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十三 曹刿论战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十三 曹刿论战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5

《曹刿论战》教学案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九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题  
《曹刿论战》  
课型  
新授  
课时  
三课时  
备课组成员  
语文组  
主备人  
李英歌  
审核人  
李新园     
审批  
教导处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能力目标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情感目标  
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等;  
教学难点  
 品析“论战”内容;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习过程  
旁注与纠错  
一、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您能介绍一下吗?今天我们就来走近一场在史书熠熠生辉的战役——齐鲁长勺之战,走进一位因这场战役而名垂青史的人物——曹刿,共同学习《曹刿论战》。  
二、             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曹刿论战》选自      》又称《        》或《       》,     家经典之一。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      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所撰。  
   
2、查字典和工具书,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曹刿(           间(      )焉        肉食者鄙(       
玉帛(           夫(       )战       小信未孚(       
  小惠未徧(        望其旗靡(         公与之乘(     )  
   
三、朗读理解,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朗读的浯调: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褊,民弗从也。 (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2积累实词:  
第一段  
1)齐师(   )伐(   )我 (2)公将( )战(  )  
3)肉食者(   )谋(  )之 (4)又何间(  )焉  
5)肉食者鄙(   )(6)何以(  )战  
7)衣食所安(   )(8)弗(  )敢专(   )   9)小惠未徧(   )(10 小大之狱(   )  
第二段  
1)公与之乘(  )(2)战于( )长勺  
3)公将鼓(   )之   4)败绩(   )  
5)公将驰(  )之(6)其辙(   )  
   
第三段  
1)既克( )(2)公问其故( )(3)一鼓作(  )气  
4)再而衰(  )(5)三而竭(  ) (6)彼竭我盈(  )  
7)难测(  )也(8)惧有伏(  )焉(9)望其旗靡(  )  
   
3理清线索: 
提示: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  
   
4、本文可分几部分?简要概括段意。  
提示: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

  
四、深入赏析,合作探究:  
(一)学习第一段:  
1十年春,齐师伐我鲁庄公的态度怎样?说明什么?

  


  
2、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3、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他们对战争取胜的根本条件看法有什么不同?

  
   
4、此段的哪些话可以直接体现他的这一认识?你赞同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5
、本段末句战则请从表明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三)学习第三段:  
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五、总结要点,盘点收获:(师生共同进行)  
1.中心思想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3.写作特点  
   
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长勺之战是古代著名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著名战役?请你谈谈战争中能以少胜多的原因是什么?   
   
七、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1、 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与信”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  
件?  
   
2、 鲁国此次取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曹刿的远谋?  
   
4、 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忠之属也”的实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