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用AI助手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十六 济南的冬天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十六 济南的冬天

  • 格式:  DOC
  • 大小:  53K    3张
  • 时间:  2016-05

《济南的冬天》表格式教案7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个人二次备课
课题:12 济南的冬天 老舍
一、内容及其分析
1.内容:理解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并了解作者描写的几个方面。
2.分析:《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3.教学重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二 、目标及分析:
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理解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并了解作者描写的几个方面。
分析:1.朗读课文,注音释词,学习积累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二、教学问题分析
本文难点是理解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要引导学生理解济南的冬天山景的美妙和水色的美好,有利于加深对这一特点的掌握,同时体会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本流程
导入课题——作者简介——朗读感知——合作探究——目标检测
(二)教学情境
1.导入课题,
同学们,说到北方冬天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白雪皑皑的画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会想到呼啸的北风,迎面如刀割的凛冽寒风,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总之,北方的冬天给我们的感受既有美丽的雪景,也有刺骨的寒风。然而,在北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冬天里没有呼啸的寒风,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今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的脚步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温情吧。
2.明确目标
3.预习检查
(1)课本生字词的注音及解释
注音 济(jǐ)南、伦敦(dūn)、敞(chǎng)、水藻(zǎo)、贮(zhù)蓄、
镶(xiāng)边、澄(chéng)清、着(zhuó)落、髻(jì)
解词 设若———假若 贮蓄———存放、储藏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2) 作者简介:老舍(1899 -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7 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 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30 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 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产生较大的影响。抗战爆发后,他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 年赴美讲学。1949 年应邀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
(3)标出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困惑。
3.朗读课文,感知全文: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生活动:师提出朗读课文的要求。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齐读、散读等,思考:
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温晴
4. 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生活动:通过以下问题串的设计,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问题1: 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温情”特点的?
明确: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问题2:文中通过描绘哪些景色表现“温晴”?
明确: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
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问题3:找出你喜欢的语段进行品析。如:文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文中的哪些动词和色彩词用得好?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 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你在对文段的朗读要求上有什么体会?
问题4:全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拓展延伸
学习本文的写法,抓住某一具体事物,写一写家乡的冬天,200字左右。
6.小结:在景物描写中,我们应注意什么?
7.目标检测:
 问题1:朗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然后说说文中的“这”指代哪些内容?
明确:课文的第一段写济南是个温晴的宝地;第二段写济南周围有小山环抱,因而是个暖和的理想境界;第三、四两段写济南的小雪宜人;第五段写济南的暖水澄清,这些都是“这”所指代的内容。
问题2: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黑体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问题3:朗读分析黑体字“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明确:“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目标的基本掌握情况。


1.授课教师所任班学情分析:


2.个人特色修改:



 教学反思
1.效果:

2.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针对问题采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