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鱼我所欲也

  • 格式:  PPT
  • 大小:  465K    20张
  • 时间:  2016-05

《鱼我所欲也》ppt课件3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鱼我所欲也》ppt课件3《鱼我所欲也》ppt课件3
鱼我所欲也
《孟子 告子上》
·
孟 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 (现存七篇)一书传世。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读准字音
恶 箪 蹴
乡 羹 妾
wù dān cù
xiàng gēng qiè
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
“得”通“德”,感激。
“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或感叹。
“乡”通“向”,从前。
孟子说:“鱼是我所期望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期望得到的,在这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期求的,正义也是我所期求的,在两者不能兼而有之的情况下,便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生命本是我所期求的,所期求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因而不去苟且偷生;死本是我所厌恶的,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厉害的,故而有的祸患并不去躲避。
假如使人们所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所有可以求生的手段,有什么不去使用呢?假如使人们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所有可以避免祸患的事情,有什么不去做的呢?通过这种方法,便能得以生存,然而有的人却不愿采用;通过这种行为,便能避免祸患,然而有的人却不愿这样做。这是因为人所期求的东西有大于生命的,令人厌恶的东西有超过死亡的。并不仅是贤人有这种秉性,人人都有它,不过贤人能持而不失罢了。
一筐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生存,没有它就会饿死,如果鄙视地呼喝着给人,就是过路的饥人也不会接受;践踏过再给与人,乞丐也不屑一顾。
对于万钟的俸禄,有的人竟不问是否合乎礼义,就欣然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为了华美的宫室,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穷困之人因受我的恩惠而感激我吗?
从前为了正义,舍弃生命而不接受 ,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从前为了正义,舍弃生命而不接受 ,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从前为了正义,舍弃生命而不接受 ,现在为了穷困朋友的感激而接受:这些难道不可以停止不做 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第一段 ——
引出主题
第二段——
正面论述
从生、死的角度提出为了正义决不能贪生怕死、屈辱人格,而要无所畏惧,义无反顾。分析了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的原因。进一步强调了“义”的价值和作用。
比喻论证
第三段——
反面论述正反对比
从反面论证“义”的价值和作用: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凡是可以苟且偷生的无耻手段都做得出来。
有的人不为生死所限制,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因为人都有向善向义之心,只是一般人不能坚持,而贤者没有丧失罢了。
提出主张——舍生取义
正面分析舍生取义的原因
反面论证“义”的价值和作用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第一部分
“义”重于生命,应舍生取义。
人虽饥饿,仍将“义”看得重于生命,甚至宁死不食。
以不辨礼义接受万钟为例,指出为物欲所蔽是丧失了羞耻之心,对自己没有好处。
第二部分
举出实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命,并得出中心,指出不应该为物欲所惑。
第四五六段——
举例论证
点明中心
举例说明物欲、生命、正义三者的关系:
正义>生命
正义>物欲
正义>一切
中心:人应保持本性,舍生取义;不顾礼义,只求私欲的可耻的。
物欲、生命、礼义三者之关系
万钟诚可贵,
生命价更高;
若为礼义故,
二者皆可抛。
讨论
孟子为何如此看重“义”?
孟子主性善,“义”是其性善说的主要内容之一。他认为,仁义 、礼义、道义、正义、忠义等是人先天就具有的本性,所以人们应该保持这种比生命更重要的向善向义之心,应重义轻利,舍生取义。
小结
文章先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义比生命更重要。论述人不可苟且偷生,而应该保持本心,即“舍生取义”;又以“一箪食,一豆羹”为喻,论述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贵在保持而不丧失。那种不顾礼义、只求私欲的行为,是可耻的。
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层层深入论证
深入浅出
逻辑严密
气势充沛
主题鲜明
结语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孟子由口腹之欲推衍到道德之美的独特论证方法,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善为美、美善合一的独特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