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五 故乡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五 故乡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7

《故乡》教案2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教学重点: 
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 
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 
  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 
  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 
  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 
  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 
  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2. 介绍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 
  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 
  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 
  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 
  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 
  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 
  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 
  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 
  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3. 作家、作品介绍: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 
选自《呐喊》(小说集)。(《百草园》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4. 出示幻灯片,检查词语预习: 
  阴晦(hui)  瓦楞(leng)  胯(kua)下  獾(huan)  秕(bi)谷   
  鹁鸪(bo)(gu)  髀(bi)  嗤(chi)笑  絮絮(xu)  瑟(se)索  
  蜷(quan)缩  寒噤(jin)  折(she)本   惘(wang)然  恣睢(zi)(sui)  潺潺(chan)  黛(dai)色  愕(e)然  五行(hang) 
5.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 
6. 讨论课文段落: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 
 “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一(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一片破败 
     萧索的景象及当时的感触,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二(从“第二日清早晨”到“已经一扫而光了”):“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 
     感受,着重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 
     困的社会根源,是小说的主干部分。 
     第一层(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写“我”到家时的情况。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天真无畏、深厚 
                                  友谊; 
                                  对杨二嫂的比照——小市民习性更厉害 
     第二层(到“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写“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全文重点) 
                                  闰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变化(社会根源) 
     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 
            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三(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束):“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 
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7.完成表格: 

h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动作语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线索和情节,对课文已比较熟悉,现在我们 
  来讨论闰土的形象塑造。 
2.分析闰土人物形象: 
(朗读第12自然段—30自然段;第55自然段) 
《故乡》写闰土着重的是前后对照的方法。作品从哪几方面进行对照?通过对照突出了什么? 
明确: 
(1)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 
(2)动作、对话对照: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刺碴,"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迅哥儿”改称“老爷”,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 
“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对我: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碴、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4)小结: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 
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3.杨二嫂人物形象(外貌、对话、动作描写): 
(朗读39自然段—52自然段) 
小说对杨二嫂的描写,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外貌描写——"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对话描写—— 
动作描写—— 
——她的说话和动作表现了她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我"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并分析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来分析小说中的"我"的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丰富的语言内涵,从而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 
2. 讲读第三段,离开故乡: 
  这一段主要写"我"离别故乡时的怅惘情绪和对未来的希望。 
(学生读第78-85自然段) 
(1)"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明确: 
    “我”只感到“有些惘然”,“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而且一想到在故乡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高墙”就是社会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再想起闰土今昔的巨变,"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由于有感于这复杂的世事变化,因而"我"对未来想得很多。 
   “我”无法消除与闰土之间的隔阂,但对未来是抱热烈的希望和急切的憧憬的。希望宏儿和水生能够一气,不再像"我"和闰土一样隔膜起来。作者希望下一代不要"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这里的三个"辛苦"含义各不相同,第一个是"奔波、劳碌"的意思,是"我"的生活;第二个有"辛勤、劳苦"的意思,指闰土的生活;第三个有"钻谋、妄为"之意,指官、绅一类人物及杨二嫂们的生活,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是"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学生齐读86~88自然段) 
(2)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明确:闰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态度虔诚,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这种愿望是"切近"的;而"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是"茫远"的,实现自己的这一希望又是非常艰巨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这段文字,意味深长,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3. “我”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主要采用内心独白,直抒胸臆的方法。) 
  (小说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小说中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我” 
    不是作者。是一个线索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故乡萧索的景色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非常失望,从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 
    闰土的巨大变化,与"我"的思想隔阂刺痛了"我"的心,思想上引起极大震动、悲哀、愤慨。哀其不幸,寄予无限同情。 
    杨二嫂的变化,"我"感到讨厌。 
离别故乡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更使我们认识到"我"热切要求推翻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革命精神,并能认识到改造旧社会实现新生活的艰苦性、复杂性,表现了"我"对革命任务艰巨性的深刻认识和实现理想的信心、决心。小说最后闪光的一笔,一扫全篇沉闷的气氛,反映积极谋求社会变革的进取精神,鼓舞人们为新社会的出现而斗争的信心,同时把小说的主题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4. 理解课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问: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 
    小说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 
5. 小说的主题思想: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七.曹操煮酒论英雄  
教学重点: 
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话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简介《三国演义》的作者及与课文有关的知识。 
2、掌握基础知识。 
3、划分课文层次,分析第一部分。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在我国可称得上家喻户晓,许多人物至今还被人们津津津乐道。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三国人物?他们又具有怎样的性格?(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归纳)是的,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我们了解诸葛亮的智,曹操的奸,关羽的义,赵云的勇,等等。而这此人物之所以能长久地、鲜活地活跃在大家脑海里,是因为作者采用各种描写手法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我们今天就来听听曹操和刘备的一段对话,看看从中显示了他们怎样的性格。 
2、简介《三国演义》及其作者。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或《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它以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为题材,又依据有关的传说、戏曲等资料,经过综合加工再创作而成。小说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写起,写到黄巾起义被镇压,在镇压农民起义时,各军阀乘机割据。后写曹操杀董卓,平袁绍,统一北方。接着写曹操指挥大军南下,南方孙权、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曹操大败。自此魏、蜀、吴三国鼎立,各自称帝,相互攻战。后写司马氏推翻曹魏统治集团,建立西晋王朝,先后灭掉了蜀、吴,全国统一。小说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阴险狡诈的曹操,宽厚仁爱的刘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义勇武的关羽,刚烈粗犷的张飞等,在人们心目中都成了某种典型人物的代表。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3、阅读课文导读,了解本文的中心内容。 
    导读中点明本文主要写曹操和刘备一场精彩的对话,这场对话既是智慧的较量,又是一场特殊的心理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课文节选自第二十一回,当时曹操位居汉相,势力强大,野心勃勃,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极为恐惧,就秘密下诏给国舅董承,设计谋杀曹操。董承联络刘备聚义图谋,刘备参与了这一行动计划。当时,刘备为豫州牧,势力弱小,被曹操安排在相府左近宅院居住,实际上受到监视,随时有被杀的可能。在这种情势下,刘备只能日日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课文就是从这里展开的。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到小亭畅谈,谈到天下英雄唯刘备和他两个,既表达了他称雄天下的野心,又是对刘备政治抱负的一次试探。因此,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牢牢抓住课题中的"论"字,体会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4、听录音,根据预习巩固字词知识,并思考小说情节可分成几部分。 
5、听写生字生词,并给生字注音,解释生词。 
   玄     唾    酣    淮    樽    俎 
   家喻户晓  韬晦之计  面如土色  色厉胆薄  虚名无实  血气方刚   
   碌碌小人  何足挂齿 
6、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明确课文分段。 
   课文共三段,可以分成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刘备行韬晦之计。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写曹操煮酒论英雄。 
7、分析第一部分。 
(1)集体朗读。 
(2)根据问题,讨论: 
①刘备为何要行韬晦之计? 
明确:课文第一句点明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点明了行韬晦之计的原因。刘备参加了"奉诏讨贼"的秘密决策,但又不能走漏风声;他有称雄海内,恢复汉室的壮志,但又不敢流露在外而惹来祸水。 
②"韬晦之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不将此事告诉结拜兄弟?说明了什么? 
明确:具体内容指"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意在表明自己胸无大志,非曹操对手。不对关羽、张飞说明,足见其韬晦之深,惟恐他俩在言语上、行动上有失,影响大计。这个细节表明刘备的深谋远虑。 
③这一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 
明确:这一部分不仅对曹操、刘备关系作了必要交代,而且为刘备的思想性格奠定了基础,后来"论英雄"时,刘备的性格就在这样的基调上合乎逻辑地发展和变化。 
(3)根据课后练习预习第二部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第二部分,通过对话分析、了解曹刘两人的思想性格。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题告诉我们,文章的中心是"论英雄",那么曹操、刘备两人论战的序幕是怎样拉开的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2、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 
3、分析第二段。 
(1)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明确:写刘备入府见操。 
(2)刘备在本节中有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请找出词语。 
明确:"惊问""面如土色""方才放心""心神方定""开情畅饮" 
分析:曹操派许褚、张辽来"请"刘备,那言辞,那气势,与其说是"请",还不如说是命令,使刘备吃惊不小。入府见操时,曹操劈头一句"在家干得好大事",大话吓人,借以试探。刘备猝不及防,以为心事已被发现,吓得"面如土色",直到曹操点明煮酒相邀的意思,才"心神方定";到了小亭,果见煮酒、青梅,更是疑虑尽消,可以"开怀畅饮"了。短短几分钟,刘备的内心已经历了生死的交战。 
(3)曹操趁机讲"望梅止渴"的故事,用意何在? 
明确:"望梅止渴"这一故事,表明了曹操的多谋与自负。同时也暗示刘备,当世英雄非其莫属。 
(4)这一段在情节上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缘由,拉开了曹、刘论战的序幕。 
4、分析第三段。 
(1)概括本段意思。 
明确:曹操和刘备论英雄。 
(2)划分层次(课后练习一)。 
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即曹刘论战可分三个回合。 
      第一层:曹着意设问,刘权作不知。 
      第二层:曹步步紧逼,刘乱论英雄。 
      第三层:曹识破英雄,刘巧饰惊恐。 
(3)分析第一个回合。 
曹操既想试探刘备内心所想,又不想被刘察觉,因此他只能迂回出击。在酒至半酣之时,借天外龙挂起兴,着意设问:"使君知龙之变化否?"又借题发挥,以"龙"比"世之英雄",并要刘备指明当世英雄。刘时而装呆,里面是兜圈子,始终不正面回答,跟曹操耍起了太极,你推我挡。这是试探与反试探的第一个回合。 
(4)分析第二个回合 
    曹操见迂回战术不行,就改用"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的正面出击。在曹操的逼问下,刘备只好顾左右而言其他,乱论一番。他列举了许多人,意在表明自己没有慧眼,不识英雄。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刘备的所有出言,均不用肯定语气,而均是探询语气。这是他从另一个侧面表明自己缺乏英雄胆魄,缺乏主心骨。而曹操把刘所列举英雄,一概用"非英雄也"加以否定。 
    两人语气完全不同。刘备不露声色,谦恭有加;曹操锋芒毕露,藐视一切。语言截然不同,性格更是迥异:曹野心勃勃,有奸雄之气,似腾身于宇宙之间的飞龙;刘大智若愚,内孕英雄之心,似隐伏于波涛之内潜龙。 
    这是试探与反试探的第二个回合。曹操每次出击,都似打在了橡皮碉堡上,没有得到他所期望的结果。 
(5)分析第三个回合。 
    曹操在正面出击不利的情况下,只好单刀直入,直刺对方要害。他先给英雄下了个定义,然后直言当世英雄惟刘备和自己两个。实际上是说刘备就是他唯一的对手,刘图示全部的思想底细,被老谋深算的曹操一惊,焉能不意乱心慌,于是"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上"。如果此时刘备不加以掩饰,那么他的韬晦之计至此可说是功亏一篑。但就在那一瞬间,刘备急中生智,以"一震之威,以至于此"巧加掩饰,不仅与当时的情境相吻合,瞒过了多疑老练的曹操,又表明自己没有丈夫气概,不可能图谋霸业。 
    这一部分乃情节高潮,虽没有刀光剑影,但唇枪舌剑,惊心动魄。在这一场试探与反试探中,最终以刘备的胜利告终。 
(6)小结第三段内容。 
    曹、刘的这场对话,实际上是智慧的较量,是一场特殊的心理战。曹操先借龙设问,再步步紧逼,却偏偏不讲明谁是天下英雄,目的是让刘备说出。而刘明知天英雄是谁,但决不吐露。这一切都是他以屈求伸的深谋远虑。这场试探与反试探的论战,双方各怀心机,表面上却谈笑风生,读来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2、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 
3、联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刻画人物可以采用各种描写手法。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采用动作描写,刻画出一个疾恶如仇,不畏强暴的鲁智深。《故乡》采用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出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截然不同的外貌和性格,从而揭示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在《曹操煮酒论英雄》一文中,主要采用了对话描写。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对话描写的具体作用。  
2、分四人小组讨论本对话描写的作用。 
明确: 
(1)富有个性的语言表现了人物独特的性格。曹操的语言咄咄逼人,自负不凡,但又灵敏多变,表现了他骄纵多疑,老谋深算的性格特点。刘备的语言深藏不露,谨慎沉着,但又机警灵活,表现他善于忍耐,大智若愚的性格特点。在试探与反试探的过程中,双方的语言又揭示了他们内心世界。 
(2)通过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从故事的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都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展开。例如第三段,先写曹操借看到龙挂而发的一段议论,有了这段议论才引起论天下英雄的一场对话,有了这场对话,才增强了这场论战的气氛,使下文刘备闻言失箸,而又能以闻雷失箸为由轻轻掩饰过去,使这个情节更合情合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 
4、四人小组讨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1)"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 
     (2)"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运用自然环境烘托人物性格和情节气氛,是课文的一大特色。第一句环境描写出现在第三段,这句话明写天气,暗写人物情态和惊喜不定,忽惊忽喜。天上"阴云漠漠",刘备心中也阴云笼罩。而天外龙挂又成了刘备借龙喻英雄的依据。等到曹操说破英雄突然"天雨将至,雷声大大作"。在刘备的心理上,曹操说破英雄才是惊天动地的灌耳惊雷,这"雷声"就成了影响人物心理变化的直接因素。同时雷声又成为刘备失箸的绝对掩饰,成为情节转化的关键。 
5、完成课后练习三。 
(1)读背第一段话。 
(2)理解其意思。 
明确:本段话说在"论英雄"之始,意在以龙喻已,借题发挥,着意试探。 
(3)理解第二句话意思。 
明确:讲在"论英雄"之末,意在刺敌要害,试探真情,以求杀机。 
(4)读背曹操对"英雄"所下的定义——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八.最后一课    
教学重点: 
1、 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 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2、简介课文背景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3、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 
明确: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 
第四个阶段("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4、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 
        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平时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 
学生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 
教师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 
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 
   出有关语句。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课后练习二: 
1、 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2、 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3、 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 
4、 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5)小结: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5、板书设计: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索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心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3、利用小说对不家务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 
3、 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 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语言描写:…… 
*指导朗读: 
 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 
 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形成板书: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深情、悲痛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索     思索、内疚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沉思、悲愤 
                                    心理       肖像、动作、语言 
3、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 
(1) 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 
(3) 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5) 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4、 解题: 
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 
明确:韩麦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几句话在小弗郎士幼小的心灵里轰然炸开,镇公所门前的布告,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现在全明白了。"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表明小弗郎士对“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了。重复出现,既紧扣课题,又表达了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5、 拓展阅读: 
(1) 导入: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在主权遭侵犯、国土遭践踏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尤为强烈。中华民族也曾承受铁蹄的践踏,我们也不妨来看看当时所受的这种煎熬。我们来阅读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一段文字。 
(2)《四世同堂》简介: 
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精心挖掘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每日每时都能体验到的由于入侵者的入侵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折磨。 
(3)比较《最后一课》与《四世同堂》片段: 
      《最后一课》      《四世同堂》片段 
作家        都德(法国)          老舍(中国) 
背景         普法战争           抗日战争 
 事件 阿尔萨斯沦陷后最后一堂法语课  北平被日军占领后的第一堂课 
中心     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人物    师生(学生眼中看老师)     师生(老师眼中看学生) 
人称          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 
描写 
方法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写作 
手法          烘托           烘托 
(烘托:通过环境描写、气氛渲染,多侧面表现主要人物、中心事件的一种写作手法。) 
6、布置作业: 
下课以后,小弗郎士在回家的路上又见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请仍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进行创造性续写。 






















                  九、一路平安 
教学重点: 
把平凡小事写得曲折生动,把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的手法。 
教学难点: 
记叙文中描写手法的运用。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及对话时标点符号的使用。 
2、理解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3、了解设悬念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教师书写课题《一路平安》。 
2、释题。 
    这篇小说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浩然在1986年为少年儿童创作的。80年代,正是我国大力提倡"两个文明"建设的年代,是提倡"五讲四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年代,在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助人为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本文通过一个帮别人带孩子过海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豪爽、能干、助人为乐的女学生形象,展示了当代少年健康美好的精神风貌。 
    作者是如何来展现小说的主题的呢?下面我们要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 
3、出示小黑板,四人小组讨论问题: 
⑴本文运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手法?有何好处? 
⑵本文是怎样把平凡小事写得曲折动人的? 
⑶本文塑了怎样一个女学生形象? 
⑷人物对话的标点符号有哪几形式? 
4、教师明确: 
⑴塑造人物形象通常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各种描写手法。本文主要运用的是对话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女学生的外貌和对话极富个性,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脸色黑红,眼睛明亮,就是扁鼻子,黄头发,给人一种滑稽可笑的感觉。"这也告诉我们在运用肖像描写时,不可"脸谱化",一律"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小小的嘴巴……"。人的相貌绝不是千篇一律的。再如语言,小姑娘对男学生理直气壮地斥责,对"我"的解说,对孩子的哄逗,都反映出鲜明的人物个性。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能直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精神境界,写作时必须精心思考,使它生动而具有感染力。 
    "我"的心理描写同样也不可忽视,文章写得极有层次,极富变化。从开始对女学生不理解、不满,甚至有点讨厌,到最后的钦佩不已,写得真切、自然,读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删去"我"的心理描写,文章的内容会显得十分单薄,也不能让读者通过"我"的感情变化而加深对女学生的印象。 
⑵文章中作者共设置了三个悬念。其一在开头——能否平安带孩子过海;其二是女学生自己为什么不站起身?她自己让座不更能体现助人为乐的精神吗?其三,在"我"头晕恶心、变得迷迷糊糊时,又设置一个悬念:孩子怎么办?会"一路平安"吗?当这个悬念解开后,前两个问题也随之释然。 
    可见,在写作时,合理地设置悬念,可以把一件平平常常的事写是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⑶作者通过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反衬,再加上悬念的巧妙设置,勾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女学生形象。作者虽然没有交代她的姓名,但她那美好的心灵,鲜明的形象,已跃然纸上,我们也从只领略了一个豪爽能干,助人为乐的十二三岁的女学生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当代少年健康美好的精神风貌。 
5、课后练习一的第3小题,要求我们正确运用对话的标点符号。答案如下: 
⑴女学生对男学生说:"这么一点亏都不肯吃,咋学的精神文明?" 
⑵"这么一点儿亏都不能吃,咋学的精神文明?"女学生对男学生说。 
⑶"这么一点儿亏都不肯吃,"女学生对男学生说,咋学的精神文明?" 
⑷女学生斥责男学生不肯吃亏,没有学好精神文明。 

第二、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明白如何在写作中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 
2、当堂完成作文。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单元我们学习的重点是小说中的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要求大家在学习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基础上,了解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作用。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对话描写心理描写对于提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推动情节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作用。今天们要求大家运用这两种描写手法写出身边熟悉的人和事。 
2、板书作文题目 
3、作文要求: 
1) 写自己熟悉的人,记这个人的一两件事; 
2) 运用对话、心理描写的方法,写出这个人的个性。 
3) 恰当地运用字、词、句、标点等基础知识,把文章写通顺。 
4、审点拨题: 
   1)《他(她)的心灵真美》主要通过语言和心理的描写来突出美。为了使人物形象鲜明,还可以对人物的肖像进行描写,可以通过别人的眼光,用侧面描写、对比、恰如其分的评论等,并可以适当通过矛盾冲突,使情节波澜起伏。 
   2)《我所敬爱的人》在写作时,必须先想想敬爱的原因:他到底有哪些方面值得我敬爱?在此基础上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来组织材料,也可以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或回忆性记叙的形式。 
   3)《我最要好的同学×××》所选的材料不在于多,有一两件就可以了,但必须是最典型、最有说服力的。要注意描写该同学的语言和心理。 
5、作文指导: 
1) 语言描写要照顾到各人的年龄、身份、性格等,成功的语言能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心理描写要切实把握每个人的所思所想,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他的思想也会以不同形式出现。 
2) 无论侧重于记人还是记事,都必须把人物放到事件当中去描画,这样刻画出来的人物才有血有肉,真实可信。 
              词 的 组 合 关 系  (二) 
1、本单元《词的组合关系(二)》和第一单元《词的组合关系(一)》是一个整体。(一)教学内容主要是并列短语和偏正短语,(二)教学内容主要是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和主谓短语。此外,还讲了几种常见的短语,如复指短语、的字短语、方位短语、介宾短语等。 
2、采用讨论分析实例的方法,反复辨析,反复比较,在理解的基础上求得掌握。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和主谓短语的结构特点; 
2、 初步学会辨认复指短语、的字短语、方位短语、介宾短语,并了解这些短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识别五种基本短语中的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和主谓短语。 
三、教学难点: 
动宾短语和后补短语的区分。 
四、教学过程: 
1、了解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和主谓短语的结构特点 
短语类型  关系           结构组成      备注 
动宾短语  支配 动词 宾语(名词、动词、形容词) 宾语一般表示“谁”“什么” 
后补短语  补充 中心语(动词、形容词) 补语 补语一般表示“怎么样”;补语有时用结构助词“得” 
主谓短语  陈述 主语(一般为名词) 谓语(动词或形容词) 

2、 举例说明: 
1) 动宾短语: 
动+名:埋着头    是红叶    有阳光 
动+动:喜欢跑步    看打架    企图逃跑 
动+形:讨厌嘈杂    保持平静    觉得好 
2) 后补短语: 
动+形:坐好    站直    说清楚    
动+动:打破    走完    跑过去 
动+数量:拉一把    练几回    走一遭 
形+补:好得很    红得耀眼    妩媚极了 
3) 主谓短语: 
名+动:战马嘶鸣    桃花盛开    屋里有人 
名+形:神色慌张    里面宽敞    景色优美 
名+名:明天国庆节    他大专生    白菜五分 
3、 动宾短语和后补短语的区分(结构关系): 
1)动宾短语的结构特点是动词+动词支配对象(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后补短语的结构特点是动词(形容词)+动词补充说明(一般由形容词、  
   动词、数量短语及少数副词充当)。 
2)宾语一般表示“谁” “什么”; 
   补语一般表示“怎么样”“多少”“多久”。 
3) 补语有时用结构助词“得”。 
4、后补短语和主谓短语的区分(前后词语的关系): 
   后补短语:后面词语是补充说明前面的中心语的,中心语由动词和形容词充 
             当,如“写清楚”。 
   主谓短语:后面词语用来陈述前面的主语,主语一般由名词充当,如“字清 
             楚”。 
5、辨认复指短语、的字短语、方位短语、介宾短语: 
短语类型                          概念 
复指短语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同指一个对象。 
的字短语 偏正短语省略了名词中心语的一种形式。 
方位短语 名词、动词或某个短语后面带上方位词构成的短语。(表处所、时间) 
介宾短语 由介词和名词(或代词)组成。 
6、 复指短语和并列短语的区分: 
   复指短语同指一个对象; 
   并列短语指的是不同的对象。 
7、介宾短语和动宾短语的区分(造句功能): 
   介宾短语不能直接作谓语,只能修饰动词作状语(我[把文章]写好了;他[从 
   农村]来); 
   动宾短语可以直接作谓语(我写文章;读课文)。 






















                  第二单元复习课 
教学目标: 
落实课文的知识要点:课文体裁、主人公、性格特点、描写手法、重点段。 
重难点: 
小说的人物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 
第六课 
字词:阴晦  萧索  瓦楞  猹  胯  五行      秕谷  鹁鸪  如许  脾  愕然  
      鄙夷  嗤笑  吓  絮絮  瑟索  寒噤  折本  黛  惘  恣睢  伶仃  
      磕头  潺潺  祭祀  毡帽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选自:《呐喊》(小说集) 
主人公:“我”(小说虚构的人物,不是作者)、闰土、杨二嫂 
性格:“我”:寻求新路的进步知识分子形象。 
      闰土:勤劳善良、但又不觉悟的贫苦农民形象。(对比) 
      杨二嫂:贪婪、尖刻、鄙夷的小市民形象。 
描写手法:“我”:心理。 
         闰土:外貌、行动、语言。 
         杨二嫂:外貌、行动、语言。 
重点段:闰土的外貌;杨二嫂的外貌;最后三段;环境描写(第1和12自然段) 
典型例题:重点词语、句子的深刻含义。 
第七课 
字词:韬晦  唬  学圃  樽俎  叨  介  冢  色厉胆薄  血气方刚  何足挂齿 
      助  迅雷风烈  安  遂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国第一部长 
      篇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历史演义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 
      的一部小说。以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为题材。 
主人公:曹操、刘备 
性格:野心勃勃、大智若愚 
      骄横跋扈、隐忍机智(龙挂、以龙喻英雄) 
描写手法:对话描写。 
重点段:龙挂段。 
第八课 
字词:踱  郝叟  哽 
作者:都德,19世纪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柏林之围〉〉、〈〈最后一课〉〉。 
主人公:小弗郎士(贪玩、懂事)、韩麦儿先生 
性格: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 
描写手法:心理            对话、外貌 
重点段:环境描写(第一部分);21—22自然段;最后一部分。 
第九课 
字词:折服  海啸  埋汰  纷沓  耷拉 
单元要求:对话描写的作用:充分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的作用:深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