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六 *枣核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六 *枣核

  • 格式:  PPT
  • 大小:  907K    17张
  • 时间:  2016-07

《枣核》ppt课件(17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枣核》ppt课件(17页)
六 枣 核
萧乾
制作人:张春利
萧乾:(1910—1999),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原名萧秉乾,曾用名萧若萍。1910年1月27日出生在北京。著作选编为《萧乾选集》《萧乾短篇小说选》《萧乾散文特写选》《萧乾书信集》等。所译文学名著有《好兵帅克》《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培尔·金特》等。
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
蹊跷 掐 玛瑙 山坳 嫣红 萧乾
· · · · · · · ·
二.听读课文,思考:
   1.课文的线索是什么?
    (枣核)
2.理清课文的结构。
    索枣核-----见枣核-----话枣核-----点主题
·
·
课文结构
索: 用途蹊跷
(设置悬念)
见:“故弄玄虚”
枣核
(加深悬念)
话: 思乡爱国
(解开悬念)
点主题
3.课文围绕枣核设置了哪些悬念?
  ①.背井离乡几十年,故土牵魂夺魄之物多矣,为何单要几颗枣核?
 ②.枣核的用途一问便知,可她偏不正面作答,非让你“等会儿”,这是为什么?
 ③.两个“分手快有半个世纪”的同学不去倾心长谈,为何踏访花园?
4.这些悬念对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何作用?
  当层层设置悬念之后,“她”才道出了枣核的用途:“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的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简简单单几句话,却说出了她“年纪越大,思乡越切”的感情,至此,我们也被她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
三.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中花了不少笔墨介绍美籍华人的家庭情况及其居所环境,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反衬思乡之情的强烈,更突出文章的中心)
 2.文章中的美籍华人用那些方式来表达思乡之情?
(索枣核、栽种杨柳、养睡莲、亲手挑选假山石堆叠“北海” 、追忆自己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情景。)
3. 这篇课文体现了友人思乡的深沉情感,但却未出现“思” 、“恋”一类的词语,速读课文,找出表现友人思乡之苦的情感的词语,体会妙处何在。
(词语如:“殷切” “托” “劈头” “感慨良深” “挑选” “买” “拉” “推” ……)
4.最后一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用议论抒情的方式,概括并揭示了全文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意识很强,民族感情极深的民族。)
唐人街
唐人街

课堂总结
课文结构
——点主题


中心思想
文章以枣核为线索,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写作特点:
1.以小见大,以物传情。
 
2.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
 
3.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人物深沉的感情。
作业:
搜集我国古代诗歌中表现思乡之情的句子。
制作者:桥南一中:张春利
2006年9月16日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