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单元练习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单元练习

  • 格式:  DOC
  • 大小:  148K    9张
  • 时间:  2016-05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检测练习拓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检测卷
(卷面:150分 时间:120分钟)
拓展卷
第一部分(30分)
1.根据拼音书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zào( )热了,使恬( )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jiàn ( )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 )奋了。
2.语言积累和运用。运用积累完成(1)-(3)题。第(4)题请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写一句话。(总分10分)
(1)情思是诗。我们体味“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的落寞惆怅;也感受“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怦然心动。(2分)
(2)情怀是诗。陆龟蒙歌咏凌波独立的白莲,“无情有恨何人觉? ”;
杜甫高歌至死不悔的理想,“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分)
(3)情结是诗。龚自珍用“ ,化作春泥更护花”吟唱凄风无情、落
花有意的生命之歌;李商隐“ , ”倾诉思念不尽、泪水难干的绕指柔肠。(3分)
(4)情谊是诗。“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送别董大时真诚的劝慰;
.(3分)
3、名著阅读。(2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本报讯(通讯员金翠莲):昨天上午,鲁智深到县公安局投案自首。两年前,他因失手打死拐骗良家妇女的不法分子郑屠而畏罪潜逃。昨天下午,当地群众一百多人在郑屠母亲的带领下到公安部门为他说情,县司法部门领导表示,此案当依法处理,但量刑时会酌情考虑。 (《潘家县法制日报》) (选自2005年第3期《杂文精选》)
上则戏说新闻中的划线内容出自古代名著《水浒传》,请用简要的话概括这个故事情节。

4、模仿“示例”的写法,选择“马”或“鹦鹉”再仿写一句(后面括号内填写相应的成语或俗语)。(4分)
老 虎:都说我狠毒,可我从来不吃自己的孩子。(虎毒不食子)
野 狼:虽然披了羊皮,但还是没人把我看作羊。(披着羊皮的狼)
马: 。( )
鹦 鹉: 。( )
5、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下面的这段文字进行修改(不得超过6处),使文句表更加准确流畅。(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你那亲切的笑容,潇洒的语言,幽默的举止,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认为你海阔天空的议论和精辟独到的见解,显示了您的确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学校将聘请您担任我班的课外辅导员。您应该感到十分的荣幸。我们期待着再次伶听您的教诲。
6、下面是某班学生在关于“中学生与网络”问题的主题班会上的发言,假如你是班长,请你结合同学的意见,作一个总结发言。(3分)
王明:现在条件好了,不少人家有了电脑,还上了互联网,这不仅有助于学习,还能丰富知识,培养个人的工作能力。对我们没有什么坏处。
李昂:互联网害处很大,我班的张永同学原来成绩一直不错,可是这学期迷上了网络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都是网络惹的祸。要坚决远离网络。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人们在生产中发现,种植大豆、豌豆、蚕豆等豆类植物时,不仅不需要给土壤施氮肥,而且这些豆类植物还能使土壤中的含氮量增加。但在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非豆类植物时,却没有这种现象。经过研究后人们发现,这些豆类植物的根部都长有根瘤,而其他植物却没有。
根据以上情况,能得出什么结论?(3分)

第二部分(60分)
(一)阅读下列文章,回答8——14题。(19分)
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
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是因为我们常常觉得自己的故事太平淡,没有什么精彩可言。也许是因为我们眼晴长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总是看不到自己在人生旅途上的姿影。穿过茫茫天涯路,别人背后总拖着一长串幸福或苦难的故事,却是那么恒久地令我们感动。
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书。每当洁白的书页在我眼前舒展,我就幻想自己变成一个插着翅膀的小精灵,可以随意地钻进书中任何一个人物的身体里去,融进他(她)的灵魂与意识里,主宰他(她)的言行。这样,我就可以随便地转换角色,想变成谁就变成谁;这样我就可以驰进任何一个既定的轨迹,开始一段段美丽的行程了。在那一刻里,我可以风尘仆仆的仲尼,也可以是一苇渡江的达摩;我可以走进已经斑驳的宋版《史记》,体会霸王破釜沉舟横戟马上的雄武;可以踯躅于太虚幻境,与红粉众钗共同歌哭;也可以于猎猎东风中,登上东吴周公瑾的船头笑看强虏灰飞烟灭;也可以代替李白匆促的步履,登楼望月,慷慨悲歌。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有时是不能否认自己羡慕的目光的。掩卷的时候,我会想:如果我真的是他,该有多好啊。
甚至悲剧,甚至坎坷,对我都有一种感召力。宁肯化身于纸页之中,踏上主人公那条荆棘之途,也不要闷在房子里庸度日月。小的时候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很羡慕保尔·柯察金,羡慕他有那样一个可以使他成材成名的的环境与经历。后来读张海迪的故事,只恨自己长了一双健全的腿,不然,也一定会像她一样有所成就的。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最初怀着些许少年的狂妄与浅薄。
当我羡慕张海迪的时候,我的班上正巧有一名腿残的女生。她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文章。过年报的时候,班里同学每人都会收到一份手工制作的贺年卡,后来才知道是她偷偷送的。她写文章,登台演讲。在我的心里,她就是一个成功者。我不知道她的身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她的腿为什么会成这样,但是有时候却很想变成她。经历一番不平凡的人生。多少年以后,我把当初忍气吞声的想法讲给她听,她竟然笑了起来。她说,无独有偶,那时候,每天妈妈背着她到学校,她想,如果有一天能变成其他女孩子中的任可一个,能唱着歌儿,一路蹦跳着上学,该有多好啊。每次课间休息,或者上体育课的时候,教室里空空如野,只有她一个人安安静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打发寂寥的时光,她多么想让灵魂飞出自己的躯壳,钻进别人的故事里,感受一份截然不同的人生啊!
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我们可以关注到更加丰富的人生,就像我们坐在火车飞驰的窗口,领略这世界的全景。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我们可以体会到许多在自己的日子里体味不到的情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可以平衡我们心中的缺撼,给自己的心灵一个小小的安慰。
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这样神奇的想法是那么的可爱,这样浪漫的幻想也许只能出现在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时光。后来,在人生的海洋里载浮载沉,经历了一些生活,才知道日子原是不偏不倚地平分给我们每人一份,如同写作课上老师分给每人一份宽边稿纸一样。最初,在一切还没有开始以前,都是一样的,至于以后会呈现出怎样一篇动人的故事,就看你如何一笔一笔地写下去了。也直到那时,才知道自己同样也可以写出令别人艳羡的美妙故事来。
只要自己在时间里沉静下来,细细回味走过的日子,那些动人的细节,就会随案上那盏茶香,幽幽地浮上来。自己的初恋,自己的悸动,自己的坎坷,都不会与别人相同,因而带有一种奇异的色彩。比如恋人的那一次远行。那时还付不起长途电话费的我,只好在每天的固定时间里拔通她的电话,听电话铃声响过三遍,就将电话放下。从“铃、铃、铃”的三声里,她会听出我的爱意。而“我爱你”三个字,由电波以替我说出,不是更有韵味的吗?少年时代是常常沉浸在别人的故事里的季节。而走进青年时代的我们,更执着于描画好自己的故事。我们在梦里还会常常驰进别人生命的疆域,在里面留连忘返。但是当我们醒来,走进现实的阳光里,我们会发觉自己的故事原来也这般亮丽迷人,它不仅打动自己,也一样打动别人。我们不是同样可以欢迎别人来旅行吗?
8.给加点字注音。(4分)
破釜沉舟(  )寂寥(  )踯躅(  )羡慕(  )
9. “在别人故事里旅行”指哪些方面,有何意义?(2分)

10. “太虚幻镜”指的是哪部书的情境,主要人物是谁?请列举出来,并说一说他们性格特征。(3分)

11.你曾读过哪几部中外名著,请写出一部,及描述一下关键情节?(2分)


12.你也有自己精彩的故事请写一段为大家欣赏?(3分)


13.对联:读书游太虚幻境(2分)

14.你知道周公瑾是哪部书的人物吗?请简单评价这个人物。(3分)

(二)阅读《会飞的蒲公英》一文,回答15——19题。(15分)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去,妈妈缝了一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以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更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盈满了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荫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荫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寄给了山里的母亲,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嫩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都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这幅画里,我读出了母亲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画面么?
15.“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你怎样理解?(3分)

16.妈妈在“我”的书包、裙子上绣蒲公英的用意何在?(3分)

17.妈妈为什么会“盈满了泪花”呢?(3分)

18.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来表达真挚的思想感情,你能否也举出一种动物和植物的精神内含吗?(3分)

19.父母对儿女总是有很多期望,你能对你的父母说几句话吗?表达你的决心?(3分)


(三)阅读下列短文,完成20——24题。(15分)
古堰沉思录(节选)
余秋雨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yuán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融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bì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城长城那样突兀基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它,就是都江堰。
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只是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
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馆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
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yōng容大肚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xiāo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的李冰。
四川有幸,中国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而李冰,却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他领受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
没有证据可以说胆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遥相呼应。
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箴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二十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汽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他没有料到,他治水的韬略很快被替代成治人的计谋;他没有料到,他想灌溉的沃土将会时时成为战场,沃土上的稻谷将有大半充作军粮。他只知道,这个人种要想不灭绝,就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
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
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想。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彰,“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了作三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李冰逝世四百年后,也许三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接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水镇水测量。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石像终于被岁月淤泥掩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土时,有一尊石像头部已经残缺,手上还紧握长锸。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一位现代作家见到这尊塑像怦然心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
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馆里展览。人们在轰鸣如雷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20.“都江堰”最激动人心之处是什么?(2分)

21.作者认为“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什么?李冰为什么会打破这一“惯例”?是什么原因使作者在文本“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3分)


22.怎么理解文中所说的 “水汽淋漓”?李冰的“大智”“大巧”和“大愚”“大拙”分别指什么?(3分)


23.请在第五段中找到兼用对比、拟人两种修辞方法的一句话,完整、准确地抄写下来,并说一说这个句子作者旨在说明什么?(3分)


24.面对千年古堰,余秋雨先生留下了对中国历史的沉思,生活中也一定有触动你思绪,让你无法忘怀的事物,请你描述一下,并谈谈从中得到的感悟。(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11分)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