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5

《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教案1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
   一、活动主题及相关话题
   1、主题:
   (1)我所知道的希望工程
   (2)我看实验班
   2、相关话题
   (1)我看作业负担
   (2)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一切
   (3)台独没有好下场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关注社会、认识生活的习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三、活动形式
   小组、班级辩论交流、评价
   四、活动过程
   1、材料准备
   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老师处,选择报纸杂志、上网、采访了解。在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以及自己的爱好从规定的两个话题中择取你最熟悉的了解最详细的热点问题;在反复推敲、揣摩。最后写出发言提纲,或者较为详细的讲话稿。
   2、小组辩论
   各小组首先举行小型辩论会。交流前师生商定评价标准,如发言内容是否准确,实事求是,是否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语言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流利清晰。辩论发言完毕,老师把各个小组有意分成意见相对的几个小组,组内成员协作寻找有关资料,每组推选2---3名代表到班级参加辩论。
   3、班级辩论交流、评价
   A、在老师指导下,成立一个评委小组,安排活动主持人,规定每一方呈述的时间。
   B、各小组辩论。(如有观众,可以允许观众适时发表见解,扩大同学们的视野。)
   C、主持人根据评委意见宣布结果。
   4、完善研讨
   语文老师指出:我们在研讨问题的时候,不但需要争论,也需要倾听。也就是说,没一个参与者既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讲真话,又要有平和从容的态度,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不必争高下胜负。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看法。
   五、辅助活动
   1、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将活动安排在报告厅,同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2、动前可以在校园里发布告示,欢迎其他班级同学前来观摩。
   3、以“关注校园”为话题,出一期板报。
   六、背景资料
   一
   (一)实 施 希 望 工 程 的 背 景和意义
   实施希望工程,是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广大失学儿童的迫切愿望。建国四十多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由于自然、历史等多种条件的差异,区域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落后,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办学条件差,许多小学适龄儿童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或濒临失学。目前,全国中小学尚有1400多万平方米的危房未能得到修缮,每年有上百万小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或濒临失学。危房问题,失学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贫困地区。
     实施希望工程,符合政府关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方针。世界各国教育经费的计算,均包括政府预算支出和民间投资两个方面。而四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经费的支出,基本上是采取由政府全包的办法。实践表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要办大教育,政府不可能全包,也包不起来。必须坚持以国家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方针,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兴办教育。希望工程就是本着这一方针开展起来的。 
     实施希望工程,有着深远的民族文化基础和广泛的社会民众基础。中华民族素有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的今天,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支持教育的热情。实施希望工程,正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为广大民众参与发展教育开辟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希望工程”概况
     “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青基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1989年10月开始启动。邓小平同志为“希望工程”题名。
     “希望工程”旨在通过动员海内外力量,资助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继续小学学业,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协助政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扶贫攻坚,积极推动中国社会向现代迈进。这项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具影响力的公益事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海内外各界的踊跃参与。“希望工程”实施以来,坚持“雪中送炭”的原则,通过救助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儿童继续小学学业、建设“希望小学”等措施,提高了贫困地区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降低了辍学率,促进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成效显著。“希望工程”促进了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动员社会力量协助政府办教育的新路子。
   (三)“希望工程”的主要项目
     (1)结对资助失学儿童继续小学学业:捐助方捐400元人民币,为农村贫困地区因家庭贫困未能上学、中途失学或就学困难即将失学的适龄儿童(统称失学儿童)提供书本费,资助其继续小学学业。该种方式的资助活动随着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失学儿童数量的相应减少,于1999年上半年宣告结束。
     (2)捐款援建“希望小学”:捐助方捐款20万元可援建一所“希望小学”,捐款10万元可资助改造危旧校舍,并统一命名为“希望小学”。鉴于贫困地区对于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还有较大需求,在“希望工程”实施战略重点转移的过程中,此项目仍在继续开展。 
     (3)\'希望之星\'奖劢基金:
   为扩大“希望工程”的资助成果,进一步体现“希望工程”的人才效益和社会效益,奖劢、扶持优秀的“希望工程”受助生,鼓劢他们在学业上继续深造成为家乡经济建设的有用人才,中国青基会于1997年设立了\'希望之星\'奖劢基金,在接受和曾接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受助生中,评选出一批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给予他希望之星\'奖学金,对其进行追踪培养。
     (4)“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由于贫困地区客观条件所限,“希望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比较低,提高全国数万名“希望小学”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从而提高“希望小学”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推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希望工程”深入发展的途径之一。对“希望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的培训,也成为“希望工程”的重要任务。1995年6月,在浙江嵊泗建成“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基地;9月,中国青基会设立“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办公室。
   (四)“希望工程”的成果
     到1999年“希望工程”实施10年时为止,先后有1亿多人次捐款,募集资金累计17.8亿元人民币,已经救助200多万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重返校园,为贫困地区援建7000多所“希望小学”,为农村小学捐建1万套“希望书库”、2000套“三辰影库”少儿音像制品系列及配套录放设备,培训和表彰了6000余名乡村小学教师。 
   (五)新闻一则
   爱心点燃希望 知识改变命运 
   希望工程14年资助250余万贫困生 
   人民日报讯 (记者 丁伟)灯光下,一双大大的眼睛透着凄楚与无奈,明亮的眸子流露出渴望与呼唤……10多年来,这张题为《我要读书》的照片深深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引起人们对希望工程的热切关注。10多年后的今天,照片上的“大眼睛”苏明娟已经成为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二年级的大学生。在日前接受采访时,苏明娟说:“是希望工程帮我圆了求学梦,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 
   在全国各地,因希望工程而改变命运的何止一个苏明娟。据希望工程实施机构中国青基会统计,以资助贫困地区农村特困学生继续学业为宗旨的希望工程自1989年实施以来,至今已走过14年风雨历程。14年来,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22亿多元,以“一助一”的方式,资助了250多万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同时改造和新建了9508所希望小学,其中80%的希望小学和受助生分布在中西部地区。按照目前44万余所农村小学计算,在每100所农村小学中,就有两所是用民间资金援建起来的希望小学。 
   从在贫困农村地区建立希望小学到在中学、大学设立“希望之星”奖学金,从“远程教育计划”到农村教师培训计划,14年来,希望工程不断创新助学模式,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资助体系。截至目前,希望工程共援建了150多所希望网校,为1万多所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赠送了“希望书库”和“希望图书室”,为2000余所希望小学配备了“三辰影库”,培训、奖励了1.2万余名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11.3万余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中学生、大学生获“希望之星”奖学金资助。 
   14年来,希望工程激发起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投身公益事业的热潮,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联合国授权机构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评估报告表明,在我国29个省会城市的16岁以上居民中,知道希望工程的占93.9%,以各种方式参与希望工程的占63.5%,希望工程已成为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民间公益事业。近年来,民营企业、海外慈善机构和知名跨国集团踊跃参与、慷慨解囊,成为希望工程的重要力量。 
   中国青基会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以保证希望工程健康发展。在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一对一资助”、公示制、巡视员监察制度的基础上,从今年1月1日起,希望工程正式启用了由财政部统一样式、统一监制的捐赠专用收据。据悉,中国青基会是我国惟一一家使用专用捐赠收据的公益机构。与此同时,希望工程助学金发放方式实现了“直通车”:中国青基会通过中国农业银行为受助学生建立个人账户,按学期将助学金存入银行个人账户,受助学生凭银行卡到当地农行储蓄所直接提取现金。 
   中国青基会秘书长顾晓今表示,中国青基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15个部门《关于开展经常性助学活动的意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以“让孩子们都上学”为目标,继续开展希望工程助学活动,扩大受助范围,创新资助模式,帮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
   二
   【新闻观察】千万别让“实验班”牵着走 
   经历了3天中考的紧张拼搏,熬过了等待分数焦虑不安的日子,按说考生和家长的心该稍稍踏实了一些。因为,虽然录取工作尚未开始,根据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能上哪所学校已经八九不离十了。然而,令许多家长焦灼不安的却不是上哪所学校,而是能不能上实验班的问题。在一些家长眼里,择班比择校更重要,甚至有些家长愿意以高分进入低一档次学校的实验班。 
   据一些教师反映,近年来,一些学校对举办实验班有很高的热情。为什么?据记者观察,利用实验班的“牌子”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这是原因之一;通过办实验班对学生进行选拔,提高生源质量,这是原因之二。 
   由于学校的积极宣传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一部分家长对实验班青睐有加。一位家长说:“高校扩招后,一般本科生在市场竞争和就业中已不具优势,只有考上名牌大学,就业才有保障。为了孩子的将来,宁肯多花点钱也值得。”“实验班一般配备的教师都是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教师,把孩子放在这样的班里比较放心。”这位家长的说法显然代表了众多家长的一致想法。 
   一位校长坦言:“近年来,随着高校录取比例的提高和录取体制的改革,高考竞争的压力得到了缓解,上大学对许多人来说已不是难圆的梦,然而为了孩子的就业和长远的将来,人们已不满足于上一般的大学,而是一定要上名牌大学。许多学校正是看到了这一市场需求,纷纷办起实验班或重点班。不少家长也开始把眼光盯在了‘实验班’上,孩子考上高中还不行,只有进了重点班才算踏实。这种做法,不仅使家长身心疲惫,也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现在在一些地方,办实验班已经成为一种追求,一哄而起,盲目攀比,不办就意味着吃亏,重点中学办,普通中学也办。对于此种做法,一位教育局负责人严肃地指出,举办实验班要经过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目的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具有研究的性质。所以,实验班不是重点班,也不是强化班,根本没有必要搞选拔考试,更不应该收费。 
    据记者了解,目前一些学校举办的实验班,大多数是实实在在搞实验,但也有个别学校根本没有任何实验项目,而是集中名师、骨干教师,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加大教学难度和训练程度,为升学服务,为学校创牌子。为了选到好的生源,每年招生时,对学生进行严格的选拔考试,甚至测心理、测智商。这种做法,已经远离了实验的目的,这种实验班也已被异化为重点班。 
    对此种现象,教育专家认为,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然,校与校之间、班与班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但不应该人为地强化这种差距,作为学生特别是家长,更没有必要被这种“实验班”牵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