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十五 三峡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十五 三峡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5

同类资源

《三峡》教学设计14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三 峡》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读—译—思—背 
流程预设
一、 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曾写过一首词——《水调歌头   游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大家知道所言何处吗?(学生发言) 如今的三峡,因水电工程的修建,真的是“高峡出平湖”。那一千多年前是什么样的景致呢?今天让我们跟随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笔端,走进三峡,感受三峡风采。
二、 目标生成
教师组织学生浏览课文,谈一谈自己认为这节课我们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
教师听取发言,相机补充、引导,形成共识。
三、 新课学习
(一)教师简介本文的篇幅特点,摆出困难所在;同时,鼓励学生,增强信心
教师指名读书,师生共听
组织其他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强调:需要注意的字音
阙       叠嶂       曦       溯
湍       漱         啸       属                  
组织齐读,巩固字音
(二 )组织自学
   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要作好标记。
教师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疑惑
相机组织解疑,强调重点字词
自非    阻绝    或     虽    良多    肃     久绝     绝谳
教师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
教师用现代汉语描述三峡景物,让学生说出原文中对应的句子来(卡片)
1)(这里)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2)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白帝城和江陵相距千里,即使骑者骏马,驾着疾风,有不如它快。
4)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5)这里山体高峻,水流清澈,花草繁茂 ,树木旺盛,情趣无限。
(三)揣摩读法
大家了解了课文内容,那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篇课文呢?请大家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请大家作出示范读。
教师听取发言,引导认识:不同的内容,读法不同
教师强调,学生可做笔记:
第一段:稍高昂,语速中
第二段:语速加快,突出江水日行千里的奔放美。
第三段:语气舒缓,语速稍慢
第四段:语气低沉,语速稍慢
另:教师提示注意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谳/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教师范读课文
组织学生自读体会
(四)感悟内容
组织思考讨论:本文写了三峡那些、方面的景色?能不能概括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学生活动
教师指名发言(相机板书):
学生谈景物、特点及相关原句。
教师引导认识课文内容及结构(结合板书引导认识)
学完课文内容,老师情不自禁想用一句话概括三峡印象:
“三峡景色瑰丽,犹如一条画廊。”
请大家也用一句话说说,可以仿照老师的句式,也可以自出心裁。
(五)品味感情,背诵课文
教师讲解:本文选自《水经注》属于游记作品,综观历代游记作品,很少有单纯写景之作。像《水经注》这样的一部地理著作,也常常因水记山,因山记景,因景记人。同时又记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等,终使这部地理专著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教师设问:从文章的内容上,我们是否体会到了作者对三峡的情感?
教师组织学生试着融入感情朗读课文(以同桌互助形式开展)
组织男女学生赛读,学生点评。
组织背诵课文,相机组织检测。
四、二度开发
(一)写法探究
作者仅用寥寥一百五十五个字,七百里三峡景物尽收笔下。而且写得这么让人留恋。我们从中能受到哪些对写作有帮助的启示?
组织学生谈自己的见解。(观察、融情、修辞、多角度……)
教师引导认识
(二)作品影响力浅探
老师为什么给大家设计这样的作业,也是有原因的。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对后世影响极大,柳宗元、李白等写山水的作品都深受其影响。比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其境过清”就可以明显看出《水经注》对其产生的影响。那么,大家能否在李白的作品举出例子加以分析。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相机指名发言、点评:《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是写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虽然形式不同,但明显可以看出,李白的诗显然受这篇文章的影响,正如大家所说,诗的一、二、四句与本文第二段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诗 的第三句与文章第四段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而诗中的“万重山”可于文中第一段相应。
五、心得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自由交流:学习的收获、感受、未得到满足的地方,如果需要老师的帮忙,可以向老师提出来。
开展活动;
布置作业:用上这些观察一处景物,写一写;也可以写自己已经熟悉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