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孔 乙 己
鲁 迅
兴华公学九年级语文组
2011、3
背景简介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了解本文精炼、含意深刻的语言。
3、了解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4、理解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从而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罪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整体把握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2、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小说知识回顾: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2、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3、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分为几部分?
二、
课文,理清文章段落结构 。
附和( ) 不屑( )置辩
荤( )菜 咸亨( )酒店
羼( )水 拭( )
蘸( ) 阔绰( )
舀( )水 涨( )红
绽( )出 哄( )笑
间( )或 着( )了慌
打折( )腿 门槛( )
1、读准下列加线字的音:
hè
xiè
hūn
hēng
chàn
shì
zhàn
chuò
yǎo
zhàng
zhàn
hōng
jiàn
kǎn
zháo
shé
2、本篇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故事情节可分为哪几
部分?
小 说 三 要 素
环境
故事情节
人物
咸亨酒店
结局
高潮
发展
开端
孔乙己
(1—3)酒店的格局
(12—13)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10—11)第二次出场,讲述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4—9)第一次出场,刻画孔的外貌、言行、性 格和社会地位
三、分析学习第一部分(开端):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来酒店喝酒的顾客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穿着
短
长
喝酒方式
站
坐
喝酒地点
外
里
对比
贫富悬殊 阶级对立
短衣帮
长衫客
喝酒目的
驱寒
解乏
消遣
享受
2、指名朗读第2段,思考掌柜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对长衫客、短衣帮和小伙计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对小伙计:“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
主顾------”
★对长衫客:极尽奉迎,恭敬、周到。
★对短衣帮:千方百计的剥削。
明确:掌柜虚伪、势利、冷酷、唯利是图。
3、齐读第3段,思考:小伙计对自己的职
务和所处的环境有什么感觉?
明确:“单调无聊,教人活泼不得。”
1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鲁镇咸亨酒店.
2深刻揭示了顾客贫富的悬殊、阶级的对立.
3 交代人物活动的空间,为孔乙己的出场作铺垫,预示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4这属于小说的开端部分。
4、文章开头三段文字交待了什么?有什么
作用?它属于小说的什么部分?
明确归纳:
第一个片段:
第三个片段:
第二个片段:
第四个片段:
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小孩吃。
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1、学习课文二、三部分。
2、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一、讲读第二部分(4—9)发展
1、本部分选取了孔乙己的哪几个生活片段?
2.请在这部分中找出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分析一下他是哪一类酒客)
明确:“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站着喝酒
穿着长衫
生活贫困
经济地位
社会地位低
不甘居下层
思想向往上层生活
轻视劳动人民
思想矛盾
归纳:“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则含蓄地说明他硬摆“读书人”的架子,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集中而简练地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预示了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4、快速阅读课文,看看本部分是通过哪几种方法刻画孔乙己形象的。(请找出具体的句子)
明确: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3、在这部分中有一段属于插叙,是哪一段?交
待了哪些内容?
明确:第5段,补充交代了孔乙己的①身份——“读过书-----”; ②境况——“愈过愈穷-----讨饭”; ③脾气——“好喝懒做”; ④品行——“比别人都好,从不拖欠”。
外貌
生活贫困,懒惰,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
“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茴字有四样写法”、“多乎哉?不多也。”
自欺欺人,自命清高、中封建教育的毒很深,迂腐可笑。
“睁大眼睛说”、“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死要面子,一心追求功名、且执迷不悟。
“排出九文大钱”、“给他们茴香豆吃”、“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
穷酸、诚实、心地善良、迂腐可笑。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虽是长衫”却“又脏又破”
语言
神态
动作
分析下面孔乙己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填空:
总结:传神的表现了孔乙己的内心世界、生活遭遇和性格特征:迂腐麻木、穷困没落、好喝懒做。
“他身材很高大” “青白脸色”说明他
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
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因为他
穷困而偶然偷点东西,结果
被打伤,这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
“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50开外的年龄,又表明
他精神颓唐。
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
他穷酸潦倒、好吃懒做的经济状况和死要面子的性格特征。
5、在这部分中有两个细节问题,请大家思考:
(1)“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表现了他的什
么心理?
(2)为什么当别人问他“当真认识字吗?”他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情”,而当别人问他“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呢?”时,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呢?
6、孔乙己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呢?
明确:四体不勤,懒,穷困潦倒;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自命清高;自欺欺人、迂腐可笑、至死不悟;热情、善良。
二、讲读第三部分(9—13)高潮
1、讨论一个问题:“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概括孔乙己悲剧的一生,深刻说明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没有地位,是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多余人。
2、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10段,理解本段的作用。
明确:同是读书人,丁、孔二人的命运却截然相反。在科举制度下,一个爬上去了,成了有权有势的“举人老爷”,一个因“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而成为可怜的牺牲品,这样对比的写出了吃人的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身材高大
青白脸色
皱纹间常夹些伤痕
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又脏又破的长衫
肖像
满口之乎者也
语言
排出九文大钱
动作
神态
涨红脸 睁大眼 不
屑置辩 颓唐不安
盘着两腿
脸黑而瘦
穿一件破夹袄
低声说到:
跌……跌断
摸出四文大钱
不十分分辩
脸色很像恳求
3、指名朗读第11段,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与第一次出场有什么不同?
★通过对比,说明封建科举制度不仅残害了孔乙己的思想,而且也摧残了他的肉体。
4、“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这里的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
5、“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
明确:写晚秋的凉意,给孔乙己的末路更增加一种悲凉的气氛,使故事情节达到了高潮,同时预示了孔乙己悲惨的结局。
明确:四次。掌柜只在结帐的时候提起孔乙己,他关心的是自己的收入,人们根本不去过问孔乙己的死活,孔乙己在他们心目中是无足轻重的,反映社会的冷漠,世态炎凉。
三、作业:
1、课下进一步理解并识记本节课所讲的问题。
2、做《同步训练》。
2、文章最后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中 “的确”和“大约”矛盾吗?为什么?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讲读课文第四部分;
2、总结课文;
3、处理课后习题。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讲读课文第四部分(12、13)结局
1、齐读这两段,思考:孔乙己的结局如何?
明确:孔乙己悲惨的死了。
不矛盾。“大约”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短短的一句话揭示了孔乙己悲惨的结局。
二、归纳总结全文:
1、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明确:(1)社会原因:社会制度使民众麻木不仁,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的摧残将他送上死路。(2)个人原因:自命清高、好吃懒做、迂腐不堪、自欺欺人。
2、“笑”的深刻含义:
1、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5、孔乙己第二次出场,孔乙己已被打折了腿,已经落魄成这样子,
然而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
4、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一群孩子都在笑声中散了
3、酒客们取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 ”
2、孔乙己第一次出场,酒客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
“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住全文
麻木不仁、穷极无聊,蕴藏着一股悲凉的意味
冷漠无情,没有人性的笑
天真无邪的笑
“笑声”贯穿全文,这阵阵笑声跟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了
强烈的对照,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冷酷,同时批
判了群众的麻木。
3、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我”——一个小伙计的口吻来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1)“我”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 (2)可以表现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连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的世态炎凉,使作品更增加了悲剧的意味。
4、孔乙己的形象:
明确:孔乙己贫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善良而又无能,可怜而又可气,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的牺牲品,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作者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
5、小说主题: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也真实地表现了当时一般民众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使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6、写作特色:
(1)通过外貌、语言、神态、行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2)精炼、准确、深刻的语言。
处理课后习题
续写赏析:
意料之外,孔乙己从鲁镇“失踪”后的第三年,我竟在外地看见他。
也是年关,掌柜带着我到杭州讨债。那天天气很坏,就像天上巨人在骚弄着头发,刻意吧讨厌的头皮屑撒下来。寒风刺骨,穿着很多很厚的衣服都觉得不顶用,冷空气使劲地从领口、袖口往身内钻,冷得人直打哆嗦。掌柜催着我,“走快些,要立即找个客栈落脚,否则要冻僵了。”
在一间关了门的店铺外,一簇人正围着一个像乞丐的老头子。老头子盘作在地上,满口之乎者也的说着什么。声音很熟。我忙拉掌柜的衣服,“像是孔乙己。”两人向前一看,果真是他。
孔乙己骨瘦如柴,还驼了背,原来高高大大的他现在短了半截。身上穿着又破又烂的长棉袄,飘下来的雪花与翻露在外的
棉絮混成花花白白的一片颜色。辫子没有了,白色的头发稀稀疏疏,蓬乱地披散着。一张破棉被围在膝下,那对跛脚给遮住了。旁边一张破烂的席子卷着些什么,大概是他的全部“家当”。
掌柜走近蹲下,“孔乙己,你认得我吗?你尚欠咸亨酒店十九个钱呀。”孔乙己慢慢地抬起头来,他的脸孔更加清楚了。眼眶深深地陷下,脸上已瘦得没有一点肉,只有一张皮。而皮口又布满“蚯蚓”,分不清哪条是皱纹,哪条是疤痕。胡子长长的,又粗又硬。他双目呆滞,一脸茫然地摇摇头。掌柜失望地站起来对我说,“糟糕,他呆了。”这时,有人抛了一个铜钱。“我认得你了。”孔乙己说话沙哑,不知是因为掉了许多牙,还是冻得打牙战的缘故,声音含混不清。掌柜以为被认出来,忙又蹲下。只见孔乙己伸出颤抖的手拾起铜钱移近眼前,“我认得你了。你叫孔方兄。你姓孔,我也姓孔,我们是同宗。你老哥可威风矣!人人推崇备至,万千宠爱都集于一身。而我……”他停了一会, “呜呼哀哉!不提也罢。”
一个小孩说:“它是个铜板,不叫孔方兄。”孔乙己不理会,用手指指铜钱,又指指自己问:“此‘孔’,不同彼‘孔’,公允乎?”见小孩愣着不吭声,他便长叹一句:“不公也!”接着,他对着铜钱不断的数落:“……你满身铜臭,为富不仁……我读圣贤书,不与你同流合污……君子固穷,亦差与为伍……”他把拿着铜钱的手向后一伸,作抛状。人们都以为他要把钱抛出去。但手到头顶却突然停了下来。孔乙己满满的小心的把那文铜钱往怀里的口袋揣,接着还用手在棉袄外面按了按。这一下,可把众人斗乐了。孔乙己此时低下头喃喃自语。又之乎者也说着些 什么。只最后两句听得比较清楚,“……人之常情也!人之常情也!”又是一阵哄笑声。有人说:“他语无伦次。”“这个呆老头子疯得真有趣。”此时,又有人抛下两个铜钱。
突然想起一阵枪声。一大队清兵一边开枪一边大叫:“抓革命党!”众人忙作鸟兽散。我亦尾随掌柜一溜烟赶回鲁镇。
孔乙己怎么了?不知道。或许他继续装疯避世(只是我的判断),或许他很快就冻死街头,又或许……
新编孔乙己
天太冷了,几乎把一切东西都冻得僵硬,风往北吹,伴着沙石狂飙着,太阳好像离我们那么远,为什么不多给我们一些光热呢?
孔乙己拖着那两只已被打断的腿,用双手撑着地向前艰难地移动着,他依然穿着那件破夹袄,当然已经不能遮住身体,他在寒冷和饥饿的折磨下几乎无法呼吸,嘴里好似不停地叨咕着:“冻死我也,冻死我也……”就是这样他不知不觉地已经到了菜市场。他看到那些做买卖的都在不停地吆喝着,又都在给那些有钱的长衫主顾低三下四地点头哈腰……在饥饿的驱使下,他拖着那两条被打断的腿,企盼能够得到一些食物。但是他还是放不下那读书人的架子,不肯说出那句:“给我点饭吃吧!”那买卖人见到这个臭乞丐,好似害怕妨碍他们的生意,连声骂道:“抽乞丐,离我们这远点,别妨碍我们的生意,否则就废了你。”就在这时从菜市口东面来了一队人马,后面有一座小轿子,见孔乙己坐在街当中,几个当差的过来,把孔乙己连打带骂的赶到了街边。这下可把轿子里的大老爷惊动了。
那个大老爷从轿子里出来走到孔乙己跟前,提提嗓子喊道:“我范老爷如今乃是爱民如子的大好人,哎!当差的,拿几个馒头给这个乞丐。”孔乙己见几个干馒头扔了下来,为了保持读书人的架子并没有理睬。这个反老爷见到孔乙己不理他的馒头。话题一转,双眉倒竖,由刚才的心平气和突变晴天霹雳,把那尖嘴猴腮一噘便骂道:“呀哈!你这个臭乞丐,真不识抬举,你这个现世宝、癞蛤蟆,你在这真是影响市容……”就这样孔乙己又遭受了一次拳脚的洗礼。把那已经非常破烂的衣服打得更加破烂,使孔乙己的身上又多了几处伤口。可是在这拳打脚踢中似乎夹杂着一个声音:“非礼也……非礼也……”这个范老爷的所作所为好似会使每一个人快乐,在众人的围观下,孔乙己好像被人观赏演戏的猴子一样。
慢慢的人群散去了,也许是他们认为没有什么好戏可看了吧。
在孔乙己的面前忽然间伸出了一串糖葫芦,孔乙己大吃一惊,原来是一个小男孩,身穿一件小棉袄,站在孔乙己的面前。“吃一颗冰糖葫芦吧!”那个小男孩说。孔乙己看了看那个小孩儿,痛苦的脸显出欣慰的神情。那颗冰糖葫芦含在嘴里好像是一
颗炽热的火球温暖着孔乙己那冰冷的身躯,孔乙己没有想到居然还会有一个小孩儿来可怜他。这颗糖葫芦让孔乙己感到了一丝甜意,一缕温情。“给你,都吃了吧!”小男孩把一串糖葫芦递了过来,孔乙己分明听见了这一声清脆的声音“大伯。”几乎全身的疼痛都消失了,口里回道:“足矣……足矣……”慢慢地闭上了双眼。
孔乙己是站着等车而穿西装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鼻梁上是瓶底一样厚的大眼镜,眼镜腿早已褪了色。穿的虽然是西装,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就从语文课本上鲁迅的《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文章里,替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孔乙己一到车站,所有等车的人都看着他笑,有的叫到道“孔乙己,你 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窗口说:“下午的369,要站票。”便排出六十大元。他们又故意嚷道:“你一定又偷着用公司的电脑上网了.
各种版本的孔乙己——现代考研版
再 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