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总复习

高中生物必修1公开课《期末复习资料》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高中生物必修1公开课《期末复习资料》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生物必修1公开课《期末复习资料》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生物必修1公开课《期末复习资料》ppt课件免费下载
生物必修1 第五章复习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
大多数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
2.酶的三大特性:
1.酶的概念
⑴高效性——H202酶与FeCl3催化效率的比较
⑵专一性——淀粉酶水解淀粉与蔗糖(自变量)的实验
斐林试剂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产生是因变量
⑶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注: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而失活。低温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
定,恢复适宜的温度,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分析:不同的PH条件是自变量,H2O2酶活性的高低(
测气泡产生量或观察点燃卫生香的燃烧程度是因变量)
方法步骤:
实验目的:探究PH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
⑴取三支试管编号为ABC,分别加入1mlH2O2酶溶液
(分组编号,共性处理)
⑵A试管中加入1ml蒸馏水,B试管中加入1mlNaOH溶
液,C试管中加入1ml盐酸,混匀之后,三支试管中各
加入2ml H2O2,振荡。
(控制单一变量,共性处理,体现等量原则)
⑶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观察三支试管中的气泡产生量
(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本实验不能用这
句】 ,测因变量。)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
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在一
个容器内,调整pH为2.0,保存
在37度水浴锅内一段时间后剩余
的物质为?
淀粉,水,胃蛋白酶,多肽
催化剂种类
(6分)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 、 、 。
(2)根据图一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图二曲线bc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

(4)根据你的理解,图三曲线纵坐标最可能代表

H2O2浓度
温度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反应受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的限制
溶液中H2O2的剩余量
下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请解释在A、B、C三点时
该化学反应的状况。

(2)如果在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请画出相应的曲线。
A点: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B点:反应速率在此时达到最高。C点: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如果在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上升的幅度变小。因为图中原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催化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反应速率都会变慢。 见右图。
(3)如果在B点时往反应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请画出相应的曲线。
该曲线表明,B点的反应底物的浓度足够大,是酶的数量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这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1.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总结
细胞中的重要能源物质——葡萄糖
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
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太阳能
生物体内的良好储能物质——脂肪
植物细胞中的重要储能物质——淀粉
动物细胞中的重要储能物质——糖原
2.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
结构简式是:A — P ~ P ~ P
A代表腺苷(一个腺嘌呤与一个核糖形成的)
~代表高能磷酸键; —代表一般磷酸键。
注: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即一磷酸腺苷),就成了RNA的基本组成单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3.ATP与ADP相互转化方程式
ATP
Pi
ADP
能量
酶1
酶2
+
+
时:
(1)
能量来源:
呼吸作用(动物和人)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
时:
(2)
能量去处:进行生命活动
eg:主动运输,细胞分裂,肌肉收缩耗能
综上所述:
此反应物质可逆, 但能量不可逆。
能量去路;形成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
能量来源;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
注意:
1、ATP的合成与分解不是可逆反应。 ①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 ②酶也不是同一种酶; ③反应的场所也不同。
2、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ATP与
ADP在细胞内的相互转化是十分迅速的;
细胞内ATP的含量总是处在动态平衡之中。
ATP
ADP
能量
酶2
+
+
Pi
酶1
1.ATP中的三个字母A、T、P依次代表( )
A.胸腺嘧啶、腺嘌呤、磷酸基
B.腺苷、三个、磷酸基
C.胸腺嘧啶、三个、磷酸
D.腺苷、三个、腺嘌呤
B
2.30个腺苷和60个磷酸基最多能组成多少个ATP( )
A.30个 B.60个 C.0个 D.20个
D
思考:一分子ATP中,含有的腺苷,磷酸基团和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依次是 、 、 。
3.下列选项中ADP含量增加的过程是( )
A.K+进入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
B.苯进入生物细胞
C.线粒体中的氢与氧结合
D.甘油被吸收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A
实验课题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进行有氧呼
吸产生水和CO2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
2、 CO2的检测方法
(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酒精的检测
重酪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二、实验假设
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在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
三、实验用具(略)
1.NaOH的作用是什么?
2.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作用?
3.如何说明CO2产生的多少?
4.如何控制无氧的条件?
吸收空气中的CO2
吸收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及速度,变浑浊程度高且快的产生CO2多,反之则少
如乙图,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三、实验用具(略)
四、实验结果预测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均产生了CO2,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
2.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没有酒精生成,不能使重铬
酸钾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在无氧情况下,生成了酒精,使重铬酸钾溶液发生灰绿色显色反应。
3、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CO2要多
细胞呼吸方程式
1.有氧呼吸(彻底氧化分解)
2.无氧呼吸(不彻底氧化分解)
第二阶段
有氧呼吸过程
C6H12O6
2 丙酮酸
+能量(少)
细胞质基质
第一阶段
线粒体
场所:
线粒体
场所:
第三阶段
场所:
无氧呼吸过程
(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主要在线粒体内
需氧分子参加
CO2、H2O
较多
细胞质基质
不需氧
CO2、C2H5OH 或C3H6O3
较少
1.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
活性来影响细胞呼吸的速率。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外因
2.氧气直接影响呼吸速率
A
A:只有无氧呼吸,且
呼吸强度为OA
B:呼吸强度最弱,即单位时间消耗有机物最少。
此时,O2吸收<CO2释放
C:只有有氧呼吸,O2吸收=CO2释放
下图表示某植物幼根的细
胞呼吸过程中,O2的吸收
量和CO2的释放量随环境
中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曲线,其中线段XY=YZ,
则在氧浓度为a时( )
A.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
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D.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C
三、应用
1. 中耕松土
2. 种子贮藏应:低温、低氧、干燥
3. 果实蔬菜保鲜应:低温、低氧
呼吸作用的应用
有保证根的正常呼吸作用。
种子储藏为什么要晒干: ①种子含水量高,呼吸作用强,种子内储存的营养物质易分解而损失过多; ②种子含水量高,呼吸作用强,放出热量多,温度增高,种子易发芽、霉变。
注:不能低湿。
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研磨得到研磨液匀浆,把匀浆分成等量的两份,其中一份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把上清液、沉淀和未分离的细胞研磨液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锥形瓶,分别进行下列试 验。请分析试验结果:
(3)向三个锥形瓶内分别加入等量的荧光素(遇ATP可以发光的物质),将等量的丙酮酸分别加入三个锥形瓶中。发光最强的是 ,原因是

酒精与CO2
CO2和H2O

丙瓶中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全部进行,产生能量最多
1.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绿叶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
①色素提取的原理: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②色素分离的原理: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因而不同色素可以在滤纸上扩散而分开,形成不同的色素带。
3.方法步骤
提取色素(二氧化硅、碳酸钙与无水乙醇作用)
→制备滤纸条(剪两角作用:防止色素带不整齐)
→画滤液细线(细齐直匀:画一次待干后再画第二次)
→分离色素(滤液细线不能触到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
到层析液中得不到色素带)
→观察并记录(识记色素条带位置)参看练习册P95
4.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叶片要新的新鲜、颜色要深绿,含有较多的色素。
②研磨要充分迅速。
③滤液细线不仅要求细、直,而且要求含有较多的色素,所以要求待滤液干后再画1-2次。
④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滤纸上的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
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重点实验
1.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什么?
2.萨克斯对这个实验设计在逻辑上很强的严密性具体体现在
A.没有对照实验 B.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C.暴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D.遮光处作为对照
将叶片进行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
3.该实验中叶片内含有的叶绿素等色素,会对碘蒸汽处理后表现的蓝色造成干扰,影响实验效果为增强实验效果对叶片应作怎样的处理?
热酒精溶液脱色
恩格尔曼的实验
隔绝空气
黑暗,用极细光束照射
完全暴露在光下
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
结论:
氧是由 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1.是因为水绵不仅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而且螺旋分布于细胞中,便于进行观察分析研究.
2.先选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是为了排除实验中光线和氧的影响,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3.能准确判断水绵细胞中释放氧的部位;而后用完全曝光的水绵与之做对照,从而证明了实验结果完全是光照引起的,并且氧是由      释放出来的.
叶绿体
4.三棱镜的光线射水绵临时装片,大量好氧性细菌集中在红光和蓝紫光区,从这一实验能够得处什么结论?
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20世纪30年代,鲁宾和卡门(美)的同位素标记实验
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产物)全部来自水(原料),而不是来自CO2
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比较
光能转换成电能
再变成活跃的化学能
(ATP、NADPH中)
活跃的化学能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
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合成ATP提供原料
水的光解H2O→2[H]+1/2O2

合成ATP ADP+Pi +E → ATP


光能
CO2的固定CO2+C5 →2C3

三碳的还原2C3 → →C6H12O6


ATP [H]
光强、CO2浓度变化,短时间内对C3、C5及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光照由强到弱, CO2供应不变
光强减弱→ATP、[H]产生减少→ C3的还原减弱,CO2的固定仍正常进行→ C3含量上升, C5含量下降,葡萄糖合成减少,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CO2供应增多→ CO2的固定增强, C3的还原仍正常进行→ C3含量上升, C5含量下降,葡萄糖合成增加,光合作用增强。
(2)光照不变, CO2供应由不足变充足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1.光合作用强度指:
2.光合作用强度如何表示:
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表示。
B:此光强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补偿点。
C:此光强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随着光强增大,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大。光饱和点。
A:光强为0时,呼吸作用释放
的CO2量。
光照强度的影响
光照强度
呼吸速率
净光合速率
真正光合速率
真正光合速率 = 净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
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
CO2浓度(0.01%)
思考: CO2浓度为0.04%时曲线如何?
分析:只要注意几个关键点的变化即可。
①CO2对呼吸作用没有影响,所以A点不变;
②B点光强时,CO2增多,光合作用强度增强,而此时呼吸强度不变,所以B点左移。
①曲线分析
OA段:随叶面积的不断
增大 ,光合作用实际量
不断增大。A点:为光合
作用叶面积的饱和点。
随叶面积的增大,光合作
用不再增加,原因是叶片
相互遮挡,影响对光的吸
收。
OB段 :表明干物质量随叶面积增加而增加。BC段 :由于A点以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加,但叶片的呼吸量随叶面积的增大而增加,所以干 物质积累量降低。
②应用:适当间苗,合理密植,适当修剪,避免徒长。
化能合成作用
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
如:硝化细菌,不能利用光能,但能将土壤中的NH3氧化成HNO2,进而将HNO2氧化成HNO3 ,硝化细菌能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来的化学能,将CO2和水合成为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
⑴不同点:
能量 的来源不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光能;化能合成 能量来源是体外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化学能。
生物类群不同: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类群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某些微生物;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类群主要是某些细菌。
⑵ 相同点:
都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有能量的有机物。
1.一般来说,光照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在夏天光照最强的中午光合作用反而下降,原因是( )
2.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 )
A 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和光能 B 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C 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 D 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
3.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以分子态释放出氧以及ATP的产生都离不开( )
A 叶绿素和二氧化碳 B 水和二氧化碳
C叶绿素,水和光能 D二氧化碳、水和光能
C
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不足
C
右图表示绿色植物鸭茅(属
禾本科鸭茅属多年生草本植
物,幼叶呈折叠状)相对光
合速率(%)与叶龄(d)
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B点表示 。
(2)新形成的嫩叶净光合速
率(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
率-呼吸速率)很低,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角度分析,是由于 ,吸收光能少;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角度分析,是由于幼叶呈折叠状,气孔开度低,吸收的
少;此外还有细胞呼吸旺盛等原因。
(3)CD段相对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是随叶龄的增加,叶细胞逐渐衰老, 。
叶龄10天,叶片充分展开时,相对光合速率最大
幼叶呈折叠状
CO2
叶绿素的含量减少、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降低
(4) 用鸭茅的大小、生长状况相似的绿色叶片,分组进行如下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重量变化;再立即光照1h(各组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请分析:参与光合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大约 ;温度为30℃时,叶片真正光合作用速率为 。
290C
3m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