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2006-2007学年度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2006-2007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06.11)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看拼音写汉字:(4分)
   jí dì zhuì suǒ xiè
   狼 听 点 
   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 气势凶凶 如数奉还 失魂落魄
   莫明其妙 辗转反则 饮泣吞声 无精打彩 娓娓动听
   有错的成语 
   改 正 
   3、下面词语中加粗字解释错误的是( )(2分)
   A、万籁俱寂:籁,泛指声音。 B、触目伤怀:怀,心里。 
   C、才具:具,才干。 D、语时了不悲:语,语言。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改革开放以来,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注意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D.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5、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天津是中国北方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
   B. 阅读文学名著,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 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
   D. 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6、按课文原文填空。(8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 。
   2)、 ,铁马冰河入梦来。
   3)、橘生淮南则为橘, 。
   4)、 ,家书抵万金。
   5)、《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礼赞新生命的一句是 , 。
   6)、《望岳》一诗中,表现杜甫蓬勃朝气和远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
   7)、“ , , 。”
   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句中没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
   7、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现代汉语中,“长城”的比喻意义。(4分)
   材料一:与三峡工程并肩而立的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已悄然崛起,护卫长江和三峡工程的绿色长城正在形成。据林业部最新数字,目前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一期工程已完成造林8200万亩,新建乡村林场8000多个,森林覆盖率提高了9个百分点。(《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在抗非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大连国际(000881),其控股74%的北京凯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又称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防治传染性病毒的权威,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侯云德院士领衔,该中心专门研制各类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是抗击H5N1等病毒的钢铁长城。(中天网)
   材料三: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是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军队。军队是培养人、锻炼人的大熔炉,军人坚强、果敢、严谨的品质,是人生宝贵的财富。(《绍兴日报》)
   材料四:美联社日前发表特稿,报道了王治郅登陆NBA的消息。文中透露,姚明和巴特尔加盟NBA也获得批准。文中称身材高大、才华横溢的王治郅和姚明可称得上是中国篮球的“双塔”,也有人把他们比作“移动中的万里长城”。(新浪网)
   
   
   
   二、 阅读理解。(26分)
   (一)(8分)
   (甲)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啼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又仿佛吸进去以后凝化在体内而不要吐出来。
   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农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正是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几手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其树龄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生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
   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胆汁。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乙) 在那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当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休息时,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在这遮住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着烟头的红火光。
   8.请找出这两处原始森林的共同之处,并简略说明。(2分)
   
   9.有人说,甲文重点写的是神木,有关原始森林的描写都是为描写“神木”作铺垫的,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谈谈你的看法。(2分)
   
   10.甲文结尾处,重提“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有何作用?(2分)
   
   11.找一找甲乙两文在描写原始森林时用了哪些相同的表现手法,并简略说明。(2)
   
   
   (二)
   阅读《父爱如山》,完成下列题目(8)
   父爱如山
   ①父亲有一封用香烟纸写给我的信,多年来我一直带在身边。信的内容只几十个字——
   周儿:本星期本要给你送去大米及生活费,因正值农忙,夜里还要看守秧苗,所以抽不出空,你先跟亲近的同学暂借一下,过一段时间再给你送去。其他勿念。祝进步!父亲字 
   ②那是我在八十里外小镇读高一的第二个学期,时值梅雨涨水,马路淹没的淹没,冲坏的冲坏,我不敢回家去取米取钱了,便去信让父亲送来。我收到父亲这封写在香烟纸上的信,心里有点生气。我在学校里本来就穿得破破烂烂的,现在还叫我跟同学借钱借饭票,多难为情呀,不送算了,我自己回去取! 
   ③星期六早上,我正准备回家,父亲突然出现在教室走廊里,左肩扛着一蛇皮袋大米,右手提着一个兜着两罐腌酸菜的网袋,歪头寻着教室的号码慢慢走来,裤管一高一低挽着,凉鞋有一只断了鞋带,鞋跟吊起的泥水溅满裤子。正是课间操时候,同学们都在往外拥,我犹豫了一下,想暂时不见父亲,但很快又果断地跑过去,亲亲热热叫了一声:“爸,你来了!”“怕你等不及,就送来了。”父亲简单地说。我想说几句感激的话,却一句都说不出来,父亲坐了会儿就回去了,说晚上还要守秧苗。 
   ④多年来,我一直为自己当时竟然冒出不敢当着同学们的面迎接父亲的那个念头而惭愧,我也一直为自己能在瞬间果断走向父亲而坦然和欣慰。 
   ⑤一年春节回家,我装作无意提起这事。不料父亲见我旧事重提,先开口了:“其实我当时一到走廊边上就看到你了,但我装作没看到,我在想我儿子会不会因为自己父亲这个寒酸样,就不敢当着同学的面来认我,我等着你过来叫我。你没让父亲失望。” 
   ⑥我心里着实一阵愕然,没想到父亲其实早就考验过我了。父亲接着说:“孩子,爸今天要跟你讲另外一个故事。几十年前,有个穷孩子上山砍柴时跌倒把腿弄伤了,他的父亲就背着他到十多里以外的小学读书,每天早晚两趟,一背就是一个多月,而那个儿子,其实不是那位父亲亲生……”“谁?”我惊觉起来。“那个儿子是我,那位父亲,就是你祖父!”我再次愕然,转身蹲在慈祥的祖父面前,泪如雨下…… 
   12、文中第③段划横线处父亲的“突然出现”说明了什么?(2分)
                                     
   13、文中第③段划波浪线处是对父亲的一处外貌描写,你觉得这副打扮适合出现在这样的场合吗?为什么不“体体面面”的来看儿子呢?(2分)
                                     
   14、读完文章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保留这么一封用香烟纸写的信?(2分)
                                     
   15、文中的“父亲”为“我”做的事情和朱自清的父亲为他做的事情有何相似之处? (2分)
                                    
   (三)母亲的诗(10)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16.文章写了母亲给“我”关心爱护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① ② 
   17.第⑩自然段划线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说说此句的深刻含义。(2分)
   
   18.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19.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爱子故事吗?请一个来。(多写加分)(2分)
   
   【相关链接】日本动画片《狐狸的故事》里有这样一组镜头:狐狸的父母将断奶不久的小狐狸赶出了温暖的洞穴。惊慌失措的小狐狸恋着父母使劲地要往回跑,但是饱经沧桑的老狐狸却无情地厮打着驱赶着,不让其回“安乐窝”。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小狐狸最终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潜伏着危险,却又能任其施展才华的大千世界。
   20.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方法。看完故事,想想文中的母亲,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如何教育子女这一问题的认识。(2)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一)阅读《小石潭记》完成文后的问题。(1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
   (1)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2)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4)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
   22、第二段中写的是游鱼,实际上也是在写潭水。请用两个四字短语分别概括潭水和游鱼的特点。(2分)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意思。(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者在游小石潭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5、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闻水声,如鸣佩环”?(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北人生而不识菱(1)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日:“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日:“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强(3)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1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2坐:因为。
   3、强qiǎng 硬要
   26、解释加粗的字(2)
   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27、用现代汉语写出划线句子的意思。(2)
   
   
   28、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由此你能联想到我们读过的《论语八则》中孔子的什么名言?(2)
   
   
   
   四、作文(30分)
   29、 告诉我
   (1)、在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词语,如:生活、磨难、成功、失败、挫折、历史……然后写一篇记叙文。
   (2)、可以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编故事,也可以采用其他各种合理的方式。但要注意不能生编乱造,要写出真情实感。
   (3)、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
   1、狼藉 谛听 点缀 琐屑
   2、“凶凶”应为“汹汹” “明”应为“名” “则”应为“侧”
   “彩”应为“采”
   3、D
   4、C
   5、D 
   6、略
   7、长城一般用来比喻那些对人类以及社会起保护作用的、难以攻破或战胜的坚强的事物。(大意对就可以)
   
   8、无边无际,寂静幽深 
   9、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这密密森林是孕育神木的环境,而神木则是这密密森林中的最杰出的代表,所以说上文写森林是为下文写神木铺垫的。
   10、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高山青》是全文的内在线索。
   11、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对比衬托手法
   
   12、说明父亲一直挂念着作者,所以没有按信上写的做,在作者没有预料的情况下为他送来了急需的生活物品。
   13.为了及时送上儿子的生活物品,父亲没有考虑到适合不适合,再加上家里农活忙,路途的遥远、难走,所以父亲不能顾及到自己的模样了
   14.因为从这信纸里能看到父亲对自己深深的爱,以及自己对父亲的一种愧疚之情。
   15、两个父亲都是在自己有压力、生活有困难的时候为儿子做了一些细致入微的、让人感动的小事,这比平常时候做的事情要珍贵许多,更能反映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16.下雪时,母亲送我去上学;找不到工作时,母亲给我以鼓励。
   17.比喻 母亲教会我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使我懂得了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
   18.母亲是一位乐观坚强,富有智慧,聪明能干,循循善诱(或善于教育、激励孩子),富有爱心,富有诗意,朴实温柔的人。
   19.孟母三迁——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曾子杀猪——教育孩子要讲信用。
   20、略
   
   21(1)大约 (2)象北斗星一样 (3)因为 (4)依靠
   22、清澈透亮、清澈见底等 ; 活泼可爱、 轻快敏捷等
   23、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和游人互相逗乐。
   24、由快乐高兴变成忧愁伤感。(1分)因为作者当时被贬永州,内心郁闷,加上小石潭环境的过于幽深寂静,触发了作者的情感。(1分。只要答到“被贬”)
   25、因为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所以水与各种形状的石头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26、做官 连同
   27、菱角是生长在水中的却说是长在陆地上,这是因为硬要把不懂的东西说成懂得的啊。
   28、人应该实事求是,诚实谦虚,不能不懂装懂(大意对即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