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去? 牧童遥指杏花村。
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
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
说说以下诗句所反映的分别是我国哪些传统节日?
春 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端午习俗:
吃粽子 悬 艾 叶 和 菖 蒲
赛龙舟 画王字
端午日
沈从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及作品;
2. 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3.学习本文运用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及虚实结合的场面描写方法;
4.体会“奋力向上、团结拼搏”的民族精神。
整体感知:
1.了解作家及作品;
2.积累生字词;
3.朗读思考。
沈从文(1902—1988)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
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其文学创作数量惊人
有小说、散文、自传等集子70余种,是现代文
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边
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而他
的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
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关爱,使作品充溢着
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朴归真的牧歌情调,富有
人情美和风俗美。
字词积累:
蘸(zhān)酒 全茶峒(dòng)
擂(léi )鼓 老鹳(guàn)河
泅 (qiú) 水 伶俐(línglì)
翘(qiáo)首 翘(qiào)起来
戍 (shù) 军 戊戌(wù xū)变法
好(hào)事者
嘭嘭(pēng)铛铛(dāng)
朗读感知:
1.说说文中描述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哪些风俗民情?请依次找出来;并请指出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穿新衣、画王字、吃鱼吃肉——略写
赛龙舟、赶鸭子——详写
2.这些习俗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请找出文中表示这一顺序相关的词
或短语。
时间顺序:上午11点钟左右——
赛船过后——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合作探究:
1.作者以其深厚的语言功底为我们描
述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热闹场面,它
们分别是?
河边看划船、河上赛龙舟、
胜利者领奖、捉鸭子
2.在这些场面中你最喜欢的或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幅画面?请你把它画出来,反复的诵读,要求读出场面的特点;小组交流表演;然后多角度赏析这一场面。赛龙舟.wmv
河上赛龙舟场面:
(1)准确细腻的描写(动作、外貌等)
如:写浆手用了两个动词“持”、“划”;写带头的用了“坐、拿、挥动、指挥”这些动词,另外用了“缠裹”一词从外貌上写出了带头的装束打扮;写敲锣打鼓的则用了“坐、敲打、调理”,我们从这些准确而生动的词语中可以看出外貌和动作描写活化了人物各自的特征,同时也突出了赛龙舟场面的紧张、激烈的气氛,体现出“奋力向上、团结拼搏”淳朴民风。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这句话用“两岸人的呐喊助威”从侧面烘托出赛龙舟场面的激烈,扣人心弦;
(3)巧用联想,虚实结合。
“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这句巧妙地用了联想的手法,虚实结合,且把“种种情形”一笔带过,从而留给读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课堂总结:
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
者沈从文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
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船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
快场面,展现了全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
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民族精神。
1.主题思想:
2. 写作特色:
(1)详略得当;
·课文关于端午日民俗写的很多,详写了赛龙舟、赶鸭子等,但穿新衣、画王字等就一笔带过,而吃粽子就没有提到。
·在写两项竞赛时作者详写龙舟竞渡,略写赶鸭竞赛。
(2)材料安排条理清晰;
总体上按时间顺序。 先写上午11点钟左右吃过午饭出城,再写赛船过后看追赶鸭子,最后交代这两种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3)注重渲染气氛,突出民乐。
赛龙舟的场面、赶鸭子的场面无不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体现了人们热闹、欢腾的心情,突出了民乐。
(4)简练明快的语言。
全文仅用了700字,就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划船竞赛和赶鸭子竞赛的生动场面,充分显示了作者自学成才的语文功底。
拓展延伸:
1.假如你也在岸上看他们赛龙舟,或者你就是龙舟上的一员,你会有什么联想或感受?
2.请你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中秋节······),任选一个你最为熟悉的或者最喜欢的节日为题,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