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朱自清
背 影
说课
郑州市第八十三中学 刘冬英
二、说教法
我们的学生语文基础比较差、尤其体现于学法方面、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根据我们学生情况、本课文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以下教法
1、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设计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通过语言的体会,解决本文重点。
2、比较阅读法。
3、采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4、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效率,使用多媒体教学。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的的散文代表作,作品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特定角度的背影去写父子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下的相怜相爱的感情。在新版教材课本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本教材的地位、作用,结合实际,目标定为:
①、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文中的父子亲情。
②、过程与方法:体会朱自清“美文”的语言风格。
③、知识与技能:学会选择最佳角度、选用传神动词、加入自己的情感反应的写作技巧。
3、教学重点:
①重点文段的阅读,学习文中的细致描写,体会其中深沉的父子情。
②选择最佳角度、选用传神动词、加入自己的情感反应的写作技巧。
4、教学难点:
站在更高的地位阅读文本,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
5、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把握;写作技巧的点拨。
第二课时:比较阅读、主题升华。
二、说学法
教与学是相长的,为了老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学法方面我采用“导—思—点拨—练”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在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以下指导:
引导学生注意紧绕所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关键性语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理解文中的父子情;指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语言特点,加以积累、运用,加强语文基础;指导学生注意文中抓住人物特征的细节描写,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具体写作中去,提高语文水平。
三、
第一课时
我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朱自清《绿》
美文美读
教 学 目 标
1、把握文中的父子亲情。
2、体会朱自清散文素朴缜密极富有真情实感语言风格。
3、学会选择最佳角度、
选用传神动词、加入自己的情感反应的写作技巧。
朱自清其人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父亲名鸿钧,字小坡,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1948年,朱自清因不肯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年仅50岁。
朱自清的作品以散文见长,散文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和《春》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抒情小品《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狼藉(联想记忆)
簌簌(簌簌衣巾落枣花) 踌躇 (双声 两个含义) 蹒跚 (叠韵)
颓唐(字形)
琐屑 (注音)
箸 (注音)
自学释疑
你印象最深刻的背影描写是哪一次?为什么?
自读课文
1、作者采用那些方法刻画背影?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先作外貌描写,然后动作描写,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烘托这个背影。
再读课文
1、文章的主旨是( )?
2、文章的主旨是通过对()的刻画 表现出来的?
3、这种刻画是通过何种()手段来实现的?
教你一招
1、选择最佳表现角度。
2、选用传神的动词。
3、加入自己的情感反应。
写作技巧小结: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游子吟》--孟郊
慈 母 手 中 线,游 子 身 上 衣。临 行 密 密 缝,意 恐 迟 迟 归。谁 言 寸 草 心,报 得 三 春 晖。
你也试试吧:
欲与作家试比高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我觉得,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应该把眼光放远,远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然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篇名文所蕴涵的真精神。若只拘泥于欣赏真挚感人的父子之情,则眼光就未免太短浅了。 ——季羡林
又见背影
合作探究
《背影》何以成为经典?
经典就是经典
一、催人泪下的感伤基调。 二、个体面对宇宙的空漠。
三、人生价值的追问。
《冬天》
《我的傻瓜妈妈》
经典类读,异曲同工
1、朴素的语言。
2、真挚的感情。 3、独到的角度。4、传神的动词。
5、前后的照应。
你也可以成就经典
2005河南课改作文
题目:最美丽的( )
思路点拨: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运用你刚刚学到的技巧,写出佳作一篇吧。
学以致用
目标回顾
1、把握文中的感情了吗?
2、体会到朱自清散文素朴缜密极富有真情实感语言风格了吗?
3、学会选择最佳角度、
选用传神动词、加入自己的情感反应的写作技巧了吗?
火车就要开了,我就要走了,离别就要来了,话怎么说呢? 眼看天气秋了,叶子在哭了,转身是背影了,你就进了往事了。我知道这以后,以后的以后,可能再见不到你了,只是那时候,极不愿意承认这念头,于是你转身后,转身了以后,那背影在这么多年以后,还能够鲜活的,在我的眶眶中微微颤抖,微微颤抖。
背影 黄磊
458543934440211.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