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六 *枣核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六 *枣核

  • 格式:  DOC
  • 大小:  53K    5张
  • 时间:  2016-07

《枣核》预习学案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枣核
预习
【自学指导】
  1,以朗读为基础,辅以圈画、品味词句等方式,体验饱含深情的语言和思乡之情。
  2,理解本文设置悬念、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写作手法,即用细小的生活材料,巧妙地表达一个富有深意的主题。
  3,感悟海外华人思乡恋土的感情和爱家报国的情思,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原文欣赏】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他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她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她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作者介绍】
  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炳乾,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 ,选修“特写——旅行通讯”课程,采访过欧洲战场、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1986年获挪威王国政府授予的国家勋章。出版作品43部,其中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译著《好兵帅克》等。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萧乾1980年访美回来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十篇系列随笔《美国点滴》中的一篇。文章中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感情全都寄托在一颗枣核中,后花园中的美景更是他们思念故土、思念家乡的具体再现。中美两国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籍华人才有机会回国探亲,因此在特定的背景下再审视、咀嚼本文,才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民族感情和浓浓的依恋故土之情。
【正音正字】
  蹊跷qīqiāo  故弄玄虚xuán  揣chuǎi  山坳ào
【积累词语】
  风烛残年  故弄玄虚  成家立业  不约而同
【初学课文】
1,用2分钟时间,浏览课文,找出带有“枣核”二字的句子。  
( ①……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
  ②……从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
  ③……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
  ④近来,我老是想总部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
2,为课文划分层次,写出每个部分的大意。
( 第一部分〈第1段〉,写朋友托我为他带几颗枣核。
  第二部分〈第2-4段〉,写朋友见到枣核,如获至宝。
  第三部分〈第5-10段〉,写朋友倾吐思乡之情。
  第四部分〈第11段〉,揭示文章中心思想。 ) 
【朗读课文】
【自我训练】
1,试比较下列的哪一项内容,把思乡的痴情表现得最为深沉和强烈?
 ①把几颗枣核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 )
 ②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                 ( )
 ③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 )
 ④时常在月夜同老伴儿并肩坐在长凳上,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 (√)
2,下面所概述的中心意思.哪一项最恰当?
 ①反映了海外游子思乡之情的深切感人。                ( )
 ②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③通过枣核的故事反映海外游子不满足优裕的生活,更想念的是伟大的祖国。( )
 ④说明了年纪越大,越思念家乡,思念北京。                ( )
3,判断正误.    
 ①本文的作者是萧乾,线索是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               (×)
 ②文章最后一段:“改了国籍.……”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
 ③“故弄玄虚”的意思是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玄虚”是迷惑人的意思。    (×)
 ④本文感人的主要原因是叙事朴实。                      (√)
4,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这里“劈头就问”表达了美籍华人的什么心情?
( 表达了美籍华人急于向友人倾诉思乡之情的迫切心情。 )
复习
【精学课文】
1,朗读第1段。
①文中“再三”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 意思是一次又一次。  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悬念感,为下文表现人物的感情服务。 )
②旧时同窗托“我”带几枚生枣核给她。这有什么表达作用?
( 表达了旅美华人身在异乡,心系故土的深厚爱国感情。 )
2,朗读第2-4段。
①风烛残年是什么意思?
( 意思是风中的蜡烛,比喻人已到了晚年。 )
②“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明了什么?
(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美籍华人珍惜枣核的态度,如获至宝的激动心情。 )
③“殷切”是什么意思?表明了什么?
( 意思是深厚而激动,表明了美籍华人急于得到枣核的心情,增强悬念感,为下文表现人物的感情作铺垫。 )
④美籍华人与分别快半个世纪的朋友见面,第一句话是什么?这一句话表明什么?
( 第一句话是“带来了吗?”  这表明美籍华人急于得到枣核的迫切心情。 )
3,朗读第5-11段。
①写沿途风光的目的是什么?
( 写沿途风光,目的一是再次造成悬念,二是为下文作暗示。 )
②“一座两层小楼”,“车库的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以上这些话语表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 这些话语表明美籍华人朋友事业家庭都如意,更深沉地体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
③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 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具体通过栽种杨柳、养睡莲、堆叠北海,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情景,试种家乡的枣树来体现的。 )
④“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中的“一……就……”有什么表达效果?
( “一……就……”这个词语起强调的作用,“一”过圣诞,“就”自然而然想旧历年,把游子之情表达得自然深沉,强调了美籍华人思乡的强烈心情。 )
⑤列出文中美籍华人倾诉心里活动和借助谈话写人物行动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体现了人物什么思想感情?
( 美籍华人直接倾诉内心活动的句子有:
  “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缺点什么”,
  “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
  “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这些句子语言的特点是朴实,“心上总像缺点什么”是对游子心境最朴实的描述,身在异国,心永远系着故乡,“都如意”也无法代替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心上的缺憾,一连串的想,把故乡的形象再现得多么真切!这位美籍华人朋友情不自禁地用京腔京味述说对故乡的思念,句句是思乡之苦。 )
【思维训练】
1,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是什么?
( 全文的线索是枣核。文章还以枣核作为悬念和推进悬念的线索,形成“索枣核——见枣核——说枣核”的结构特点。枣核虽小,却让海外游子时刻牵挂,蕴涵海外华人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所以枣核既是一条叙事线索,又是一条感情线索。 )  
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 本文结构精巧,首先表现在用“枣核”设置悬念。作者由索要枣核起笔,开篇设置悬念:用途蹊跷。朋友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却秘而不宣,还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人关注,直到踏访后花园谈话中才说明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
  结构精巧,还表现在用“枣核”作贯穿全文的线索。枣核,把相距万里的人连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乡连在一起。几枚生枣核在异国的土地上,“总布胡同”那座小院将同“北海”一道出现在朋友眼前,给游子的心添一点慰藉。读到后来,谁都能看出,在美籍华人的心目中,这几枚枣核的“分量”简直等于故乡故土,枣核是一条叙事的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 )
3,后花园中哪些景物反映了同窗的思乡之情?
( ①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  ②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  ③我们家的“北海”。 )
4,这些具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 ①古人以青青杨柳作为牵绊游子、抒发离愁的象征性植物。如“羌笛何许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②古典诗文描写莲花的洁净、高雅。莲花是能消除人间疾苦的圣洁之花,又象征纯洁的心,如杨万里的送别诗中就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北海公园是北京最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 )
5,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 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访友中揭开友人珍爱生枣核的疑团的过程,反映了同窗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
6,“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你能结合具体的事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