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五 故乡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五 故乡

  • 格式:  DOC
  • 大小:  108K    19张
  • 时间:  2016-07

《故乡》学案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9、故 乡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小说的特点,并简介作者及故事背景,口述故事情节。
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举例分析说明对比在文中的作用。
3、分析人物命运变化的原因,探讨出小说的主题,陶冶学生情感。
【学习重难点】
1、研习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和对人物细节描写部分的内容,理解其作用。
2、能说出“我”感情变化的脉络,朗读体会最后三段“我”的内心独白,加深对深层含义的语句的理解。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前几册课本中已经学过了不少小说,如《最后一课》、《社戏》等,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1、一篇小说必须具备哪三个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人物是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2、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
肖像、心理、行动、语言、神态描写,以及正面、侧面描写。
3、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4、环境:A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B自然环境;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
二、预习检查。
1、鲁迅及作品简介:
鲁迅(周树人)是大哥 ,周作人是老二.周建人是老三(即《风筝》里的弟弟)。“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从此成为世人最崇敬的笔名。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都被收录在各类教材中。其中,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 2、了解小说创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给拼音写汉字
瓦楞( ) 胯( )下 秕( )谷 髀( ) 瑟( )索 蜷( )缩
寒噤( ) 折( )本 潺潺( ) 五行( ) 阴晦 ( ) 萧索 ( )
愕然 ( ) wǎng( )然 bǐ( )夷 chī( )笑 zìsuī( ) ( )
4、初读课文,思考:
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的?依据这一线索可以把文章分为哪三个部分?
全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中着重刻画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谁是主要人物?谁是衬托人物?谁是线索人物?
三个人物:闰土、杨二嫂、我。主要人物是闰土,衬托人物是杨二嫂,“我”是线索人物。
2、文中的“我”是作者鲁迅吗?
不是,文章是小说小说是一种文学作品,经过了艺术性的加工、创造,所以主人公“我”不能等同于作者。
3、“故乡”这一题目怎眼理解?
“故乡”这一题目,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题目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对于一般人来说,故乡总是美好的,亲切的,值得怀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条,让我感到悲凉、生疏,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噤。
合作交流(第一部分)
1、第一自然段是一句话。这句话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结构上有何作用?
既写出“我”回故乡的急切心情,又为下文内容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第二自然段一共两句话,是一个完整的语段。请用几个短语概括出这段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它的作用。
衬托“我”的悲凉的心情,为全文奠定了沉郁的感情基调。
教师提问:第三自然段只有一个句子。这个句子的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理解它的含义?联系上下文,这个句子起什么作用?
学生分析、明确:这个句子采用了否定形式的疑问语气这种结构。“这不是”是否定,句末加问号再否定,是否定之否定。由于故乡的荒凉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自己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这不仅反映了“我”复杂的思绪,沉重的心情,也为下文故乡的对比作了铺垫和暗示。在文章结构上,它承上启下,转换自然。
4、第四段开头写道“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按照一般写法,下文应该写故乡“好”在哪里。可是下面却用“但”字一转,说故乡的“美丽”、“佳处”“却又没有影象,没有言辞了”这是为什么?   这要联系全文来看。后面写记忆中的故乡,只是少年时代的“我”眼中的故乡,“时时记起的”也只是少年眼中故乡的局部的“神异的图画”,没有也不可能要求一个少年对故乡的全貌进行整体的深刻的概述。由于他的注意力集中在闰土身上,因而他“时时记起的”只能是闰土与他所到之处。同时在这二十余年里,中国始终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故乡不会有什么令人难忘的美好记忆。但是,故乡如此的荒凉又与少年时代的记忆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我”刚刚回到故乡,在未了解到原因之前,就只能从自身的角度加以解释了枣“本没有什么好心绪”。这样在结构上自然地转入下文,点出此次回故乡的目的。
5、精彩句子赏析。
(1)“远近横着几个萧萦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一句中,为什么用“横着”?用了“荒村,为什么还要用“萧索”?把“活气”改为“生气”行不行?
“横着”是不整齐、不规则地放着的意思,有一种“被遗弃”的动感;“萧索”是形容词,突出了悲凉的气氛,“荒”字描绘出村落的凋蔽和沉寂,这里都是写“我”看到家乡的感觉。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写得具体而形象。这样的荒村,自然没有活泼的生活气息,有的只是死气沉沉。“生气”指旺盛的生命力,用在这里不确切。
(2)“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景物的描写怎么能成为“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这里,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般的判断句来理解,而是要联系上文。这个描写是要突出一种气氛、一种心情。“我”要永离故乡,永离老屋了,心情的凄楚可想而知,况且“我”是那样的怀念故乡。这种心情与上文“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正是协调一致的。
探究质疑—分析人物形象(闰土)
1、第二部分是全文的主体,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
对比的写法。
2、找出描写闰土的段落,填写下表。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



动作
语态
雪地捕鸟,月夜刺碴,"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对“我”的态度
"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
的态度
捕鸟、看瓜、刺碴、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性格
特点
活泼、聪明、能干、淳朴、热情、知识丰富,是个小英雄形象
憔悴、迟钝、麻木,有封建传统的等级观念,是当时社会不觉悟、生活贫苦的农民形象

3、文中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语态时,先后用了多处省略号,分别有什么作用?
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4、听到闰土由“迅哥儿”改称“老爷”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厚障壁”在这里指什么?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迅哥儿”改称“老爷”-----吃惊、失望的心情;“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借喻)。说明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
5、为什么闰土变成“木偶人”了呢?造成闰土性格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根本原因是: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探究质疑—分析人物形象(杨二嫂)
1.杨二嫂这个人物,我们应怎样认识?(年青、中年)
肖像“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的圆规”(尖刻、能说会道、令人可鄙)
行动“……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顺手牵羊,明索暗偷)
杨二嫂是一个具有 (自私、放荡、尖刻、损人利己)性格的人物。
2、在文中杨二嫂起什么作用?
作用:在小说中,杨二嫂是做为陪衬人物出现的,杨二嫂的尖刻、自私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3、“我”对闰土和杨二嫂的态度如何?
同情杨二嫂和闰土的疾苦,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批判闰土的愚昧和麻木。
4、闰土、杨二嫂、“我”三人分别是哪个阶层的代表?作品塑造这些人物有什么作用?
第一种类型:以“闰土”为代表的,生活在当时社会最下层的,受苦难最重,受压榨最深的“农民”形象,是属“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他们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沉重负担和压迫下,“都苦得象木偶人了”。他们对生活没有什么抗争,有的只是逆来顺受;他们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若硬说有,也只是“一幅香炉”和“烛台”,他们在积重难返的封建传统观念束缚下,在心灵与心灵间个个筑起“古训的高墙”而相互“隔膜”起来。
第二种类型:以“杨二嫂”为代表的,同样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小市民”形象,是属“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一类。他们依然逃不过“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压迫,与“闰土”的勤劳,善良不同的是他们多了一份尖酸与刻薄,多了一份游手好闲等卑俗的习性。在鲁迅笔下,如果说对“闰土”类的人物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话,那么对“杨二嫂”类的人物更多的就是痛斥和批判。
第三种类型:以“我”为代表的在“沉闷铁屋子”中被惊醒的,开始独立思索人生社会,是已经觉醒了的,但在生活重压下又难免软弱,在黑暗现实中又难免彷徨而无路可走的“小知识分子”形象,是属“辛苦展转而生活”的一类。在小说中,“我”并非仅是一个线索性人物,因此在教学中忽视不得对“我”的形象分析。
拓展延伸
1、重点研讨,精读全文的第三部分,结合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1)\'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明确:  “我”只感到“有些惘然”,“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而且一想到在故乡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高墙”就是社会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再想起闰土今昔的巨变,\'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2)作者希望下一代不要"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这里的三个"辛苦"含义各是什么?
第一个是"奔波、劳碌"的意思,是"我"的生活;第二个有"辛勤、劳苦"的意思,指闰土的生活;第三个有"钻谋、妄为"之意,指官、绅一类人物及杨二嫂们的生活。
(3)“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作者知道新生活是什么样的吗?

(4)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么“害怕”?
闰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态度虔诚,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这种愿望是"切近"的;而"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是"茫远"的,实现自己的这一希望又是非常艰巨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5)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6)“我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中“路”的双重含义是什么?

(7)“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
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这段文字,意味深长,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2、人物的塑造,不但要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还要通过环境描写,那么,文中对故乡的描写共有几处?它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 小说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
3、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教与学反思


10、孤独之旅
学习目标:
1、通读全文,按照小说的三要素完整而简明地复述全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内容,小组合作,充分交流对文章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
3、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细致评价文中杜小康这个人物形象,体验杜小康由幼稚到成熟的成长经历。
4、通过自己的朗读和小组合作,细致感悟交流本文向我们传达出的少年杜小康成长中的感受和“孤独之旅”的含义,学习杜小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内容,小组合作,充分交流对文章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
2、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细致评价文中杜小康这个人物形象,体验杜小康由幼稚到成熟的成长经历。
教学难点:
通过自己的朗读和小组合作,细致感悟交流本文向我们传达出的少年杜小康成长中的感受和“孤独之旅”的含义,学习杜小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情境导入
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我们脆弱的心,让我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鲜花,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灿烂。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更加丰富多彩。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
2、语言积累。
(1)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嬉闹( ) 掺杂( ) 给予( ) 撩逗( ) 凹地( ) 胆怯( )
(2)积累下列词语:
厚实 嬉闹
一落千丈 置之不理
歇斯底里
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朗读时(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本文讲了失学少年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故事,表达了一个
孤独可以使人坚强的 主题。
(2)再读课文,列出故事情节提纲,并复述故事主要内容,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课文研讨
(一)欣赏景物描写句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1)勾画出课文中景物描写句段。
a.自然景色的描写;
b.鸭群活动情景的描写:
(2)举例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1)P70.写杜小康对远逝的家的眺望和鸭群扇形水流的描写,表现杜小康的幼稚、软弱和恋家。鸭群流水虽然美,但毕竟单调、永恒,并不好玩。这些更增添了对在家乡生活的留恋。
(2)P71.写黄昏时炊烟和河面的热气,是那么的单调、虚无,更增添了杜小康孤寂的感受。
(3)7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4)P72。有关芦苇荡的描写: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和“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时,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
(5)P75。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小结:小说中的景物是为了把人物摆到特定的景物环境中去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与杜小康的成长旅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1、重点朗读以下段落。(学生朗读时,注意体会人物心中的孤独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1)从“小木船赶着鸭子……杜雍和这才将船停下来”。 刚开始,杜小康想回家,父亲则不肯,怕自己也会像儿子一样突然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
(2)从“这才是真正的芦荡……并且迟迟不能人睡”。 到达芦苇荡后,父子感受不同,儿子“害怕”,父亲也有些“慌张”,却安慰自己的儿子。
(3)从“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父子俩感到孤独。
(4)从“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最恶劣的天气……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那群鸭的羽毛上……”最恶劣的天气中,杜小康经受了考验。
讨论交流:请学生按照下列句式说一段话:我认为杜小康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
2、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杜小康成长过程作了细致的描写,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出发时:P70 ---------- 茫然,恐惧
到达芦苇荡时:P72--------害怕,胆怯
安顿之后: P73---------- 感到孤独
时间久了:P74---------- 不再忽然地恐慌
那天雨后天晴:P76---------- 坚强。
4、杜小康是怎样的一个少年形象?
杜小康是一个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少年形象。
杜小康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境中成长越来越坚强的少年。
杜小康是一个理解父母苦衷,能为家庭分忧的少年。
杜小康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孩子。
拓展延伸
1、概括杜小康的孤独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1)失去交流环境。对于一个离开学校和同学的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2)失去了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离开了人群,父子缺少交流,“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种空虚、贫乏的生活,在精神上是一种折磨。
(3)恐惧自然环境。大自然的空阔与未可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他“迟迟不能人睡”。
(4)恐惧未来环境。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孤独之旅》主要对人物杜小康进行心理刻画来表现他的性格。
B杜小康在暴风雨之夜经受了身心两方面的磨练,终于变得坚强,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C本文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D整个故事的起因是杜小康失学。
3、结合自己的体验谈感受。(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感受)
(1)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2)请你就杜小康父亲的教子方式,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3)你有过孤独的时候吗?请讲述你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用一段精彩的文字描述一下)。
感受孤独
 孤独的时候,拿起生花的梦笔,将一座空落失修的雾朦朦的心房簪补,于那斑驳破旧之处缀满朵朵粲然而潮湿的凄美鲜艳,然后以一双温情而柔素的手天女散花般地将她们放飞,散落在一张张没有负担而洁白无暇的纸上,留下那馨香美丽一瓣瓣……     孤独地时候,伫立在漆黑的窗前,一任夜幕层层覆盖,而我却只是目不转睛地呆视着窗外,将一双含泪凝情的眼眸投向那夜空的深邃与苍茫,辉映着遥遥天际那颗最靓的星子……     孤独的时候,痴迷地对着天上的一轮孤冷徘徊与遐想,一种李白“对影成三人”的天人合一的浩淼情怀则会溢满心头,而怀想最多的便是今生终成遗憾月上柳梢永无约期的皂影……     孤独的时候,将一颗桔心浸泡在音乐恣肆的汪洋中,让泰坦尼克号神秘而带有悲剧感的旋律驮着情感共振的羽翼穿越时空,让邓丽君加了咖啡的美酒麻醉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