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样卷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仅供参考)

I(20分)

一、按注音填词。3分)

这首小诗写得自然之极,毫无雕琢、造作之处,就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令人(shǎngxínyuèmù                  。它的音节十分和谐、圆满,形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写得情真意切,(gǎnrénfèifǔ                  。它流传众口,历久如新,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是(bùyánéryù                的。

二、修改短文。3分)

一个人如果没有志气,那他就像一艘在大海中盲目航行的船,随时会触礁翻沉而把恶浪吞没;也像一片勇往直前的叶子,在生活的海洋中,有趣地漂东荡西,不知去向何方。   

三、根据创设的情景,说说该如何婉转拒绝。3分)

假如放晚学后有个同学邀请你去网吧玩电脑游戏,你如何拒绝他的邀请,既不伤害与这位同学的感情,又能劝说他及时回家?

四、展开想象,模仿下面的诗句写两句话。3分)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五、默写:

1                 ,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1分)

2、月明别枝惊鹊,                   。(1分)

3、请写出《〈论语〉八则》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1分)

4、请写出《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中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2分)

5、请写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3分)

II(40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陵州盐井

陵州盐井,深五百余尺,皆石也。上下甚宽广,独中间稍狭,谓之“杖鼓腰”,旧自井底用柏木为干(井架),上出井口,自木干垂绠而下,方能至水。井侧设大车绞之。岁久,井干摧败;屡欲新之,而井中阴气袭人,入者辄死,人皆患之。惟候有雨入井,则阴气随雨而下,稍可施工,雨晴复止。后有人以一木盘,满中贮水,盘底为小窍,酾水一如雨点,设于井上,谓之“雨盘”,令水下终日不绝,如此数月,井干为之一新,而陵井之利复旧。(选自《梦溪笔谈》,有改动)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设井上    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B井中阴气袭人    温故知新

C瓦布之    何不试之

D、春冬    问塔动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2分)

1久,井干摧败(   

2)人皆之(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井干摧败,屡欲新之。

4、这篇短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请用“//”在原文标示,并概括大意。4分)

七、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0分)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劲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像听着一曲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还要轻上十倍、百倍、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的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①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②感人,怎能不发人沉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1、第一段的横线上,原文有以下几句话,怎样排列才恰当?(只写序号)(2)

  ①可万万没有想到   

  ②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待毙   

  ③火神肆虐的热浪里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④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

  ⑤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围滚去   

2、第一段中说“外层蚂蚁被烧焦”了,可“蚁团却不见缩小”,请说说这是为什么?(2)

3、用简明连贯的话概述这则故事。(不超过25)(2)

4、第二段有两个“如此”,请准确回答它们分别指什么。(4)

八、阅读《雾》,完成文后的问题。12分)

雾遮没了正对着后窗的一带山峰。

我还不知道这些山峰叫什么名儿。我来此的第一夜就看见那最高的一座的顶巅像钻石装成的宝冕似的灯火。那时我的房里还没有电灯,每晚上在暗中静坐,凝望这半空的一片光明,使我记起了儿时所读的童话。实在的呢,这排列得很整齐的依稀分为三层的火球,衬着黑黑色的山峰的背景。无论如何,是会引起非人间的缥缈的思想的。

但在白天看来,却就平凡得很。并排的五六个山峰,差不多高低,就只最西的一峰戴着一簇房子,其余的只有树;中间最大的一峰竟还光秃秃的,没有树木,像是癞子头上的疮疤。

现在照例是晨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的电线杆也躲得毫无踪影。

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了。那也是可怜的太阳呢!光是那样的淡弱。随后它也躲开,让白茫茫的浓雾吞噬了一切,包围了大地。

我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   

我自然也讨厌寒风和冰雪。但和雾比较起来,我宁愿后者呵!寒风和冰雪的天气能够杀人,但也刺激人们活动起来奋斗。雾,雾呀,只使你苦闷;使你颓唐阑珊(阑珊:衰落),像陷在烂泥中,满心想挣扎,可是无从着力呢!

傍午的时候,雾变成了牛毛雨,像帘子似的挂在窗前。两三丈以外,便只见一片烟雾——依然遮抹一切,只不是雾样的罢了。没有风。门前池中的残荷梗时时忽然急剧地动摇起来,接着便有红鲤鱼的活泼泼的跳跃划破了死一样平静的水面。

我不知道红鲤鱼的轨外行动是不是为了不堪沉闷的压迫。在我呢,既然没有很明亮的太阳,便宁愿有疾风大雨,很不耐烦这愁雾的后身的牛毛雨老是像帘子一样挂在窗前。

1、第 两段是写作者从自己住所的        观望到的山景。(1分)

2、第 两段各有一个“躲”字,它们用得好吗?简要说明理由。(2分)

3、第 两段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第 段中“我宁愿后者呵”,“后者”指的是         ,“宁愿后者”是因为它能(用原文回答)                    。(2分)

5、下面是对篇末最后一段含义的理解,结合上文看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轨外行动”指的是“红鲤鱼的活泼泼的跳跃划破了死一样平静的水面。

B.作者对“红鲤鱼的轨外行动”充满了喜悦和赞扬。

C.作者不明白“红鲤鱼的轨外行动”有什么意义。

D.作者渴望有疾风大雨来驱散抹煞一切雾,迎来灿烂的阳光。    

6、你喜欢雾吗?为什么?(3分)

九、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作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作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鲁斯特加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九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胜利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容得下百川之流,听得进“敌对”的意见。

1、阅读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文中用什么例子说明这个道理的?(3分)

2、文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指什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再说说对它的另一种理解。(3分)

3、“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请你举例说明。(2分)

III

十、作文40分)

请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假如我有孙悟空的神通

[要求]

1、写一篇想象作文。

2、不少于500字。

(二)我梦见          (请在横线上填入已逝名人)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想象作文。

2.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赏心悦目、感人肺腑、不言而喻(3分,各1分)  二、“志气”改成“志向”、“把”改成“被”、“勇往直前”改成“随波逐流”之类、“有趣”改成“无味”“无聊”之类(3分,改对三处即可,各1分)  三、例:老师说过中学生不能到网吧玩,现在时间不早了,爸爸妈妈正等待我们一起吃晚饭呢,我们还是回家吧。(3分,能说清不去网吧的理由1分,能劝说回家1分,表达1分)  四、略(能构成互喻2分,句式大致相同1分)  五、略(共8分)

六、1B2分)  2、年代、担忧或担心(2分,各1分)  3、井架朽烂,几次想换新的。(2分)  4、层次划在“岁久”前,第一层写盐井的结构,第二层写修复盐井的措施(4分,层次2分,层意各1分)

七、1、③①②④⑤  (2)    2.因为死了的仍抱住蚁团,从远处看,蚁团不见缩小(或:死蚁至死不松动)(2)  3、被大火包围的蚂蚁,扭成一团,机警地逃离火海。(2)   4.①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  ②斗争中表现出的韧性,脱险方式机警 (4分,各2)

八、1、后窗(1分) 2、用得好,因为“躲”是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明写电杆、太阳,暗写雾吞噬一切。(2分,手法、作用各1分)  3、抒发对浓雾的憎恶之情。(2分)  4、寒风和冰雪  能够刺激人们活动起来奋斗(2分,各1分)  5、略(3分)

九、1、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作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作珍贵的友谊。(2分)以鲁斯特加和贝索勒探讨定比定律为例。(1分)2、看法(认识、观点)不同。(2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分,其它亦可)3、略(2分)

十、作文(略)