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格式:  DOC
  • 大小:  54K    4张
  • 时间:  2016-0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三轮复习试题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首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一阶试题
传统的儒家思想有成为“孔孟之道”,其中“孔”指 ,“孟”指 。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行拂乱其所为(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管夷吾举于士 劳其筋骨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然后能改 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层的层意是列举了6为历史名人的事迹,第二层的层意是 ,第三层的层意是从正反两反面论证磨炼的益处,第四层的层意是 。
5、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一个人要担当大任就要先经受艰苦的磨炼,具体来说,磨炼就是要在精神上要 ,在生活上要 ,在经济上要 ,在做事上要 。(用原文语句回答)
6、孟子认为,磨炼对一个人的好处是 。
7、文章先从正面论述 ,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有从反面论述 ,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从而顺理成章的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
8、孟子认为国家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灭亡?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举例说明。


9、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二阶试题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舜发于畎亩之中 人恒过,然后能改
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请你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你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


本文主要论述了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经受多方面的艰苦磨砺,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结果或成就的道理,请你列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


6、下面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阶试题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额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 ;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4、孟子说理散文善于排比,句式长短错落,请你以文中的句子为例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这与本文表达的 观点相类似。
孟子在文中以6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先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哪两句?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试玉要试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唐代诗人杜牧在《泊秦淮》一诗中写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晚唐正是在这些耽于享乐的人手中亡国的,这正是“ ”。杜牧的这句诗是批判、谴责的,如果从正面告诫这些人应该用“
”这句话。
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