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枣核
萧乾
主讲人 滕洁 2011 10 20
萧乾(1910—1999),现代作家、 翻 译家、记者。 蒙 族人,生于 北京。 1929年 进燕京国专修班学习,一 年考 入辅仁 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1935年6月毕业。 1939年他赴英讲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1945年,他从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加拿大东岸转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
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
学习目标:
一、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二、学习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三、品味饱含深情的语言。
诵读感知
朗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在书上圈点勾画,积累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蹊跷( ) 嫣( )红
倘若( ) 山坳( ) 机械( ) 镶嵌( )
玛nǎo( ) 殷切( )
qī qiāo
yān
tǎng
ào
qiàn
yīn
瑙
注音或写出汉字
xiè
结合示例,填上合适的词语。
索枣核——用途蹊跷
枣核——
枣核——
枣核——
见
话
如获至宝
为解乡愁
议
民族之情
品读借鉴
枣核
_枣核
_枣核
_主题
设置悬念
如获至宝
加深悬念
解开悬念
为解乡愁
点明主题
爱国情深
索
见
话
点
海外华人对故土的
依恋和思念之情
设置悬念
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作者先把疑问提出来,把矛盾摆出来,直至高潮,再解开疑问,写出结局。
好处: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1、栽杨柳、植睡莲、
2、修北海、
3、月夜追忆北海泛舟的日子
4、索枣核试种枣树(暂未完成)
行动,寄托思乡之情
语言,倾诉思乡之情
身在异国,心系故乡
体验探究
有人说:“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 “种枣人已是风烛残年,到哪一年才能见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以“枣核”为题的好处:
(1) 从内容上看,寄托了思乡之情。
(2) 从结构上看,是本文线索。
(3) 从写法上看,是以小见大。
见枣核
国籍虽改感情不改依恋故土
索枣核
话枣核
设置悬念
加深悬念
解开悬念
积累游子思乡的千古名句: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曹操《却东西门行》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欧阳修《送惠勒归余杭》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崔涤《望韩公堆》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恨以伤怀。
-- 班彪《北征赋》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