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二 *繁星

《繁星》课堂教学实录2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学导思(略) 

二、引议释疑(略) 

三、点拨提高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分组对课文进行了议论,理解了部分疑难问题,说明大家学习很认真。 

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朗读第一段,想想作者看到的星空是什么样儿的?他有些什么想法? 

(学生朗读课文) 

生:作者看到星空是密密麻麻的繁星。 

生:作者望着星天,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师:从作者这些想法里,我们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吗?谁来说一说。 

生:可以看出作者很爱他的母亲。 

生:不对!应该是怀念他的母亲。 

师:这些是不是作者看星空后的思想感情呢? 

生:…… 

师: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 

(学生读第一段最后一句话。) 

师:(点拨)大家想一想“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是一句什么句? 

生:比喻句。 

师:这比喻句能不能说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生:不能。 

师:(点拨难点)这比喻句只能说作者望着星天,忘记了一切,产生了好像回到母亲怀里时的感觉。大家想一想,在母亲的怀里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温母芯酢?

生:安全的感觉。 

生:和蔼、亲切的感觉。 

师:在这些感觉中,哪一种才能表达这时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生:(小声议论后)亲切的感觉。 

师:对了!(点拨规律)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要理解课文的主要语句;二要联系自己的感觉、体验,这样才能准确地领会作者表达的对星空的亲切感情。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去理解作者在看星空时的想法,体会一下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大家默读第二段。 

(学生默读第二段) 

师:哪些句子是写作者的想法? 

生: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师:为什么作者看到“星群密布”的星空,就会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生:因为是在晚上,天是黑的,有了星星,才有了光明,天才变成星群密布的蓝天。 

师:除了这一层意思外,我们联系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想一想“光明无处不在”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旧社会很黑暗。 

师:(点拨)旧社会是黑暗的,但作者从星星点点的星光中看到了“光明无处不在”,说明了他对什么充满了信心。 

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生:对前途充满了信心。 

师:对!(点拨规律)从这里可以看出,体会作者的感受,还要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这样就比较容易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 

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把星星比作“朋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亲切、友好的感情。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用第一段的分析方法,作者把星星比作“朋友”,朋友之间的感情就应该是亲切、友好的。 

师:讲得好,说明你学习很认真,学到的方法很快就能运用了。 

第三段写的是作者如今在海上看繁星的情景。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把表示作者对星空的亲切感情的句子画出来。 

(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句子) 

师:谁来读一读你画出的句子? 

生: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师:(点拨关键)这里,作者感觉到自己是沉睡在星的怀抱里,又比作是睡在母亲的怀里,跟“从前”和“三年前”的感觉对比,一个是比作回到母亲的怀里,一个是把星星当作“朋友”,如今是睡在母亲的怀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没有变化? 

生:有。…… 

师:有什么变化,谁来说说。 

生:…… 

师:(点拨)第一次有什么感觉?(生:亲切)第二次呢?(生:亲切、友好)第三次呢?睡在母亲的怀里跟回到母亲的怀里,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特别安心、舒服。 

师:特别安心,“舒服”应改为“舒适”好。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一次比一次加深了。 

同学们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对星星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呢? 

生:对星星有感情,是因为作者热爱大自然。 

师:(点拨规律)说得好!××同学能把星星和大自然这两个事物联系起来考虑,理解问题就深刻了。我们再想一想,作者两次看繁星的感觉与在母亲怀里的感觉连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生:(小声议论)师:(点拨)大家运用××同学的理解方法去考虑,母亲和什么联系起来? 

生:与祖国联系起来。 

师:母亲与祖国联系起来,很好,进一步考虑,从这里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生:爱国主义感情。 

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师:(小结)对!作者在课文里,写的是三次看繁星的感受,就是为了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的真挚感情。 

四、精练强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