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二十二 都市精灵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二十二 都市精灵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7

《都市精灵》课堂教学实录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一、导入新课 
师:人与动物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常常彼此依赖,也因此有很多关于人与动物互帮互助的故事传为佳话。你能给我们介绍一则这样的故事吗?
生1:我记得1989年1月的一天,一艘航行在太平洋的小客轮触礁沉没。20岁的瓦努阿图居民罗斯琳在海上漂流,突然她发现不远处有两条水鲨鱼朝她游来,她吓的尖叫起来,但鲨鱼并没有伤害她,其中一条在她身边游来游去,另一条则潜入水中捕捉来一条鲜鱼供她吃,直到救援飞机飞临上空时,鲨鱼才离去。
生2:1993年5月的一天,西班牙中西部的阿维拉山有一家四口人因野营迷失在大山深处,走出森林时已是第8天,他们饿得瘫倒在地上不能起来。正在绝望之际,却发现两头大黑熊个叼着一只大口袋放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里边有烤肉、面包、西红柿等食品,这些很可能就是黑熊从别处偷来的。这样每到晚上,两只大黑熊便把各种新鲜食物送来,然后悄悄离去。直到第23天,他们被救走为止。熊本是吃人的猛兽,为什么会一改本性,做出救人的义举,令人费解。
生3:曾经有一个大学生,他毕业之后放弃本来应有的优越条件,毅然进了丹顶鹤保护区,在一次营救丹顶鹤的过程中,他不怕危险,毅然跨进了沼泽地。
师:这三位同学用简要而流畅的语言讲述了动物与人的故事,看来要和动物做朋友并不难,关键在于用心去感受,用爱去交流。只有这样,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共同来探讨一下人和动物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课课题\'都市精灵\'中的\'精灵\'二字,在有的神话传说中,是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读了文章以后,你对此是否有新的认识呢?请大家带着这一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师:(同学纷纷举手)好,同学们读得很快,谁来说说看?生4。
生4:我认为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新颖独特,\'精灵\'本来是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但作者却与\'都市\'连用,人们便产生了一种疑惑:精灵怎么会在都市里呢?从而引起下文。通读全文后便会知道,作者将都市里的小动物比作\'精灵\',从而赋予了他们活泼可爱的性格。突出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为表达作者呼吁人们保护小动物的思想情感作了铺垫。
师:生4分析具体细腻,其他同学有没有类似或不同的看法呢?
(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生5:我基本同意生4的看法,精灵在文中指可爱的动物,这里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动物人格化了,听起来更加亲切,更加可爱,也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师:你们对生5的回答有什么看法吗?
生6:我觉得不太全面,不太深入。文中提到很多精灵,如松鼠、乌鸦、海鸟等,这些动物对人们很友好,是人们的朋友,由此呼吁人们保护动物和动物共同建设地球这么一个家园。
师:好,坐下,生5从拟人的角度说开去,视角独特,语言简练。生6从作者表达的情感出发,见解深入。(有人举手)生7,你说说看。
生7:我觉得\'精灵\'写出了文中小动物的特点,精灵都是非常可爱、机灵、聪明,讨人喜爱的,而且从\'精\'可以看出精灵都是非常稀少的,从而蕴涵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也告诉人们这是非常担忧的事。
师:抓住特点,突出稀少,可见都市里的精灵日趋减少的现状,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很好,坐下。
生8:从\'精灵\'这个词上来看,精灵是指可爱的动物,但从文中来看,我认为精灵不一定指可爱的动物,像乌鸦,其他兽类就不一定可爱,文章的意思是只要人们与动物友好相处,再凶猛的动物也能成为人类的朋友。
师:生8针对生7的发言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看法,就是无论什么动物,只要与他们真诚相处,就能成为朋友,就能共同创造和谐美满的大家庭。作者以\'精灵\'为描写对象,又是议论的触发点,提出了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问题,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涵。
所以作者提出每座城市都应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的观点,并强调应以小动物作为\'标志和象征\',足见某种小动物在一个城市的地位和作用。请你再读课文,然后以其中的一种小动物的口吻说一说\'都市精灵\'能给城市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呢?
(学生读课文,并练习讲述,几分钟后纷纷举手。)
生9:我是一只灰喜鹊,我跟我的同伴成双成对来到参天的大树上,我们非常地快乐,常常在高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非常地活跃,给这座大庭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师:好,灰喜鹊说得怎样呢?(哄堂大笑)
生10:我觉得生9说的并没有抓住给都市生活带来的好处,好处体现不深。
生9:我觉得我是抓住了给这座大庭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就是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这个好处。
生11:老师,我觉得灰喜鹊并不是成双成对的,生9用的\'成双成对\'这个词不恰当。
(大家小声议论都表示认可)
师:看来,大家要仔细阅读课文,注意用词准确才行。生12。
生12:我是一只大鹈鹕,是一种十分少见的鸟,只有在海上可以见到我,我的长相十分滑稽,在我的喉部有一个大的皮囊,这个皮囊对我实在太重要了,我捉鱼的时候都要用它。人们常常来观赏我,因为我的捕鱼姿势十分好看,就连外国游客对我也非常青睐。曾有一位外国人说我很有观赏价值。我觉得我能给都市人在闲暇时候以一种美的享受而十分快乐。
师:生12以大鹈鹕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你们觉得讲得怎样呢?
生13:生12讲得十分生动有趣,但我觉得他讲得并不是十分深刻,他只是说到了鹈鹕给别人的观赏价值,其实还可以深一层。
师:你能说说深一层的理解吗?
生13:比如说可以增加一些当别人观赏时,我内心自豪喜悦的描写,或者我当时的神态等,这样才能反映出大鹈鹕与人类的和谐美。
生14:我也有和生13相同的感觉,因为我们文章表达了的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而这一个和谐应该是相互的,所以讲述时应该突出两方面,体现和谐共处。
生15:我觉得生14的观点有对的一面,比如和谐是相互的我是认可的,但他认为的两方面都要突出,我不同意。
师:为什么呢?
生15:因为这样就没有重点了,就没有了详略。
生16:我认为生12的讲述侧重于别人的观赏,字里行间也能体现出我作为大鹈鹕的自豪和喜悦,也就是体现了和谐的相互性了。
师:经过刚才几位同学的唇枪舌剑,问题真是越辩月明了。应当承认和谐是相互的,生12虽然没有从两方面突出这一点,但他就其一点起到了这样的效果,应该值得肯定,你们说呢?
生17:我还有一个不同的看法。(大家惊讶)
师:你说?
生17:我认为生12的讲述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独白,虽然他发挥了他说相声的特长,讲起来很幽默,而实际上还是不形象。
师:你的意思是?
(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说)
师:正如大家所说,缺少了形象的描写。
生17:是这样的。
师:看来,缺少描写的独白,即使是相声大师来讲(大家都笑了),还是显得苍白的,所以大家讲故事,说话写文章,要能多一些描写就丰富得多了。还有人要讲吗?
生18:我是一只乌鸦,几十年前,我和我的同伴常常展翅飞翔,每到一处天空常常是黑压压的一片,几乎达到遮天避日的地步。清晨我们结着伴成群地飞向城外,在乡下觅食;黄昏,我们又结伴成群地飞回城里过夜。人们每天按我们飞进飞出的钟点劳作休息,我感到很高兴自豪。
师:对生18的讲述,你们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生19:我觉得生18讲得非常好,他的观点很明确,就是给都市人作了一个生物钟。还有就是有一个词语用得很好。
师:什么成语?
生19:遮天避日。形容了乌鸦之多,给天空增添了一景。
师:生19抓住了观点和用词进行了简洁明了的分析。
生20:我觉得他的描写比较成功,比如展翅飞翔、黑压压、遮天避日、结着伴等这些词用得很形象,给人以一幅图画的感觉,像结着伴,还有拟人的色彩,这样乌鸦的形象就活了。
师:语言的描写比较成功,在这方面比刚才的讲述略胜一筹。
生21:我觉得他讲述的是几十年前的自己和同伴的故事,而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我认为他要是能结合现在,讲出其中的变化就好了。
师:为什么?
生21:因为现在的乌鸦非常寂寞惨淡,这样可以与以前的热闹景象对比,可以体现出一种对现状的悲哀。从而呼吁人们去保护乌鸦和其他的动物,与他们和谐相处。
(同学们纷纷点头。)
师:从大家的动作和神态,我能看出你们对生21的赞同。的确,讲出变化可以便于对比,便于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其实运用对比也是本文的一个特点。作者在文中为我们展示了几幅反差强烈的生活图景,你能从中找出几幅,并且分别给他们拟一个标题吗?如能说出你这样拟题的意图更好。
(大家读课文,思考。几分钟后许多人举手。)
生22:我找的一幅图景是几十年前,北京城成百上千的乌鸦\'遮天蔽地\',飞来飞去, \'成群结队\'\'叫着闹着\'的热闹景象,另外一幅是现在城市里的乌鸦大白天蹲在那里无所事事,而且也不大叫了这个悲惨景象。我给它们拟的题目分别是\'群鸦图\'和\'孤鸦图\'。主要是想通过\'群\'和\'孤\'突出两幅图景的特点。
师:语言表达自然流畅,此外,你们对他的发言有自己的看法吗?
生23:我认为\'群\'和\'孤\'是这两个题目的特点,也是这两幅图景的特点,这两个字对比强烈,联系全文,就能看出其中的变化,给人一种悲凉的心境。
生24:我觉得\'群\'和\'孤\'是从数量上来对比的,这固然是好的。但我认为\'孤\'字用得不恰当。
师:哦?为什么呢?
生24:因为书上的文字是说我的大院里有两只呆鸟,而不是一只,所以不能用\'孤\'。
生22:首先我认为两只或者再多几只相对于几十年前,已经少得多了,再说,我用\'孤\'也是一种夸张,极力说这种景象的悲惨。
(很多同学议论纷纷)
师:生24,你对生22的解释理解吗?
(点头,有学生举手)
师:生25。
生25:老师,我也是这两幅图景,但我给它们你了一个共同的标题,不知可不可以。
生22:不可以,因为题目的要求是分别拟一个标题。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呢?(大家都说不可以)今天生25发言比较积极,我们就灵活一下,改改题,好吗?
(大家都说好)
生25:我给这两幅图景拟的题目是\'乌鸦,少了\'。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25:我这个题目就是很醒目,让别人看了就会想\'乌鸦为什么会少了\'。
师:就是设下悬念。
生25:是的,这样引起别人的思考,给人类以启示。
师:那你自己能解开这个悬念,说说启示吗?
生25:就是人们太霸道了,破坏了乌鸦的生存环境。所以要保护乌鸦。
生26:我认为就是要与像乌鸦等很多的动物做朋友,和他们和谐相处。
师:很好,生25的拟题很富有创意,生26的观点很深刻。其他还有吗?
生27:我也是这两幅图景,我拟的标题分别是\'热闹乌鸦成景图\'和\'寂寞乌鸦观城图\'。
师:你这样拟的意图是?
生27:我根据第5小节中\'成群结队\'\'城里城外飞来飞去叫着闹着\'\'一飞就是乌压压的一片\' 等,可以看出一番热闹的景象。在第4小节中\'它们并不叫,呆呆地蹲着,居高临下地瞧着这忙碌的大城市……\'可以看出乌鸦是孤苦而寂寞的的旁观者形象。所以我拟了这样的标题。
师:你们对生27的拟题有什么看法吗?
生28:我觉得生27的拟题很有文采,比生25的要好,但生25的能给人警示,让人回味,不断思考\'为什么少呢?\'而生27的虽然有诗情画意但在吸引读者方面没有生25的强烈。
师:生28运用了比较分析法,着重引人入胜的角度,语言简明,很好,坐下。生29。
生29:我也是共同拟的标题。
师:可以,说说看。
生29:我给这两幅图景拟的是\'久违了,乌鸦!\'因为这两幅图景是有时间顺序的,所以用久违能体现时间的变迁,也能蕴涵作者的感情。
生30:我有点不同意他的看法,\'久违\'是久别重逢的意思,他的标题意思是以前有乌鸦,后来有很长时间没有了,现在又回来了。而文章的意思是以前乌鸦很多,但现在是很少很少了,标题与文章意思不符合。
(大家议论纷纷,表示赞同)
师:生29,你说呢?
生29:我这里的\'久违\'和课文第5节开头的\'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的意思是一样的,是指很久的离别了,就是离别很久了。
(大家沉思。)
师:听生29这么一说,你们是不是有所感悟呢?同样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里就会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我们平时要对语言细细推敲。
生29:我还找到另外两幅图景。就是北京城的\'连乌鸦都久违\'的现在景象和旧金山的海兽海鸟嬉戏的景象。这也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我拟的题目分别是\'都市乌鸦仅两三\'和\'海边海狮上百千\'。因为北京城的乌鸦很少,而旧金山的海狮很多,所以这个题目可以形成对比。
生30:生29是从数字上作对比,很鲜明。
生31:我觉得他这个题目一个是\'都市\',一个是\'海边\',很对仗,不仅有数量上的对比,也有地区的对比,反映出旧金山城市环境美,人与动物和谐,而北京城却让人感到悲哀了的心情。
生32:我认为\'仅\'应改为\'剩\',\'仅\'是表现的现状,而\'剩\'能突出其中的变化。
(对、对,大家表示赞同)
师:很好,能注意用词的准确,坐下。
生33:我觉得这个标题并不能反映动物的生活情态,比如北京乌鸦的呆望、寂寞、不老呱等,旧金山海狮海鸟的嬉戏等。
师:这两个标题工整对仗,有数量对比也有地区对比,体现了同学很高的拟题水平,如果能加些动物情态的词就更好了。
生34:我拟的是\'幽雅小院两三乌鸦闲观景\'和\'繁华码头海兽海鸟任嬉戏\'。我主要用\'闲\'和\'任\'表现了他们的情态。我是从什么地方,那个地方是怎么样的,有多少动物,它们的生活情景如何,几方面来考虑的。\'闲观景\'反映乌鸦的生活情况,幽雅小院都只有两三只,可见整个北京城乌鸦的稀少。\'任嬉戏\'体现海兽海鸟自由自在,与人非常亲近的情景。
师:你们对他的拟题和分析有怎样的看法呢?
生35:我觉得其中的\'闲\'字给人一种生活舒适的感觉。
(生34举手)
师:生34,有事儿您说话!(哄堂大笑)
生34:我这个\'闲\'不是悠闲的意思,而是无所事事的意思。另外我想作一个修改,就是\'海兽海鸟\'改为\'百千鸟兽\',\'百千\'与\'两三\',\'鸟兽\'与\'乌鸦\'对偶。
师:你们觉得这样改行吗?
(大家齐说好)
四、再读课文,体味语言。
师:好,作者通过这些图景的对比,倡导每座城市应该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人类应该与鸟、鱼、兽友好相处,从而提高生活环境的质量。作者从小院到北京城再到昆明、上海,以及旧金山,联想非常丰富,不仅如此,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具特色。请你快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最富表现力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学生有的小声读课文,有的批注。)
生35:我找的是\'碰巧了,……简直是奇迹。\'这里可以看出小松鼠在北京城是十分稀少的,被作者喻为一宝,由此可以体现人们对都市精灵的不珍惜,甚至伤害它们,不能和它们友好相处。
师:思维灵活,分析简练。很好,坐下。
生36:我找的是\'其实,……不过多半是一只或一双。\'我是从\'光顾\'这个词来理解的,这个词一般指商家对顾客的欢迎,这里用在鸟身上,写出了作者对鸟的欢迎,并赋予了鸟以人的感情色彩,突出了鸟的可爱,也与下文的\'幸事\'照应。
师:你的分析抓住了\'光顾\'这个词,不仅有条有理,而且很全面。好,生37。
生37:我找的是\'在它最繁华的渔人码头旁,……引来无数游人驻足观赏。\'这里体现了很热闹的场面,并且与北京成的景象作了对比。表达了作者的羡慕之情。
师:好,分析比较全面,但似乎还不太深刻,你们认为呢?生38。
生38:这里热闹是因为这里的人们有保护动物的意识,所以人们很爱动物,尽量不去干扰它们的私生活。
五、反思问题,深入探究
师:由此看来,旧金山这里环境之所以热闹,动物之所以能与人融洽相处,是因为这里的人们的保护意识很强,懂得与动物友好相处。作为都市里的人,我们的意识如何呢?作者认为每座城市都应该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你赞成这一观点吗?你认为怎样才能使都市拥有更可爱的动物,
生:(齐声)赞成。
生39:我认为要保护环境,加强绿化,这样动物才会到我们城市来。
生40:我认为要加强宣传,增强市民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生41:要禁止猎杀,设立保护区。
生42:不准在集市上出售野生动物。
六、总结讲话,布置作业:
   师:好,同学们都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措施,其实,与动物和谐相处,归根结底还在于我们的行动。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动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动物一起携手建设美好家园吧。今天的作业是课外阅读短文《城市听鸟》,
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发短文)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