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曹刿论战《左传》
桃花中小学:余启楷
一、教学目的:
A、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才能。
B、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理解课文中一些文言文词语的用法。
二、给括号前面的字注音:
曹刿( ) 肉食者鄙( ) 又何间( )焉
牺牲玉帛( ) 小信未孚( )下视其辙( )
三、词的古今异义:
虽{
guì
bǐ
jiàn
bó
fú
zhé
古义:
今义:
即使
虽然
狱{
古义:
今义:
案件
监狱
可以{
古义:
今义:
可以凭借
(能愿动词)
鄙{
古义:
今义:
目光短浅
卑鄙
牺牲{
古义:
今义: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为正义的事业而献出生命
间
古义:
今义:
参与
中间
再
古义:
今义:
第二次
多次
忠
古义:
今义: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忠诚
四、试译文章
1、十年春,齐师伐我。
2、肉食者鄙。
3、又何间焉?
4、小惠未 徧 。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
伐:攻打
鄙:鄙陋,在文中指
目光短浅。
间:参与
徧 通“遍”,遍及,普遍。
牺牲:指猪、牛、
羊等。加:虚报。
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
福也。
7、小大之狱,虽不
能察,必以情。
8、忠之属也。可以
一战。
9、既克,公问其故。
福:赐福,保佑
狱:案件。虽:即使
可以:可以凭借
克:战胜
10、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而竭。
11、夫大国,难测
也,惧有伏焉。
作:振作。再:第二次。
测:估计。伏:埋伏
五、朗读课文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某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六、翻译课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他的同乡对他说:“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其间呢?”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进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条件同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亨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不敢虚报,一定对神诚实。”曹刿回答说:“这是小信用,还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对于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虽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诚心诚意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种表现,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作战时请让我跟从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一开始,鲁庄公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齐军击鼓三次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被打得大败。鲁庄公就要下令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还不行。”曹刿下车看了看地上齐军战车辗过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撤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以后,鲁庄公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完了。他们的勇气已经完了,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但大国难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们战车的车轮痕迹很乱,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已经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七、分析讲解:
曹刿论战
论何以战
求见
分析
公将战—请见
乡人劝—何间
衣食分人—小惠—民弗从
祭神弗加—小信—神弗福
断狱以情—忠之属—取信于民
(表示主动关心)
(衬托爱国热情)
(不能战)
(不能战)
(可以战)
从战指挥
将鼓—未可—齐人三鼓—可—齐师败绩
将驰—未可—下视登望—可—遂逐齐师
论战胜敌
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
大国难测—辙乱旗靡—故逐
(抓准战机)
(谨慎果断)
(战略思想)
(战场指挥)
(战术思想)
政治远见
军事才能
A、从人物曹刿身上看应为:
请见、从战、论战。
B、从人物庄公身上看应为:
将战、实战、问因。
C、从内容上看应为:
战前准备、战争过程、取胜原因。
1、如果给课文的三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你认为最恰当、得体的是哪一组?为什么?
八、归结:
文章通过曹刿谈论战争的准备、指挥战争的过程的记叙,说明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重要的政治条件,抓住战机是指挥作战的关键。
八、人物剖析:
曹刿——
鲁庄公——
身份低下,但勇于分担国难,毅然挺身而出,指挥战役,机智果断,一战而胜。他具有为国分忧的爱国精神和把握战争全局的军事才能。深谋远虑 胸有成竹 从容不迫 精忠报国
是“肉食者鄙”的典型代表,遇事不知所措。昏庸无能 目光短浅 鲁莽草率 急躁冒进
《曹刿论战》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曹刿,这位公元前684年长勺战争舞台上的主角,他的毛遂自荐的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然而人们却忽略了这场战争中的另一人物鲁庄公姬同,往往认为这个物是不值得一提的。对此,我一直很有几分不平。试问:如果说当年不是他起用人才,曹刿的军事思想能得以实施,鲁国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吗? 今日重读《曹刿论战》,对鲁庄公有五赞。
五赞鲁庄公
一赞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二赞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三赞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四赞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
九、写作特点
A、这篇文章形式上是记载史实,围绕着长勺之战记叙鲁庄公和曹刿的言论,但实质上是议论性的,主要写曹刿对战争问题的论述,而写曹刿又着眼于表现他的“远谋”。全文的详略安排即由此决定。例如:其余与表现曹刿的“远谋”无关的事,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参战人数、战争的激烈程度等一概不提;而对“论战”起引线作用的事件,如“请见”“从战”“克敌”等也是一笔带过。
B、本文过渡自然,前后照应。如第一段用“战则请从”过渡到第二段的从战;第三段用“既克,公问其故”承上启下,都显得十分自然。前后照应的例子很多,如第一段的“肉食者鄙”与第二段的“将鼓”、“将驰”,第三段的“公问其故”互相照应;第二段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与第三段的“辙乱”“旗靡”相照应等等,使文章的结构显得十分严密。
C、本文语言十分精炼。如开头仅用十个字就将作战的时间、作战的双方、战争的性质、鲁庄公的态度等这么多的内容交代清楚。全文仅二百二十二字,却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有关战略战术的军事论文。
十、练习
(一)本文人物的对话有鲜明的语气,有赞成和反对,有肯定和否定,有抒情和议论。试根据加横线的字说说下列各句的语气。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
④夫战,勇气也 ( )
(二)填空
1、《曹刿论战》选自《 》,传说是春秋时期_____所作。
2、课文以“肉食者”“未能远谋”与曹刿的____作对比,______只用几句话轻轻带过,而大部分的笔墨用来写曹刿与鲁庄公的_____。
3、鲁国取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两个词语概括______、_____ 。
4、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______的著名战役。
5、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段只52字,以写鲁方______为主。全用___写法,“将鼓”“将驰”表现庄公的_____;“未可”“可矣”表现曹刿的_____和_____,而以“_____”和“_____”的结局证明曹刿指挥的正确。
反对的语气
否定的语气
肯定的语气
议论的语气
左传
左丘明
远谋
战争进程
对话
取信于民
抓住战机
以弱胜强
战术决策
对比
急躁冒进
胸有成竹
从容不迫
齐师败绩
遂逐齐师
(三)、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1、齐师伐我 ( )
2、公将战 ( )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 )
4、肉食者鄙( )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 )
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
7、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
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 )
侵略
将要
谋划
参与
鄙陋;目光短浅
养
独自专有
虚夸,以少报多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为人所信服
赐福,保佑
案件
即使
实情
9、以
何以战
必以分人
必以信
必以情
可以一战
10、之
肉食者谋之
公与之乘
故克之
小大之狱
公将鼓之
11、其
其乡人曰
下视其辙
公问其故
12、故
公问其故
故克之
拿,依靠
把
用
按
凭借
这件事
曹刿
齐军
的
(助词,无义)
他的
齐师
这;其中
原因,缘故
所以
(四)在括号中填充省略的词
1、( )乃入( )见( ) [省略主语、宾语]
2、民弗从( )也 [省略宾语]
3、必以( )分人; 可以( )一战 [省略介宾结构的宾语]
4、再( )而( )衰,三( )而( )竭 [省略谓语、主语]
(五)补充说明下列文言现象
1、“小惠未徧”的“徧”同“遍”,文言中称这类字为_____
2、“战于长勺”是“于长勺战”的倒装,这种倒装称为______
3、“齐人三鼓”的“三”后无“次”,文言中数词后面常常不用____
4、“夫战,勇气也”译为“打战,要靠勇气”,此类句子在文言中称_____
(六)翻译下列句子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刿
朝
庄公
之
之
之
鼓
气
祭祀时用的牛羊玉器和丝织品等,
(我)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将实话报告给神灵。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做到一一查
清断明,但一定尽力根据实际案情慎重处理。
(这算是)尽了自己职责的一类(事情)啊,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了。(如果)打仗,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鼓
气
通假字
状语后置
量词
判断句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