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往事依依》课文链接
湖北竹山二中 朱训林
一.《往事依依》课文作者链接—于漪的学术境界
于漪 ,1929年生,现年76岁,江苏镇江人。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现任全国中语会阅读研究中心理事长。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作为中国特级教师群体的优秀代表,当代汉语文教育界具有鲜明学术个性和广泛影响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关于语文在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她这样作比方:基础教育是“树”,语文是“根”。她寄语语文教学:“语文姹紫嫣红,春色无限: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青春年少的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性情,诱发不尽的遐想。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走进语文,激情点击,心领神会,共同欣赏这无边春色。”于漪主要著作有: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于漪教育文丛 》、《于漪文集》、《追求综合效应》、《语文教学谈艺录》、《教你写作文-中学生作文指引》、《学海探珠》、《作文讲评五十例》、《语文园地拾穗集》、《语文教苑耕耘录》、《于漪文体教学教案选》、《于漪教案选》、《明清的故事》、《春秋战国的故事》等是10余种。她一心着力于学生的发展,把语言教育和思维锻炼、情感熏陶、人格培育化为一体,实践和理论两手都硬朗,一步一步,趟出了一条承前启后、沟通中外的宏富之路,站在了中国语文教育研究的前沿。她的语文教育观概括为五句话:胸中要有教文育人的蓝图,培养学生语文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进行多种能力训练,开拓视野,课外延伸。这五句话表述的是以目标、习惯、感情、能力、视野为基本发展要素的立体的教书育人的思想体系。
二.与课文有关的四时写景名句积累(课内)
春: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
夏:绿树浓荫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
秋: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冬: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三.课外写四季美景名句选萃
春天: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夏天: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四.从下列写景诗句“春草嫩绿夏草青,秋草枯黄冬草尽;春雨绵绵夏雨急,秋雨凉爽冬夹雪。”中任选一句,展开想象,扩写成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有兴趣的同学可配上一幅画或音乐。(200字左右)
五、迁移训练: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春夏秋冬、四季风采的诗句,试将下列诗句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排列,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五月榴花照眼明 D.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E.绿树阴浓夏日长 F.梅花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G.春城无处不飞花 H.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I.千山鸟飞绝,万惊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J.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K.天接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L.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M.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N.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春: 夏: 秋: 冬:
春:A G H K L M 夏:C E J 秋:D 冬:B F I N
六. 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1) 厉厉在目( ) (2) 记忆尤新( ) (3)走头无路( ) (4) 美不盛收( )
(5) 明刻心上( ) (6) 眼花燎乱( ) (7) 五采缤纷( ) (8) 兴高彩烈( )
七.阅读训练:阅读下面一篇短文,按要求答题。
《生命之歌》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 , , , 。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线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还要轻上十倍、百倍。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沉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渐渐地,我自感到原先那种认为“蝼蚁之命,何足挂齿”的想法,实在是太无知、太浅薄了。
【阅读训练】
1、请概述这则故事。(不超过25字)
2、第一段中说“外层蚂蚁被烧焦”了,可“蚁团却不见缩小”,这是为什么?
3、第二段有“又是如此感人”一句,作者认为蚂蚁的什么地方感人。
4、第一段的横线上,原文有以下几句话,你认为怎样排列才恰当?
①可万万没有想到 ②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 ③火神肆虐的热浪里已夹杂着蚂蚁被梦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④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 ⑤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围滚去
答:恰当的排列顺序是 、 、 ② 、 、 ⑤ 。
参考答案:四.题(略)
五题.春:A G H K L M 夏:C E J 秋:D 冬:B F I N
六 题 .(1).历 (2) 犹 (3) 投 (4) 胜
(5) 铭 (6) 缭 (7) 彩 (8) 采
七.阅读训练参考答案:
1、 被大火包围的蚂蚁,抱成一团,机警地逃离火海。 2、蚂蚁死后仍抱住蚁团,从远处看,蚁团并不见缩小。 3、斗争中表现出的韧性,脱险方式的机警。 4、(3) (1) (2) (4) (5)
作者单位: 湖北竹山二中 朱训林(邮编442213,手机:13986909282)
电子信箱:zhuxunlin@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