外科专家,作者在文中介绍了科学家利用基因技术进行科学实验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人类利用基因技术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和科学的想象。本文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作者用极富文学性的语言,“将干巴巴的专业话题写得好读、耐读、幽默、风趣甚至顽皮”(韩小蕙语),很值得品味;结构上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合乎情理地交待了作者畅想的缘由,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写作手法的作用。
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对基因技术可能缺乏了解,因此,教师应根据本地区或本校的实际情况,课前介绍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如有可能,还可以请有关专家举办一次专题讲座,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本课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幻想,文章中既有作者对科学实验情况的介绍,又有对未来的展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分清把握住这两部分内容。
作家韩小蕙在向《散文》(海外版)推荐《基因畅想》这篇文章时说:“本文包容着严肃而深刻的人类生存命题。”基因技术未来能否改变人们的生活?基因技术会给人类带来那些影响?这些是在我们对基因进行畅想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思考的。
16.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知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科幻作品。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合理的推导,层层展开,把“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的设想,写得饶有趣味,同时让人觉得作者说得很有道理。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象合理有据,富有逻辑。学习本文对于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思维是有帮助的。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明白,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是开启本文思路的钥匙,同时更是展开本文的翅膀,作者大胆而奇特的想象都是有一定的根据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搞情各次想象推进的逻辑关系,理解每一想象内容产生的依据。在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中,要把握好度,要使学生明白,想象应该是新奇的,应有合理的根据做导引,不能是荒唐的,不能做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
五、课后练习设计和活动设计意图
本单元课后练习的基本格局和方式与整套教材是统一的。第一题整体把握课文。两篇童话都落在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上,虽然都是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但切入点都不同,如《犟龟》,抓住文章的点睛之笔“犟”,小口径切入,达到整体把握的目的。《小溪流的歌》通过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勾连起来,在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检测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两篇科幻小品,《基因畅想》落在对作者写作思路的把握上,而《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则落在对文章内容整体特点的把握上,并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并讲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语言题是根据各课的具体语言特点设计的。既有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准确、生动、有趣的语言特点的题,如《犟龟》《小溪流的歌》两课的“思考与练习”三《基因畅想》“思考与练习”二;也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题,如《犟龟》的“思考与练习”四。
写作题既有综合训练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写作题,如《小溪流的歌》“思考与练习”四;也有抓住初中生心理、年龄特点——好奇心强、充满幻想,来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创新写作训练题,如《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的“思考与练习”三。
开放题的设计也力求角度、方式的多样化。有的将课文材料与引入的辅助材料勾连起来,在拓展阅读空间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有的引导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关注科技的发展,积累更多科技知识,并藉此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有的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犟龟》“思考与练习”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如《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思考与练习”二。
六、关于口语交际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是与单元内的读写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目的在于加强课程的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通过讲童话、科幻故事,在前一阶段阅读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评故事,培养学生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抓取主要信息,并根据自己初步掌握的有关童话、科幻的一些文体知识及口语交际的一些基本要求,对讲述人所讲述的内容及其行为表现做出自己的评价。
七、关于综合性学习
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是依据这一指导思想设置的。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分科学习和初中生活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受,视野变得更开阔,思考问题的角度变得更宽广,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教材抓住学生的这一变化,适时导入主题探究这一形式,发掘学生身上蕴含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学习的能力,体验成就感,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一探究主题,是由本单元《基因畅想》一文的内容生发出来,并由此拓展开来的。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彻底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但在应用中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如何正确地认识科学技术,如何克服科学技术应用中可能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科学技术充分发挥为人类造福的功能,这是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关心,也是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心、探究的问题。
语文探究性学习主要是要让学生学语文,设置此活动,一方面要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初步了解和体验社会科学(语文)研究的一般过程。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主题,学会从不同的途径查找资料,掌握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方法和步骤,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学会汇报、讨论等学习方法。(这一过程在教材的第四板块“探究建议”中将具体体现出)。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1)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2)社会实践能力,走入社会与人沟通的能力;(3)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4)运用语文、科学、历史与社会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及实践能力。并进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所形成和发展:(1)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及敢于表现自己、勇于挑战自我的人生态度。(2)善于思考、认真实践、努力钻研、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及不怕困难与挫折、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3)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4)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意识与态度,正确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与价值观。(5)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材中将此次活动分为四个板块:探究准备、阅读材料、推荐网址、探究建议。这四个板块不是割裂开的,而是有机结合、逐层推进的。
探究准备: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把探究主题和学生的经验世界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初步的、浅层的思考,为下一步的深入探究做准备。 阅读材料:围绕探究主题,设置了四部分材料,每部分都尽量设计“两难情景”,提供正负两方面的材料,让学生来阅读、体悟,锻炼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引用一些权威的数字材料来说明问题,选取权威人士的论述来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考。
推荐网址:意在向学生提供一些可靠的、有效的查找资料的途径。
探究建议:是对主题探究活动基本方法及过程的指导,并不是一个死的模式,具体的细节与操作,教师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自我去发挥、创造。
八、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
本单元的篇目编排次序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如可把《基因畅想》一课的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结合起来,用《基因畅想》一课关于基因技术应用问题的讨论,作为展开本单元探究性学习的引子。也可将《基因畅想》一文,与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中的《明天的寓言》一文,进行比较教学:两篇文章同出于科学家之手,文笔都是那样优美,都是由现实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引发的想象,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确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将我们置于一个悲喜交加的境地,促使我们去思考。
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教材好比是剧本,学生是演员,教师就是这部戏的导演,剧本写好了,戏演得怎样,就看导演和演员的配合和发挥了,相信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一定会在课改这个舞台上,演好这部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