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练习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综合练习

  • 格式:  DOC
  • 大小:  66K    5张
  • 时间:  2016-05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现代文语段归纳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初一课内现代文语段归纳
一(17分)阅读《春》第一到第五节回答下列各题:
1、辨别下列句子所采用的修辞。(3分) ①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     ) 2、第三段第一句中“偷偷”、“钻”字用的好,为什么?(3分)   3、第四段在描写上很有层次,请找出语段中表现层次井然的三个词语。(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一句话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请你找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比喻、排比 ②引用
2、“偷偷的”在这里是“悄悄地、不知不觉地”的意思,用拟人的方法把春草人格化了;“钻”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3、树上,花下,遍地
4、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二、阅读《春花图》答题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所描绘的春花的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不得超过4个字) (3分)    7.文中第一句“桃树、杏树、梨树”这三种树的位置能否调换顺序?说说你的理由。(2分)    8.这段文字写的是春花,可为什么又写蜜蜂和蝴蝶呢?你知道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吗?    9.文末“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一句用的是什么修辞?说说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6、花多繁茂 花色艳丽 花味香甜。 7、不能,因为这与下文“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相对应的。 8、这是从侧面烘托花儿的繁茂、鲜艳、香甜。 9、 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阳光下遍地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 三、阅读《春草图》、《春花图》答题
  7.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嫩 ( ) 散( )    8.第②段在描写上很有层次,请找出语段中表现层次井然的三个词语。(3分)    9、第①段第一句中的“偷偷地”,“钻”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10、文中有一句话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请你找出来。(2分)    11、第②段写的是春花,为什么还要描写蝴蝶和蜜蜂?(2分) 二.7.nèn sǎn 8. 树上 花下 遍地 9.“偷偷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小草悄然萌发的情景,“钻”写出了小草挤破泥土的力量,突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10.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11.写蝴蝶和蜜蜂,是为了从侧面突出春花的繁茂、艳丽和香甜。
四、阅读《春风图》、《春雨图》及下列语段
[乙]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1.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人因事因地而异。甲文作者所表达的感受是________,乙文作者所表达的感受是________。(2分)
2.甲文作者把春风比做“母亲的手”,你对春风有何感受?请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感受写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仿照例句,说说下边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好在哪里?
例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抚摸”这个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征,很有感情。]
①……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的第一段把无形、无声、无味的春风描写得有声、有味,试举例说明。(4分)
①变无声为有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变无味为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说“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由文中的“这一切”,你还能想到什么?请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回忆你学过的古诗,哪些诗句能表现甲文和乙文中的景物?写在下面。(至少两句)
答: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2分)

一、1.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的礼赞 2.春风像一首歌,让你在歌声中翩翩起舞。(春风像小姑娘,悄悄地来到人间,给人以温暖。) 3.①形容各种气息在空气中,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从嗅觉的角度表现春风的芳香和醉人。 ②从视觉的角度表现了树上嫩芽越来越多,体现了初春的特征。4.①(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5.鸟儿在枝头歌唱;小燕子从南方回来,正忙着筑巢搭窝。 6.①春风又绿江南岸;一枝红杏出墙来 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二月春风似剪刀。
阅读“春花图”和“春风图”答题
11、第①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 到 ,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 、 的特点。(2分)
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对写春花有什么用?试简要回答。(2分)

“眼睛”和“星星”共同比喻野花,有什么表达效果?这属于哪一类比喻?
(2分)

14、“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南宋 的 中的诗句,诗的上句 为 “ ” 。“杨柳风”在此处指 。(2分)
15、第②段描写了春风温暖、和煦的特点,首先从 角度写春风的温柔,其次从 角度写春风的芳香,最后从 角度写春风的轻柔。作者把春风写得有形、有声、有情,运用了 、 、 修辞手法。(2分)
11、从上到下,色彩绚丽、香气浓郁
12、侧面写春花,用蜜蜂蝴蝶的繁忙表现花种类多、花色艳、花味甜
13、表现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属于明喻。
14、志南和尚,《绝句》,“沾衣欲湿杏花语”,春风。
触觉,嗅觉,听觉,比喻、引用、拟人。
10、请你仔细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找出哪些话能体现选文内容。把它们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的拱动的力,树木拔节的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11、阅读下面材料,请你与文中画线的句子进行比较。看看在描写上有什么异同?(4分)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大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选自鲁迅《雪》)


12、从下面所给诗句中选出能体现选文加点句子含义或作用的诗句,在前面括号中打“√”。(3分)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三月桃花雨,点点美如酒。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10、;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的拱动的力,树木拔节的喧响的节奏(3分,每句1分)
11、不设标准答案。意思对即可。参考:相同点:在写法上都通过视觉的角度从侧面烘托了所描写的事物;不同点:选段是实写,材料是虚写。(4分。相同点、不同点各2分,意思对即可)
1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3分)

《三峡》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略无阙处 ( )夏水襄陵 ( )良多趣味 ( )
属引凄异 ( ) 沿溯阻绝( ) 飞漱其间( )
晴初霜旦 ( )
2.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
⑴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⑵长:常有高猿长啸(       ) 巴东三峡巫峡长(       )
3.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答:
5.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
6.文章为何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景色?谈谈你的看法。
7.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与唐朝哪位诗人写的哪首诗一致?请将诗人的名字及其诗写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8.作者描写三峡壮丽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9.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四、1、同“缺”空缺;上; 实在; 连续;顺流而下;冲荡;早晨。
2、⑴从、由;如果⑵长时间地;长度大
3、(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2)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山石林木的倒影。⑶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4、这两句的意思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句中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这清澈。“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回清”写江水之动态。
5、清荣峻茂
6.文章布局匠心独运。作者描写的是三峡四季的山水景物,劈头落笔于山极为自然。夏水暴涨承山高江窄而来,最富三峡特色。下面先春冬合写,后独记秋天,也是顺水势的涨落而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入情入理。
7.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对祖国山水的喜爱之情。
9.渲染萧瑟的秋景,(侧面表现了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3、(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2)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山石林木的倒影。⑶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论语八则》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默而识之( )⑵不耻下问( )⑶不亦说乎( )
⑷不亦君子( )⑸学而不厌( )⑹人不知而不愠( )
⑺学而不思则罔( ) ⑻思而不学则殆( )
2.“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⑶温故而知新( ) ⑷学而不思则罔( )⑸择其善者而从之( )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⑵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译文:
“三人行,必有我视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1.《论语》是记录 的书。“论”是 的意思。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的创始人。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默而识之 ( )( ) ②学而不厌( )( )
③必有我师焉( ) ④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 )
3.翻泽下列句子
①何有于我哉: 。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4.“默而识之”说的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

八、1.⑴记。⑵以……为羞耻。⑶同“悦”,愉快。⑷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⑸满足。⑹恼恨、怨恨。⑺迷惑而无所得。⑻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2.⑴表并列⑵表转折⑶表承接⑷表转折⑸表承接
3.⑴聪敏而又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所以被称为“文”。
⑵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从不感到厌倦,对于我有哪些呢(在我这里有什么呢、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济南的冬天》(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②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指出画线句子的修辞方法。
2.本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句话照应了文章第二段的哪句话?
1.用“‖”把这段文章划分为三层。
2.文中描写景物的顺序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4.用“       ”线在文中画出两处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的地方。
6.这个语段主要是写
A.小雪后山色  B.小山太秀气  C.小雪最妙  D.山的肌肤
、1.①比喻  ②拟人  ③拟人  2.表达了作者对小山的怜爱之情  3.照应了第二自然段的“小山整个把济南围了个圈”这句话。
七、(一)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2.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 D  4.山的肌肤;忽然害了羞  5. D  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