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第21课 桃花源记
课型:新授 执笔: 审核: 导学案编号:5-21
【学习目标】
1.识记生字词,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通译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 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3. 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学习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2.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关于作家: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开创了文学上的“田园诗派”,唐代的王维和孟浩然是田园诗的继承者。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品:《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关于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一、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缤纷( ) 豁( )然开朗 俨( )然 阡陌( )
垂髫( ) 诣( )太守 骥( ) 郡( ) 便舍( )船
3.本文的作者是 (人名),他名 ,字 , (朝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 ,别号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 。
二、课内交流探究
(一)预习反馈展示
(二)学习交流,把握重点词句。
▲通假字: 便要还家:
▲一词多义:
⑴乃:乃不知有汉 乃悟前狼假寐
⑵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
⑶寻:寻向所志 寻病终
⑷志: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⑸遂:遂与外人间隔 遂迷
⑹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此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
▲一义多词:
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 )
缘溪行——便扶向路( )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乃大惊—— 遂与外人间隔( )
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古今异义:
⑴鲜美:古义( ) 今义( )
⑵交通:古义( ) 今义( )
⑶妻子:古义( ) 今义( )
⑷绝境:古义( ) 今义( )
⑸无论:古义( ) 今义( )
⑹不足:古义( ) 今义( )
⑺如此:古义( ) 今义( )
⑻间隔:古义( ) 今义( )
⑼俨然:古义( ) 今义( )
▲出自本文的成语:
▲省略句:在括号中补充省略的内容。
①(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翻译句子
⑴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⑵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
⑶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⑷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⑸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⑹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⑺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⑻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 志之。
⑼及郡下,诣太守说此。
⑽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⑾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三)学习探究,品味赏析
1.全文以 为线索,可分五部分(各填两个字): 桃花源—— 桃花源—— 桃花源—— 桃花源—— 桃花源。
2.文章主要描写了桃花源的哪些方面?
3. 后世把“世外桃源”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4.文章结尾写渔人以及后来的许多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5.试分析:“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透露出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
6. 有人说:桃花源可以用“美”、“乐”、“奇”三个字来概括。请结合课文内容,分别举例分析。
7.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作者为什么会写这样一个社会?
检测反馈
用原文语句作答。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4)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与其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⑸在文中暗示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的一两处语句: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