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七 最后一课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七 最后一课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7

《黄河颂》《最后一课》教案及练习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黄河颂》、《最后一课》
二. 重点、难点分析:
《黄河颂》
1. 理解诗歌的内容。
2. 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最后一课》
1. 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 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对汉语的热爱。 
  3.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三. 新课讲解:
《黄河颂》
1. 作家作品
(1)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写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2. 词语积累
正音:
(pò)        山(diān)         澎湃(péng  pài)
流(zhuó)    育(bǔ)            九连环(qū)
词义:
澎湃:波涛相击: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屏障: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
哺育:①喂养。②比喻培养教育。
 
3. 整体把握: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第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为了表现颂歌的气势,“由男高音独唱,歌声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第二节歌词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啊!黄河!”反复出现,把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4. 深入剖析: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5. 语言品析:
(1)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2)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同时,十分注意刻画黄河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最后一课》
1. 作家作品
(1)作者
    都德(1867—1942),法国作家。
    都德年轻时认识很多文学界和政治界的知名人物,后来写了《我所认识的巴黎》(1930)和《回忆录》多卷。他拥护君主政体,拥护极右的政治主张,但他的友谊和文艺观点有的不受他的政治立场所影响,他与极端排犹的德吕蒙和犹太族作家施沃布交往;与右派文学评论家马西斯友善,但是为马西斯所猛烈攻击的个人主义的作家纪德辩护;他为小说家普鲁斯特争得龚古尔文学奖;发现了小说家和散文家贝尔纳诺斯和塞利纳的才华;写过一部著名的文学评论《愚蠢的十九世纪》(1922),猛烈攻击19世纪法国文学和思想潮流,但对雨果、巴尔扎克和波德莱尔却极为推崇。
(2)关于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是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
    普法矛盾由来已久,19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法国企图阻碍德意志统一,称霸欧洲。普鲁士王国企图打败法国以便统一德意志,争霸欧洲。英国、俄国则不愿法国过分强大,国际环境有利于普鲁士王国。
    1868年西班牙爆发革命,西班牙临时政府建议德意志霍亨索伦王族的利奥波德亲王即西班牙王位。法国提出异议,普鲁士国王让步。1870年7月13日法国要求普鲁士国王做出永久不让霍亨索伦家族继承西班牙王位的保证,普鲁士国王同意,并电告普鲁士王国首相俾斯麦。而俾斯麦蓄意挑起战争,篡改了国王电文并公之于众,使法国蒙受耻辱。西班牙王位问题成为战争导火线。
    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
    战争初期,德意志人民为实现民族统一而战。后期发生转折,普鲁士王国从自卫转入侵略战争。普鲁士军队占领法国东北部,烧杀抢掠,矛头指向巴黎。
    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巴黎人民开始组织国民自卫军。10月27日巴赞元帅率军在梅斯投降。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即德意志皇帝位。28日法德签订停战协定,规定法国投降,解除正规军武装,召开国民议会批准条约草案等,但巴黎国民自卫军继续保持武装,要求抗击德军。3月1日法国议会批准条约草案。3月18日巴黎发生无产阶级革命,凡尔赛政府调集军队与德军配合封锁巴黎。5月10日法德正式签订《法兰克福条约》,战争结束。条约条件苛刻:割让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省之大部给德国;法国赔偿50亿法郎,在赔款付清之前,德军留驻巴黎及法国北部诸省,占领军费由法国负担。
    普法战争改变了欧洲政治军事格局。法国受到削弱,国际地位下降。普鲁士支配全德意志,成为强国,开始在欧洲拥有优势。
 
2. 词语积累
正音:
(duó)                气(fēn)           郝叟(hǎo  sǒu) 
头(xī)              罚(chéng)          钱(zhuàn) 
钥匙(yào  shi)   字(tiè)         祈祷(qí  dǎo) 
(gěng)    懊悔(ào  huǐ)
词义:
哽:声气阻塞。
叟:年老的男人。
懊悔:烦恼,后悔。
 
3. 整体把握:
小说重点写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以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德语的事件。最后一课,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环境,因为从此以后学校里不许再教法语了,小孩从此要学习异国统治者的语言,接受异国文化。这是侵略者在军事占领以后进行的文化侵略。作者在这里把一个小学校里的一堂课的意义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高度,使这一堂课的任何场景、细节都具有了庄严的意义。
    小说在艺术上有两个值得特别注意的地方。
    一是巧妙的叙述视角。作品的主题十分严肃,但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却选用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作品原来还有一个副标题是“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子的自述”。作者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他心理的变化,间接地写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小主人公在这堂课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读者也受到了感动。
    二是生动的人物、场景、细节、心理描写。小说精心运用了大量描写,表现人们在最后一课上的种种反应,其中着墨最重的是韩麦尔先生。
    例如细节描写。这篇小说的许多细节描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就拿作者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低叫这一细节来说,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旋即文笔骤收,戛然而止。答案,就留给读者去思索、补充。又如韩麦尔的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郝叟老头的那本“初级读本”,和那副横放在书上面的大眼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作品中前后两次出现的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龟子,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些细节看来是信手拈来,实际上却并非可有可无,它们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每一细节都蕴含深意,发人深思。
    又如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小说是从小弗郎士的视角来观察、描写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的。由于角度的限制,作者不能直接将笔触深入到韩麦尔先生的内心,只能借助外貌、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他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作品首先写出小弗郎士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当他走进教室后还特地注意到老师“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但是,韩麦尔先生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却非常温和,而且还穿戴着不寻常的衣帽,让小弗郎士大感诧异。原来,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了,他和自己的学生就要对自己的祖国做最后的告别了!况且,韩麦尔先生是在万分悲痛之际、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保持着自己的镇定,维持着自己的形象,这是多么高贵的气度!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对大家的批评以及深深的自责,还有对孩子们的谆谆告诫,使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形象鲜明地凸现了出来。最后,韩麦尔先生奋笔写下“法兰西万岁”,这就像一个特写镜头充分表现出人物的强烈情感,给人极深的印象。平时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关键时候表现出庄重、无畏、深情,以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们心灵深刻的影响,这就是作者塑造的韩麦尔先生的形象。这一形象,起初模糊,继而清晰,最后便如雕像般活生生地立在每一个读者的面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这个人物外在的力度和内心的激情!
 
4. 深入剖析:
(1)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首先,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作者写了小弗郎士的逃学、上学经过。通过他的行踪,写到了几个相互关联却彼此分离的场面:普鲁士士兵的操练场,镇公所的布告牌,小镇里的学校。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这些场面就很难组织为一篇有机的作品。
    其次,小弗郎士还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阿尔萨斯被割让给普鲁士,阿尔萨斯人不但失去了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还将失去自己朝夕使用的母语。这样惨痛的情感该如何表达?作者选择了小弗郎士这样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用他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沉痛的感受。这种写法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效果,产生出强烈的震撼心灵的作用。
(2)作者是怎样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的?
    小说是从小弗郎士的视角来叙述的。因此,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始终是在儿童幼稚目光的轻纱之后隐隐约约散发着动人的光辉。由于叙述角度的限制,作者没能够直接将笔触深入到韩麦尔先生的内心去。我们只能通过他的装束、语言、行动来认识他,并体会揣摩他的内心情感。
    在孩子的眼里,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十分严厉的老师,所以小弗郎士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当他走进教室后还特地注意到老师“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但是,在今天,小弗郎士虽然迟到了,韩麦尔先生居然还如此温和,这实在让人感到惊异!况且,老师今天还穿戴着不寻常的衣帽,也让小弗郎士大觉诧异。作者没有直接写韩麦尔先生的内心,但是读者可以和小弗郎士一样体会得到:只有在重大的事情──对学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发生时,先生才会有如此打扮。
    当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时,他的内心深处在翻腾着什么呢?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突然要离他而去;一生与之相伴的母语,突然要从此放弃:其间的惨痛,连孩子都强烈地感受到了,我们难道体会不出吗?
    最后,韩麦尔先生奋笔写下了“法兰西万岁”时,作者实际上就已经完成了对这一人物的塑造。这最后一个动作,使他真正成为一个爱国志士。
(3)小说的情节是怎样安排组织的?
    小说是从纵横两个方面来组织安排情节的。
    从纵向看,作者以一个孩子逃学上学的小事把一个巨大的事件完整有机地组织起来。小弗郎士的行踪,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从横向看,教室是一个绾起故事各条人物线索的总枢纽。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小镇上的居民们,都在同一时间汇聚到了同一个地点。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就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了。
(4)如何理解小说第四段中“又出了什么事啦”这句话?
    注意这句话中的“又”字。一个“又”字,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战乱频繁,变故迭起,人心惶惶。“最近两年来,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来的”。阿尔萨斯地区的百姓在这两年里,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法国战败、征发人员、调集物资……一切的坏消息都是在这块布告牌上发布的。这块布告牌简直成了一张法国社会状况的记录表!因此,小弗郎士一见到有许多人围在布告牌前,就立刻意识到“又出了什么事”了。
    “又出了什么事啦”这一句,还通过孩子的疑惑的眼光,在小说一开始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预示着将要发生的一件大事。因此,后来的最后一节法语课上的情节才显得水到渠成。
 
5. 语言品析:
课文中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你对自己的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
    这段话包含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还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如果一个民族完完全全丧失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它就几乎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
    其次,民族语言还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人们把一个民族在千百年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语言称做“母语”,意味着语言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哺育作用。亡了国的人民,如果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守住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这个民族的人民之间就永远存在向心力,不论异族的统治多么严酷,这个民族的人民怎样被分离,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到一起来。侵略者只能奴役其身,不能奴役其心。正因为如此,普鲁士政府在军事占领阿尔萨斯与洛林之后,就马上强迫当地学校取消法语教学而改教德语;同样,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三省之后,也是不遗余力地大肆推行日语教学。他们都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在军事占领之后开始语言文化的侵略奴役!因此,可以说对一个民族的军事占领还不是真正的占领,只有通过语言文化的殖民化才能实现对一个民族真正的占领和征服。但这,往往是最困难的。
    这就是韩麦尔先生所说的这句话的重要意义。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 基础知识与积累:
1.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分别是:
①A(gěng)咽   B郝(sǒu)  C澎(bài)     D污(huì)     (   )
②A(pǔ)育              B(chì)痛    C云(bìn)        D(píng)障    (   )
③A(zhāo)唤 B金(tuò)   C祈(dǎo) D(gǎo)头   (   )
 
2. 根据拼音填字组词。
①山diān(   )    ②duó(   )步       ③ào(   )悔   ④斑lán(   )
       ⑤怪dàn(   )        ⑥xuān(   )闹   ⑦狂lán(   )  ⑧lán(   )语
       ⑨泛làn(   )         ⑩chà(   )异
 
3.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     (A.周到B.忠实C.诚实D.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2)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
      (A. 装进B. 塞进C. 挤进D. 送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4. 下面这段话中加横线的四句话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星期五下午,我们班举办了一次“我为奥运添光彩”的演讲活动。活动中,①同学们积极踊跃上台演讲。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②气氛非常热烈的很。特别是文娱委员的演讲,声情并茂,精彩纷呈,③取得了同学们阵阵喝彩。④通过这次演讲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改正:①             ②               
                  ④                            
 
5. 请依照下面例句仿写一个句子,写出你对人生的感悟。要求:①与例句句式相同;②上下文语意连贯;③运用比喻的手法。
例句:人生是一支歌,悠扬的旋律谱写出你春天的耕耘和秋天的收获。
仿写:                                                                   
 
6.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黄河大合唱》,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黄河大合唱》听成了《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                 。”
(1)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2)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自我解嘲的话是:                                  
 
二. 阅读:
文段一: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臂膀。
1. 这一部分从哪三个方面颂扬了黄河的伟大贡献?
答:①                                  ②                                 
                              
 
2. 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屏障”?
答:                                                                            
 
3. 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 / 伸出千万条臂膀”?
答:                                                                      
 
4. 作者借对黄河的描绘歌颂,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之情,从诗中可看出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
答:                                                                    
 
文段二:
我本来打算趁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教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1. “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小弗朗士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   )
A. 教室里一反常态的异常安静,在众目睽睽下,走进教室,感到不好意思。
B. 最后一次上法语课迟到,朴素的爱国感情使他产生自责。
    C. 小弗郎士思想认识发生转变,开始严格要求自己。
    D. “你们可以想象”说明只是人们的想象和推测,并不是事实。
 
2. 文中对“最后一课”的不平常气氛多处作了渲染,请概括出四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其原因是(    ):
    A. 最后一堂课,居然又迟到。                B. 将要失去学习祖国语言的机会。
    C. 对过去没有好好学习,感到后悔。          D. 以上几项都对。
 
4. 小弗郎士短时间内的心理变化十分复杂,用文中的词语,写出他心理变化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弗郎士心理变化的过程,对表现人物性格起什么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弗郎士毕竟是小孩,思想波动大,反映了他天真纯洁的性格。
    B. 小弗郎士善于察颜观色,感觉敏锐,反映了他活泼机灵的性格。
    C. 小弗郎士在局势变化的影响下,认识逐渐转变,反映他有朴素的爱国情感。
    D. 小弗郎士在同学、老师、镇上人的影响下,转变了认识,反映他端正了学习的态度。
 
文段三:
妹妹扮演的角色
(1)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可是定角色那天,妹妹回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2)“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3)“因为我的角色!”
(4)短话剧中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
(5)“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妹妹有幸扮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道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
(6)总之,妹妹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豆豆”。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7)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甄妮——豆豆(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有一个演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8)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沙发上坐下,召集家人。接着“母亲”“女儿”和“儿子”先后出场。在一家人的谈话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9)但这不是简单地爬,“豆豆(妹妹)”蹦蹦跳跳、摇头摇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沙发旁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10)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故事。他刚说到“夜晚,万籁俱寂,就连老鼠……”“豆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11)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豆豆”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妹妹一定费尽了心思。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妹妹幽默精湛的表演使得台下的笑声此起彼伏。
(12)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13)40年后,那句话我仍然记忆犹新。命运赋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变成主角
1. 对待演出,妹妹的神情态度先后有很大变化。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下表。
时间
报名时
定角色那天
排练时
排练归来
神情态度
 热情万丈
 
很投入
 
 
2. 通读全文,概括妹妹演出成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5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交代爸爸和妹妹的谈话的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13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加点词语“主角”有何含义?“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指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爸爸的一句话,让妹妹改变了态度,让“我”40年后仍然记忆犹新。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对待长辈的引导?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常识积累:
猜猜他是谁。
(1)第一个人物:他家穷的几乎什么东西都没有,他的妻子自从嫁给他以后,一年连猪油都难得吃上两三回,想去参加考试连盘缠都要向别人借,可是他还是死心塌地的热衷于科举考试,当得知自己金榜题名以后,他竟然欢喜至极而导致发疯。
“他是___________,是______代小说家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形象。”
(2)第二个人物:他,排行第二,人称二郎。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身长八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勇猛过人,胆大心细,景阳岗打死猛虎,为报仇斗杀西门庆;他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他是梁山泊一名勇猛的虎将。
“他是___________,是______代小说家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形象。”
 
 
 
 

 
【试题答案】
一、
1. ①C   ②A   ③A
2. ①巅  ②踱  ③懊  ④斓  ⑤诞  ⑥喧  ⑦澜  ⑧谰  ⑨滥  ⑩诧
3. (1)D、忠诚    (2)B、塞进
4. ①“积极”、“踊跃”两词语意重复,删掉其中一个。②“非常”与“很”语意重复,删掉“的很”。③“取得”改为“博得”。④无主语,删掉“通过”或“使”。
5. 示例:①人生是一首诗,悠远的意境抒写着你失意的懊恼和成功的欢乐。②人生是一台戏,精彩的剧情演绎着你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6. (1)你怎么在课堂上睡觉    (2)我被这优美的音乐陶醉了。
二、
文段一:
1. ①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②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③河激励着中华民族 
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将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在地理上黄河可做军事屏障,精神上伟大坚强也是民族精神的城防,所以将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屏障”。
3.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作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由此写出了黄河的气势和力量。
4. 坚强不屈、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团结奋进、充满信心。
文段二:
1. A
2. ①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总有一阵喧闹,今天却非常安静;②对于小弗郎士的迟到,韩麦尔先生没有责备和处罚,非常温和;③韩麦尔先生穿上了平时很少穿戴的礼服和小黑丝帽;④教室后排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个个忧愁。
3. D
4. 平静、吃惊、诧异、难过 
5. C
文段三:
1. 一脸冰霜   兴奋(或: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2. 听从父亲的教导,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    积极参加每次排练,非常投入,为演好自己的角色费尽了心思    演出时表演得惟妙惟肖
3.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4. 指积极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他人和社会认可的人 不抱怨命运或生活对自己的不公,而强调自身努力的积极人生态度
5. 示例: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善于听取长辈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因为长辈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处世经验,这样可以少走弯路,健康成长(具体事例略)
三、
(1)范进    清    吴敬梓    儒林外史
(2)武松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水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