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八 十三岁的际遇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八 十三岁的际遇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5

《十三岁的际遇》导学案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课题:《十三岁的际遇》                    课时:2课时  
主备人:王粉娥     审核人 :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2、品味思考文中抒写北大对自己的巨大影响的精彩语句  
3、培养自己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感受关键语句来体味文中作者对北大的深情,深入体会并学习作者“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的精神。  
[教学难点]  
创设情境,品味诗化的语言,把握文章的感情线索,理清感情变化的轨迹,体会小作者对北大真挚的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整体学习思路点拨]  
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将用两个课时的时间完成,第一课时主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体会作者对北大的深情。第二课时主要是品味语言,我们要把把精彩的语句逐一找出来加以体味,作深入的思考,并在全班交流。再反复诵读这些语句,在读中把握感情。文章中提及的北大对作者的影响,我们要先划出相应的语句,在讨论后归纳出要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1.自读课文,熟悉内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意思      
弹指 (    )                          迸溅 (    )  
沉淀 (    )                          积攒 (    )  
呜咽 (    )                          摒弃 (    )  
怪癖 (    )                          哺育 (    )  
稚气  (    )                         安恬 (    )  
蓦然  (    )                           
3、根据注音写字词并解释词义  
   尘 yuán        qióng 隆        zhòu然        xī 利         xié 取  

Cháng yáng       chōu qì         xù yǔ          mílí         chóu chàng  

二、欣赏北大风景的相关图片,激发自己对北大的向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自读课文时,思考:   
1、“我”第一次知道北大是什么时候?是怎样知道的?  
(                                                             )  
2、“我”十岁时,乘汽车从北大校门口经过,为什么固执地扭过头,不看呢?   
(                                                              )  
3、刚入校的田晓菲和两年后的她有什么变化吗?  
(                                                               ) 

四.课堂小结。 

本篇课文是一篇散文,重在抒写一种心境和情绪,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北大的深情。在学习本文时,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关键语句来体味文中作者蕴含的深情。  
      《十三岁的际遇》诗化的语言、跳跃的思维对多数初一学生而言,是难以理解、把握的。所以通过创设情境,品味语言,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思路,体会小作者对北大真挚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将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课堂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修改下列病句。 

(1)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创造,渴望生活…… 

(2)自从小心翼翼地佩戴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对于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 

(3)只有两岸风景变换,河上才始终有着拥抱未来的船客…… 

2..下列成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视同仁 白驹过隙 小心翼翼 

B.津津有味 弹指一瞬 莫名其妙 

C.不甚感激 不折不扣 谈笑风声   

D.耳目一新 曲折通幽 亭亭玉立   

六.学后记: 

  

七.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默读全文,将文中不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来,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下这一段表达了什幺内容,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   
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理解文章大致意思,讨论:   
1.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若分为三部分该怎么分,为什么?   
第一部分(1—3):写“我”进了北大,实现了童年的梦想。   
第二部分(4—13):写“我”在北大三年里的学习和收获。   
第三部分(14-18):抒发“我”对北大的热爱之情。   
这样三个部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从过去写到现在,从现在写到未来;从初识写到进校,从校内的三年生活再写到对北大的赞美歌颂。这样分段,显得自然、合理。   
2、文章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用空行空开,那幺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一个词填在下列括号内:   
按时间顺序来写:(                                                )           
3、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回顾进北大两年的生活产生的感受?   
——第一段“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这主要表达作者对北大有一种说不清的(       ),或者说是一种心灵上的投合。第二段中“我却固执地扭过头去,口里说着:‘才不呢!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这个情节非常有趣,它表达了十岁的“我”是多么地富有个性和自信,“我从未怀疑过我要成为北大的学生”。总之,这个部分主要表达作者从小就对北大一往情深,心仪已久。   
4、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去写北大的?   
北大的(    )(因为是知识的象征)   
北大的(    ):同学、老师、我(因为是北大的主体)   
5、朗读第8、9段,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北大图书馆的感觉,是什幺样的感受呢?   
——惶恐于自己的无知,再次扣住(  )、感动之情。   
6、朗读10、11段,第10段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什幺?“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人”可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幺意思?此文的作者又从北大的人身上读出了什幺?   
三。 课堂小结。 

田晓菲在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经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十三岁时,她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中时,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考取了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写的。她是个有理想、有追求,学业优异的学生。13岁就进了大学之门,而且是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那我们有该如何呢?  

四.课堂检测。 

1.下面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改正。 

(1)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十分刻不容缓。 

  

(2)针对目前互联网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很多人发出文明办网。 

  

2.在文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摘录下来。 

  

五.学后记: 

  

六.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