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复习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_____。
2.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3.结果:使地表变得_________。
热能
巨大褶皱山脉
海陆变迁
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_。
2.主要表现形式:
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____。
太阳辐射能
崩解和破碎
侵蚀
平缓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主要的岩石类型:
A为_______岩浆岩,B为_______岩浆岩,C为_____岩,
D为_____岩。
2.主要的地质作用:
①代表_________,②代表_________,③代表_________,
④代表_________作用。
侵入型
喷出型
沉积
变质
冷却凝固
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1.地表形态的变化并非都是内力作用占主导。
任何一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区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一般情况下,在地表形态形成的初期,往往是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但在其后期的发展变化中,往往是某种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2.地势的高低起伏变化并非都是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
地壳的水平运动也会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高大的褶皱山脉,表现出地势的高低起伏变化。
3.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不是一回事。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而风力作用是指由风而引起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的一系列外力作用。
4.沉积岩和变质岩不可以直接变成岩浆岩。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地下变成岩浆后再经冷凝作用才能变成岩浆岩。
考点一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要点解读】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
2.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
变质作用是指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它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是指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其激烈显示可以在地表形成火山地貌。
【迁移应用】
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的我国的典型地形
(1)典型的陷落地形: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吐鲁番盆地、滇池、洱海、邛海、呼伦湖、青海湖等。
(2)典型的隆起地形:庐山、泰山、华山等典型的块状山地。
【典例1】(2013·海南地理)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内力作用的表现)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
到( )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2)(内力作用的影响)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 )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解题探究】
(1)地球上的地震、火山活动多发区的分布特征是什么?
提示:主要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2)地球内能的主要释放方式有哪些?其中能被人类利用的是哪一种?
提示:地热、火山活动、地震是地球内能的主要释放方式。其中地热可以被人类作为能源开发利用。
【答案试做】(1) D ,(2) A 。
【解析】第(1)题,结合经纬度可以得出该半岛(堪察加半岛)位于俄罗斯的东部。由于受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第(2)题,半岛上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说明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地热能丰富,因而成为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
【变式训练】读下面景观图片,判断该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
了( )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强烈的侵蚀作用 D.剧烈的火山活动
【解析】选B。图示景观是高大的陡崖,反映了岩块的上升,说明了地壳的垂直运动。
【加固训练】下图为福建省南碇岛“规则多边形玄武岩石柱群”景观。读图完成(1)、(2)题。
(1)这种玄武岩石柱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
C.海浪侵蚀 D.风化作用
(2)考古人员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陆生生物化石,这充分说明台湾海峡的形成是因为( )
A.板块张裂 B.地壳下沉
C.火山运动 D.海平面上升
【解析】(1)选B,(2)选B。第(1)题,玄武岩属于岩浆岩,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第(2)题,台湾海峡主要是由地壳的下沉运动导致的。
考点二 外力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要点解读】
外力作用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互为条件、紧密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各种地貌,其中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尤为普遍。
1.主要的侵蚀作用及形成地貌:
2.主要的沉积作用及形成地貌:
【迁移应用】
我国主要的外力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典型地貌
(1)张家界地貌:即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主要是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复杂的地壳运动形成的石英砂岩景观地貌。
(2)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3)丹霞地貌: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4)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这种现象在新疆罗布泊东北发育很典型。
【典例2】(2013·福建文综)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1)、(2)题。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该沙丘位于( )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题探究】
(1)河流的宽谷地带流水的速度如何变化?流水的哪种外力作用比较显著?
提示:在河流的宽谷地带,水流速度降低,流水的沉积作用比较明显。
(2)沙丘的形成与哪种外力作用密切相关?
提示:风力的搬运、沉积作用。
【答案试做】(1) D ,(2) C 。
【解析】第(1)题,首先注意审题干,“中游宽谷”是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而洪积平原是指干旱地区山前地带由一系列洪积扇不断扩大伸展组合而成的平原,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再结合题干“爬升沙丘”考虑,因此选项A、B、C都可排除;河漫滩一般位于河流中下游,河流中下游河道宽阔,水流速度较慢,以流水沉积为主,多发育沙洲和河漫滩等沉积地貌。第(2)题,结合题干“爬升”这一关键词,可知沙丘前行方向应与外力作用的方向相一致,排除②、④,再结合景观图的沙丘分布特征,沿河岸一侧的沙丘更缓,另一侧坡度更陡,可以排除①选项。该沙丘前后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经年复一年地吹送搬运并堆积,位于迎风坡一侧坡度更缓,背风坡一侧更陡。
【方法技巧】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
(1)依据地貌形态判断。
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显示为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堆积显示为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等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沙丘显示为风力的搬运、沉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沿岸显示为海浪的侵蚀作用等。
(2)依据区域环境判断。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搬运和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最为显著,多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沉积作用等。
【加固训练】(2014·信阳模拟)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的库车大峡谷,位于天山山脉南麓,这里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动,岩层呈波状弯曲,山体呈红褐色,当地人称为“克孜利亚”,意思为“红色山崖”。读图回答(1)、(2)题。
(1)构成库车大峡谷的岩石类型最可能的是( )
A.侵入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喷出岩
(2)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 )
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B.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D.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解析】(1)选C,(2)选A。第(1)题,材料显示该岩石层理构造清晰,应是沉积岩。第(2)题,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弯曲,外力侵蚀作用重塑地貌。
考点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要点解读】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可理解为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的相互转化,其中地壳内部的热能和外部的太阳辐射能是岩石转化的动力,各种地质作用是岩石转化的基本条件。
1.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及应用举例:
2.循环过程:
(1)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结形成岩浆岩。
(2)岩浆岩、变质岩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3)各类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4)各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重熔又成为岩浆。
3.意义:
(1)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迁移应用】
安徽天柱山是花岗岩峰丛地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地质公园,下图是天柱山常见的花岗岩奇峰,试利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解释花岗岩奇峰的形成过程。
安徽天柱山所在地在远古时期是一片汪洋大海,伴有大量的火山喷发,地下炽热的岩浆侵入地壳中,形成了天柱山花岗岩体,在随后的地质年代里,地壳上升隆起,经风化剥蚀、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天柱山逐渐演变成典型的花岗岩峰丛地貌。
【典例3】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岩石类型的判断)下列Ⅰ、Ⅱ、Ⅲ与岩石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Ⅰ——沉积岩 B.Ⅱ——岩浆岩
C.Ⅲ——变质岩 D.Ⅰ——变质岩
(2)(地质作用类型的判断)图中箭头体现岩石圈诞生与消亡的是( )
A.①② B.③② C.⑤④ D.⑤⑥
【解题探究】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地质环境分别是什么?
提示: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的,对应的应是熔融环境;变质岩是经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对应的应是变质环境;沉积岩是一系列外力作用形成的,对应的应是沉积环境。
(2)岩浆与岩石圈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岩浆是岩石圈的物质来源,同时岩石圈也会有部分岩石转化为岩浆。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成为岩石圈的一部分;岩石圈中的岩石又经高温熔融成为岩浆。
【答案试做】(1) C ,(2) B 。
【解析】第(1)题,由图中熔融环境、变质环境、沉积环境可以推断,Ⅰ表示岩浆岩、Ⅱ表示沉积岩、Ⅲ表示变质岩。第(2)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结合岩石形成的地质环境,可知①表示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②表示重熔再生、③代表岩浆活动、④代表地壳运动、⑤代表变质作用、⑥代表外力作用,岩石圈诞生是指岩浆岩的生成(岩浆活动③),岩石圈消亡是指各类岩石变成岩浆的过程(重熔再生②),故选B。
【变式训练】图1所示景观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花岗岩石柱。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运动 ③外力作用 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形成图1风景的岩石属于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1)选A,(2)选B。花岗岩属于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是一种侵入型的岩浆岩,后在地壳的抬升运动作用下,露出地表经外力作用形成花岗岩石柱。
【加固训练】(2014·温州模拟)据监测,某火山喷发时间约8个月,大多数时间火山灰(图中浅灰色部分)向东南方向飘去,火山灰几乎覆盖了整座山。在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覆盖在地表的火山灰可先转化为( )
A.侵入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解析】选B。覆盖在地表的火山灰属于沉积物,在地壳物质循环中可先转化为沉积岩。
【备选要点】
板块构造运动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作板块。
(2)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3)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2.板块构造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①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
②在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大山脉。
③在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的地区,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2)板块的运动会造成严重地质灾害。板块运动会导致火山喷发、地震频发、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改变地表形态。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十二
1.判断方框内的物质名称,确定岩浆岩是判读的关键:
当炽热的岩浆(图中C)从地球内部喷出后,便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侵入岩(图中D)和喷出岩(图中E),因此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而岩浆岩可以变为变质岩(图中B)和沉积岩(图中A),变质岩和沉积岩可以互相转化,但都不能直接形成岩浆岩。
2.判读图中各箭头的指向:
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只有一个(是由岩浆指出的);指向岩浆的箭头有三个(三类岩石均有箭头指向岩浆);由岩浆岩指出的箭头有三个(分别指向岩浆、变质岩和沉积岩);指向变质岩和沉积岩的箭头均为两个。
3.明确各箭头的含义,确定其代表的地质作用:
岩浆指出的箭头代表冷凝作用;指向变质岩的箭头代表变质作用;指向沉积岩的箭头代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一系列外力作用;指向岩浆的箭头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4.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转化关系,反映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揭示了各种地质作用之间的关系,影响了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2013·上海地理)图示的岩石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
A.② B.③ C.④ D.⑤
(1)获取有效信息。
(2)判断地质作用环境。
不同的地质环境孕育不同的地质作用,形成沉积岩需要沉积环境;形成岩浆需要熔融环境;形成变质岩需要变质环境。一般发生变质作用需要高温、高压条件。
(3)判断地质作用的名称及影响。
洋壳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其物质来源主要是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图中数码①和⑤代表变质作用,数码②③⑦代表重熔再生作用,⑥代表固结成岩作用,④代表冷凝作用,形成岩浆岩,为岩石圈提供物质来源。
【答案】(1) C ,(2) C 。
(2013·杭州模拟)下面图甲为板块运动示意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在图甲所示板块边界区域,可能形成的地表形态
为( )
A.东非裂谷 B.海岸山脉
C.大西洋 D.喜马拉雅山脉
(2)在图甲①处,最可能形成的岩石类型应为图乙中
的( )
A.a B.b C.c D.d
【解析】(1)选B,(2)选B。第(1)题,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大陆板块抬升可能形成海岸山脉。第(2)题,a、b、c、d分别表示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和岩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