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十七 桃花源记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十七 桃花源记

  • 格式:  PPT
  • 大小:  1.33M    18张
  • 时间:  2016-07

《桃花源记》复习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桃花源记》复习ppt课件《桃花源记》复习ppt课件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文言词语1——通假字
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
文言词语2——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
(古:鲜艳美丽;今:指“食物味道好”)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交错相通;今: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妻子和儿女;今:指“丈夫的配偶”)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指“走投无路的境地”)
文言词语2——古今异义(续)
4、无论魏晋
(古:不必说,更不用说;今:用作关联词)
5、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不值得;今:一般指“不充足,不满”)
文言词语3——一词多义
1、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舍
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
作为,动词,读wéi
给,介词,读wèi
放弃,丢下,动词,读shě
房屋,名词,读shè
文言词语3——一词多义(续)
3、志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4、寻
寻向所志
寻病终
作记号,动词
记号,名词
寻找,动词
不久,时间副词
文言词语4——词类活用
1、欲穷其林
2、未果,寻病终
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
不久,动词用作时间副词
文言词语——其他
1、屋舍俨然
2、豁然开朗
3、怡然自乐
4、欣然前往
开阔的样子
整齐的样子
喜悦的样子
高兴的样子
文言词语——其他(续)
1、甚异之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
4、黄发垂髫
5、具答之
6、咸来问讯
7、不复出焉
8、延至其家
9、此中人语云
10、便扶向路
11、无问津者
诧异

田间小路
详尽


告诉
从前的
渡口
指老人小孩
邀请
句子翻译 1
1、初极狭才通人。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句子翻译 2
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7、后遂无问津者。
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文章评价
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
“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练习1
1. 本文作者是我国晋代著名的诗人________。
陶渊明
2. 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①夹岸数百步 ②夹岸高山
B. ①渔人甚异之 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C.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 ①具答之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便扶向路 ②寻向所志
B. 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C. ①便扶向路 ②秋天漠漠向昏黑
D. ①村中闻有此人 ②不求闻达于诸侯
B
A
练习2
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③、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要说,(更)不必说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值得
练习3
5.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源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练习4
6、用原文回答
①、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③、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练习5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谁叹惋?为什么叹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源人 为外面的世界如此动乱、人民生活如此痛苦而叹惋
8、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要求三个以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无人问津、怡然自乐
练习6
9、作者在此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原始共耕社会;
这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种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