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四 马说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四 马说

  • 格式:  PPT
  • 大小:  1016K    17张
  • 时间:  2016-05

《马说》ppt课件(17页)2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马说》ppt课件(17页)2
23马说 韩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背诵这篇短小精悍、波澜横生的千古名作,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2.熟练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理解文中的诸多寓意 。
3.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背景:作品写于贞观十一年到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不得,后依附宣武节度使及武宁节度使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用”之叹。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议论性体裁,与现代的杂文近似,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即谈马、论马。如:我们以前学过的《爱莲说》就是这种文体。
文体介绍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朗诵课文
zhǐ
pián
shí


shí
xiàn
dàn
自学指导一:有待掌握的字词。
1故虽有名马
2一食或尽栗一石
3才美不外见
4与常马等不可得
:即使,表假设。
:或,有时:尽:吃完。
:才美,才能与美好的素质。
:等,一样。

自学指导二: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
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
食不饱,力不足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

骈死于槽枥之间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鞭子,名词
用鞭子打,动词
}shí,吃
}sÌ,通“饲”,喂
指代“千里马”
难道,表反问语气
恐怕,表推测语气
“的”,结构助词
指代“千里马”
无意义,调节音节
分 析 课 文
1、
2、
3、
4、
1、课文首先为我们摆明了什么观点?突出强调
了什么问题?
2、请在第一段中找出当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时会有怎
样的遭遇的句子?
3、请从第二段中找出句子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
原因。
4、请从第三段中找出千里马被摧残、被埋没体
现在哪三个方面?文段中哪句话能揭示全文的主
旨?
5、本文表面虽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人才,那
麽文中以“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哪几
类人?
5、
自学指导一:回答问题
1、课文首先为我们摆明了什么观点?突出
强调了什么问题?
考考你:
分 析 课 文
简析:
摆明的观点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突出强调了伯乐能识马,如果没有伯乐的慧眼,千里马就会被埋没,即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
2、请在第一段中找出当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
时会有怎样的遭遇句子?
考考你:
分 析 课 文
简析:
文段一告诉我们,当千里马没有
遇到伯乐时它的遭遇只能是“祗辱于
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请从第二段中找出句子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考考你:
分 析 课 文
简析:
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句子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请从第三段中找出千里马被摧残、被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文段中哪句话能揭示全文的主旨?
考考你:
分 析 课 文
简析:
千里马被摧残、被埋没体现在三个方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文段中能揭示全文的主旨:“其真不知马也”。
5、本文表面虽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
人才,那麽文中以“伯乐”、“千里马”、
“食马者”各比喻哪几类人?
考考你:
分 析 课 文
简析:
文中的“伯乐”实际上比喻的是善于识别人才,知人善用的有识之人;“千里马”比喻的是有才华、有才能的人;“食马者”比喻的则是愚妄浅薄不能识别人才,甚至于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统治者。
自学指导二:
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首先提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第三段对“食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主旨,并与开头的论点照应。
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
第一段
提出论点: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正面论证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反面论证
故虽有名马…...
不以千里称也。
第二段
进一步从反面论证:
课文分析

反面论证,得出结论:
其真不知马也(主旨)
第三段
主题:
全文寄托作者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自学指导三:
总结本文的主题及写作方法。
写法:
《马说》托物寓意,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谢谢指导!
制作人:李喜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