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说明文基础知识 (出题人:卢灶梁)
班别: 姓名: 学号:
什么叫说明文(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二、说明文的分类:
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
三、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三种):
(一)总分式:
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段落(层次)之间有一个总分的关系。常见的是:
1、总——分,如《苏州园林》(先总体的概括,再分说。结尾没有总结性的语言)
2、分——总
3、总——分——总,如《故宫博物院》
(二)递进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后边在前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此种结构多见于使用逻辑顺序的说明文,如:《向沙漠进军》。
(三)承接式:
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此结构多见于使用时间顺序说明文。
(四)并列式:
各层的关系是平行并列。
四、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一)时间顺序:
以时间的先后作为说明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二)空间顺序
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故宫博物馆》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种空间顺序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所有顺序中最合理的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对群体事物的说明。
(三)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逻辑顺序主要分成12种——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从结果到原因、从次要到主要、从部分到整体、从具体到概括、从本质到现象、从一般到具体。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
五、说明方法:
1、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如《统筹方法》一文,开头就给"统筹方法”下了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下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这个定义既指明了"统筹方法"的本质-——数学,也指明了"统筹方法"的应用特点-——安排工作进程。这样,就把统筹方法和其他的数学方法区别开来了。
作用:用简明的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提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提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2、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作用: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XXX特点。
3、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XXX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比较
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如:太平洋占的面积差不多等于其它三个大洋的总和,比最小的北冰洋大十四倍。
作用:突出了被说明对象的XXX特点(地位、影响等)。
5、列数字/列数据
列数字也叫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如《中国石拱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作用: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XXX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6、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有序地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如《看云识天气》就把“天空的薄云”和“低而厚密的云层”具体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等不同的的云,来说明“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这一科学知识。
作用: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XXX特点,对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7、作诠释
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即说"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则是诠释,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再如《死海不死》一文"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用的便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这里的"死"指的是鱼虾草木的死,因为死诲咸度很高,生物不能生长,所以叫"死海",这就部分地揭示了死海的特征。
作用: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浅显易懂。
8、摹状貌
是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作用: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生动、具体,令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9、列图表
是指采用绘制图形或表格的方法进行说明。如: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侵略者
英国
英国、法国
作用:使说明的事物具体形象,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
10、引资料
引用一些固有的资料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如:《中国石拱桥》为了说明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引用唐朝的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作用: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更具体,更形象;开头运用引用说明不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六、说明文的说明对象
文章要说明的某个事物、解释的某种现象或阐述的某种道理。
首先要弄清是写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弄清说明对象可以从审题入手。如《食物从何处来》文章要说明的是食物“从何处来”,即要说明的是“食物是怎么样来的”而不是“食物”。《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雄伟”是个修饰语,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人民大会堂”是说明对象。由此可以判断出《食物从何处来》是事理说明文,《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是事物说明文。
七、说明对象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那么如何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1、从标题着眼。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指出其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人民大会堂”,也指出其特征“雄伟”。
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两句,就点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更须要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段文字没有关键句,但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和生动形象的描写。例如:拿两岸的河堤常被冲毁与这座桥从没出过事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柱头上石刻狮于的情态,是为了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八、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准确性、周密性、平实性。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表示时间、空间、程度范围的词要准确无误,对事物进行的说明要客观。“基本上”“大约”“左右”“在当时”“比较”“大多数”“几乎”“许多”“可能”等词的准确运用,能帮助我们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准确,就是恰如其分地说明事物的面貌、状态、性质、特点、变化、规律等,不夸大,不缩小,不走样,不遗漏。如:《中国石拱桥》中的“《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加以限定,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与周密性。
考题常设置干扰性因素:(1)增减扩缩,就是对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加某些字或减少某些词语的办法,扩大或缩小说明范围。(2)鱼目混珠,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来替代正确的,造成歧意。(3)颠三倒四,是指设置选项时,有意将原文的句子关系打乱,造成理解的难度,如颠倒因果关系,搅乱先后次序。(4)无中生有,就是利用考生的思维惯性,诱考生用想当然代替清醒的理性思考。
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说明文基础知识练习
班别: 姓名: 学号:
什么叫说明文(概念)
文章体裁。
二、说明文的分类:
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 和 两大类。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 。
三、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三种):
(一) 式:
(二) 式:
(三) 式:
(四) 式:
四、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一) 顺序
(二) 顺序
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 、 、 、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三) 顺序
逻辑顺序主要分成12种——从 到 、从 到 、从 到 、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从 到 、从次要到主要、从部分到整体、从具体到概括、从本质到现象、从一般到具体。
五、说明方法:
1、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 的说明叫下定义。
作用:用简明的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提示,从而更科学、 、更概括地提示事物的 或 。
2、举例子
举出 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作用: 地说明了事物的XXX特点。
3、打比方
利用 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作用: 地说明该事物的XXX特点,增强了文章的 。
4、作比较
将 或 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
作用: 被说明对象的XXX特点(地位、影响等)。
5、列数字/列数据
列数字也叫列数据,从 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
作用: 地说明该事物的XXX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6、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有序地照一定的 划分成不同的 ,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作用: 地说明了事物的XXX特点,对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7、作诠释
对事物的 和特征进行 的一种说明方法。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 ,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 ,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如:“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即说"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这是 说明方法。
再如:"铀,是银白色的金属",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这是 说明方法
作用: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浅显易懂。
8、摹状貌
是通过描写事物的 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
作用:使被说明对象更 、 ,令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9、列图表
是指采用 或 的方法进行说明。如:
作用:使说明的事物 ,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
10、引资料
引用 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 ,名家名言, 定律,典故谚语等。
作用:使说明 ,更具体,更形象;开头运用引用说明不起到 作用。
六、说明文的说明对象
文章要说明 、解释的 或阐述的某种 。
七、说明对象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 他事物的 。那么如何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1、从 着眼。
2、从 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八、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